应用于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的冷却塔管道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31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9
本申请属于冷却塔管道的技术领域,涉及应用于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的冷却塔管道安装结构,其包括设置于冷却塔本体的一侧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冷却塔的连接处,于进水管的外壁套设有减震套,减震套安装于冷却塔的外壁,减震套靠近进水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远离减震套的内壁的一端安装有减震板,减震板沿贴合进水管的外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减震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挤压块,挤压块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本申请具有减少冷却塔的风机作业时,冷却塔的整体振动导致进水管的振动,而使进水管易受到损坏的情况的效果。受到损坏的情况的效果。受到损坏的情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的冷却塔管道安装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冷却塔管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的冷却塔管道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是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以搭建安全、高效、便利及具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建筑为目的的工程。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包括建筑物内的冷却水系统。
[0003]冷却水系统内,工业生产或制冷工艺过程中产生带有废热的循环水,可经冷却塔将挟带废热的循环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从而达到循环水降温后重复使用的目的。冷却塔包括实现塔内空气流通的风机。
[0004]冷却塔顶部的一侧设置有供待冷却的循环水进入冷却塔内部的进水管,进水管竖直设置,进水管沿循环水流动的末端贯穿至冷却塔的内部以使循环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进水管沿循环水流动的始端向用以放置冷却塔的地面延伸以连通用以将循环水抽至冷却塔顶部的水泵。
[0005]然而,冷却塔内的风机作业时,冷却塔的整体将产生振动,冷却塔的振动导致进水管也随之振动,而使进水管道易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减少冷却塔的风机作业时,冷却塔的整体振动导致进水管的振动,而使进水管易受到损坏的情况,本申请提供应用于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的冷却塔管道安装结构。
[0007]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的冷却塔管道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应用于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的冷却塔管道安装结构,包括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沿循环水流动方向的末端贯穿冷却塔的本体,所述进水管与冷却塔的连接处,于进水管的外壁套设有减震套,减震套安装于冷却塔的外壁,减震套靠近进水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远离减震套的内壁的一端安装有减震板,减震板远离第一弹性件的一侧抵接进水管的外壁;
[0009]减震板沿贴合进水管的外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减震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挤压块,挤压块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安装于减震套的内壁。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套安装于冷却塔的外壁,进水管贯穿减震套至冷却塔的内部,减震板靠近进水管外壁的一侧抵接于进水管的外壁,当循环水沿进水管流向冷却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时,冷却塔内因风机的作业而产生振动,安装于冷却塔的外壁的减震套与贴合进水管的外壁的减震板之间,于第一弹性件处产生相对位移时,第一弹性件压缩以减小进水管的振动。当减震套与贴合进水管的外壁的减震板之间,于连接杆处产生
相对位移时,连接杆带动挤压块向第二弹性件压缩的方向滑移,第二弹性件压缩以减小进水管的振动,进而可减少冷却塔的风机作业时,冷却塔的整体振动导致进水管的振动,而使进水管易受到损坏的情况。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来源广泛、回弹性能佳、结构简单、易操作且便于维修。
[0013]可选的,所述减震套与减震板之间于第一弹簧处设置有第一导杆,第一弹簧缠绕于第一导杆的外壁,第一弹簧与减震板之间设置有滑筒,滑筒的内壁与第一导杆的外壁滑移连接,滑筒靠近减震板的一端安装于减震板的对应侧,滑筒靠近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弹簧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减震套与减震板于第一弹簧处发生相对位移时,第一弹簧沿第一导杆的外壁压缩,第一弹簧带动滑筒沿第一导杆的外壁滑动,第一导杆可对第一弹簧的压缩方向起限位作用以提高第一弹簧压缩时的稳定性。
[0015]可选的,所述减震板为贴合进水管的外壁的弧形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板为弧形板,可提高减震板靠近进水管的一侧与进水管的外壁的贴合程度,增大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减震板减震时的稳定性。
