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主动散热排渣的鼓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31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主动散热排渣的鼓刹机构,涉及鼓刹技术领域,包括本体,还包括蓄气机构,所述蓄气机构设置在本体一侧,所述蓄气机构的一侧下方设置有传动加气机构,所述蓄气机构的另外一侧设置有调节排出机构,所述本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外设置有制动鼓,所述制动鼓内设置有制动蹄,所述制动鼓中开设有排渣孔,所述制动蹄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制动鼓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底板中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端部与制动鼓固定连接。该可主动散热排渣的鼓刹机构在刹车的过程中不仅仅可以对鼓刹进行散热,同时可以根据制动鼓温度对散热效果进行调节,同时在散热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排渣的作用。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排渣的作用。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排渣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主动散热排渣的鼓刹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鼓刹
,尤其涉及一种可主动散热排渣的鼓刹机构。
[0002]
技术介绍

[0003]鼓刹是利用刹车鼓内静止的刹车片,去摩擦随着车轮转动的刹车鼓,以产生摩擦力使车轮转动速度降低的刹车装置。在踩下刹车踏板时,脚的施力会使刹车总泵内的活塞将刹车油往前推去并在油路中产生压力。压力经由刹车油传送到每个车轮的刹车分泵活塞,刹车分泵的活塞再推动刹车片向外,使刹车片与刹车鼓的内面发生摩擦,并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去降低车轮的转速,以达到刹车的目的。
[0004]公开号为CN11391527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通风散热功能的鼓刹,包括鼓刹部件,鼓刹部件包括制动器底板和制动鼓,制动器底板上活动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密封板,制动器底板内侧还活动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刹车部件,刹车部件上活动设置有驱动部件,刹车部件内还设置有用于驱使驱动部件保持向制动鼓方向活动的缓冲机构,密封板相邻于刹车部件一侧设置有弧形结构的联动板,刹车部件相邻于密封板一侧设置有联动杆。该具有通风散热功能的鼓刹,可以通过鼓刹外部的高速气流将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摩擦产生的高温气流和碎屑一并从密封板打开的开口带出,同时使驱动环在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作用下,带动排风扇叶保持转动增加排出高温气流和碎屑的效果。但是现有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该散热机构的散热是通过散热机构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转动进行散热,此时散热效果是根据制动鼓的转动进行调节的,但是在进行长距离慢刹车时(如长下坡时),此时制动鼓的转速相对较慢,此时散热效果较差,但是此时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长时间的接触,制动鼓的温度较高,而此时的散热效果较差,使得无法有效的对制动鼓进行散热,并且当制动鼓停止转动时,此时制动鼓表面温度还是较高,但是上述装置无法在对制动鼓进行散热,只能通过自然冷却进行散热,从而增加了散热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主动散热排渣的鼓刹机构,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可主动散热排渣的鼓刹机构,包括本体,还包括蓄气机构,所述蓄气机构设置在本体一侧,所述蓄气机构的一侧下方设置有传动加气机构,所述蓄气机构的另外一侧设置有调节排出机构,所述本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外设置有制动鼓,所述制动鼓内设置有制动蹄,所述制动鼓中开设有排渣孔,所述制动蹄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制动鼓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底板中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端部与制动鼓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蓄气机构包括蓄气箱,所述蓄气箱固定设置在底板外侧,且蓄气箱位
于旋转轴的上方,所述蓄气箱中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蓄气箱内壁通过伸缩弹簧连接,所述挤压板一侧与伸缩弹簧一端连接,所述伸缩弹簧另外一端与蓄气箱连接,所述蓄气箱底部中分别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