[0017]可选的,所述减震套靠近挤压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挤压块相适配的滑槽,滑槽的内壁与挤压块的外壁滑移连接,第二弹性件远离挤压块的一端安装于滑槽沿挤压块滑行方向的末端的槽壁。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压块沿滑槽滑行,滑槽对挤压块的滑行起限位作用,以提高挤压块滑行时的稳定性,减震板相对减震套的移动带动连接杆和挤压块的移动,挤压块沿滑槽滑移可进一步提高对进水管减震的稳定性。
[0019]可选的,所述滑槽沿挤压块滑行方向的两侧槽壁上安装有若干滚珠,若干滚珠沿挤压块的滑行方向分布。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杆带动挤压块沿滑槽滑行时,滚珠与挤压块的对应侧接触,可减小挤压块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挤压块滑动的顺畅性,减少挤压块受摩擦力影响而缓冲效果不佳的情况。
[0021]可选的,所述进水管远离冷却塔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以固定进水管的支撑板,支撑板包括用以环抱进水管的外壁的两段板体,板体靠近进水管的一侧与进水管的外壁抵接,板体靠近地面的一侧安装于地面,两段板体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体通过连接件连接,以环抱并抵接于进水管的外壁,支撑板安装于进水管远离冷却塔本体的一端,可进一步提高冷却塔作业时进水管的稳定性,以减小冷却塔振动对进水管的影响。
[0023]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螺栓贯穿两段板体的连接处,并与两段板体螺纹连接。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栓,使螺栓贯穿两段板体的连接处,即可实现两段板体的连接,螺栓结构简单、易操作,有利于进水管以及支撑板后期的维护。
[0025]可选的,所述冷却塔本体包括安装于冷却塔本体内部的风机,进水管道上设置有用以感应循环水的温度的水温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变频调速器,变频调速器与
冷却塔本体内部的风机电性连接。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温传感器可感应进水管内循环水的温度,通过变频调速器可调节冷却塔本体内部的风机的转动速度。当循环水的水温较高时,冷却塔本体内部的风机的转速也随之升高,当循环水的水温较低时,冷却塔本体内部的风机的转速降低以减少能源消耗,起到节能的效果,以实现冷却水塔冷却智能化。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8]1、减震板靠近进水管外壁的一侧抵接于进水管的外壁,当循环水沿进水管流向冷却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时,冷却塔内因风机的作业而产生振动,减震套与减震板之间于第一弹性件处产生相对位移时,第一弹性件压缩以减小进水管的振动。当减震套减震板之间于连接杆处产生相对位移时,连接杆带动挤压块向第二弹性件压缩的方向滑移,第二弹性件压缩以减小进水管的振动,进而可减少冷却塔的风机作业时,冷却塔的整体振动导致进水管的振动,而使进水管易受到损坏的情况;
[0029]2、支撑板环抱并抵接于进水管的外壁,进水管安装于进水管远离冷却塔本体的一端,可进一步提高冷却塔作业时进水管的稳定性,以减小冷却塔振动对进水管的影响;
[0030]3、进水管处设置水温传感器,水温传感器通过变频调速器与风机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的冷却塔管道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冷却塔本体(1)的一侧的进水管(2),进水管(2)沿液体流动方向的末端贯穿冷却塔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与冷却塔的连接处,于进水管(2)的外壁套设有减震套(3),减震套(3)安装于冷却塔的外壁,减震套(3)靠近进水管(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远离减震套(3)的内壁的一端安装有减震板(33),减震板(33)远离第一弹性件的一侧抵接进水管(2)的外壁;减震板(33)沿贴合进水管(2)的外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4),连接杆(34)远离减震板(3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挤压块(35),挤压块(35)远离连接杆(34)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安装于减震套(3)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的冷却塔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31),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3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的冷却塔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套(3)与减震板(33)之间于第一弹簧(31)处设置有第一导杆(32),第一弹簧(31)缠绕于第一导杆(32)的外壁,第一弹簧(31)与减震板(33)之间设置有滑筒(321),滑筒(321)的内壁与第一导杆(32)的外壁滑移连接,滑筒(321)靠近减震板(33)的一端安装于减震板(33)的对应侧,滑筒(321)靠近第一弹簧(31)的一端与第一弹簧(3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的冷却塔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33)为贴合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台龙韩克非丁海燕任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瀚赢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