[0008]进一步,所述传动加气机构包括传动盘和传动杆,所述传动盘通过连接轴与底板连接,且传动盘与连接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盘一侧边缘处转动连接有活动连杆,所述活动连杆的端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端部与进气口连接,所述传动盘与旋转轴之间设置有摩擦盘,所述摩擦盘中心处设置有转动轴,且摩擦盘与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端部与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与底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传动杆的另外一端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贯穿设置在底板中,且活动块位于制动蹄的外侧。
[0009]进一步,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摩擦部,所述摩擦盘与传动盘之间错位设置,所述摩擦盘与摩擦部摩擦接触,且摩擦部位置于传动盘位置相对应。
[0010]进一步,所述活动块端部呈圆弧状,且活动块与底板之间活动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调节排出机构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蓄气箱的另外一侧,且调节组件位于出气孔的上方,所述调节组件的输出端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下方连接有封闭块,所述推块的两侧下方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外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开设在蓄气箱的下方内壁,所述出气孔的下方设置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的端部设置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端部设置有接触块,所述接触块贯穿设置在底板中,且接触块靠近底板和制动鼓连接处。
[0012]进一步,所述封闭块与排出口横截面同为圆形,且封闭块的直径大于排出口的直径。
[0013]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分为调节固定块和调节输出端,所述调节固定块为中空设计,所述调节输出端插接在调节固定块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在使用时通过传动加气机构不仅仅可以在进行汽车刹车时,提供额外的摩擦力,同时还可以在刹车时为蓄气机构进行蓄气,当汽车在进行刹车时,此时制动蹄会移动,此时通过制动蹄与制动鼓接触来进行刹车,在制动蹄移动过程中会抵触到活动块,使得活动块移动,活动块移动通过传动杆带动摩擦盘同步移动,此时摩擦盘与旋转轴摩擦部连接,同时摩擦盘也与传动盘同步移动,此时由于旋转轴在进行刹车时需要同步带动摩擦盘和传动盘进行转动,增加了动力损耗,从而达到额外提供刹车效果的作用,并且当传动盘进行转动时,通过活动连接和活塞可以为蓄气箱内不断添加空气,使得可以起到一个蓄能的效果,增加了在刹车时对于旋转轴的能量利用率;其二,在进行刹车时,通过调节排出机构可以根据刹车鼓温度对刹车鼓内通入不同大小的风量,从而达到根据刹车鼓的温度调节对刹车鼓的散热效果,并且在进行通风时,还可以将刹车鼓与制动蹄摩擦接触时产生的残渣通过排渣孔排出,避免残渣在制动鼓进行制动时与制动鼓接触,使制动鼓出现磨损不均匀的现象,在使用时,由于接触块设置在靠近制动鼓的位置,此时接触块受到制动鼓温度变化,会带动与调节组件连接的连接管内的液体发生膨胀,当液体发生膨胀后会推动调节组件中的调节输出端向右移动,同时由于调节输出端与封闭块通过推块连接,使得封闭块会同步移动,此时蓄气机构内的空气通过排出
口和排出管进入到制动鼓内,从而达到对制动鼓降温散热的效果,并且封闭块的移动量是根据制动鼓的温度控制的,当制动鼓温度越高通气量越大,相对应的散热效果也越好;其三,调节排出机构在进行散热的同时,传动加气机构还在不断为蓄气机构进气,此时蓄气机构内始终是有气的状态,使得散热过程是持续进行的,可以一直对制动鼓进行散热,并且当旋转轴停止转动后,由于蓄气机构内仍然存在气体,从而还可以对制动鼓继续进行散热;综上所述,该鼓刹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刹车时旋转轴多余的转动能量进行蓄气,在通过调节排出机构对制动鼓进行散热,并且在进行散热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制动鼓的温度调节散热风量,在进行散热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制动摩擦时产生的残渣进行排出,避免残渣导致制动鼓与制动蹄出现磨损不均匀的现象。
[0015]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主动散热排渣的鼓刹机构,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气机构(2),所述蓄气机构(2)设置在本体(1)一侧,所述蓄气机构(2)的一侧下方设置有传动加气机构(3),所述蓄气机构(2)的另外一侧设置有调节排出机构(4),所述本体(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外设置有制动鼓(13),所述制动鼓(13)内设置有制动蹄(12),所述制动鼓(13)中开设有排渣孔(14),所述制动蹄(12)与底板(11)固定连接,所述制动鼓(13)与底板(11)活动连接,所述底板(11)中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置有旋转轴(15),所述旋转轴(15)端部与制动鼓(1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主动散热排渣的鼓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气机构(2)包括蓄气箱(21),所述蓄气箱(21)固定设置在底板(11)外侧,且蓄气箱(21)位于旋转轴(15)的上方,所述蓄气箱(21)中设置有挤压板(23),所述挤压板(23)与蓄气箱(21)内壁通过伸缩弹簧(22)连接,所述挤压板(23)一侧与伸缩弹簧(22)一端连接,所述伸缩弹簧(22)另外一端与蓄气箱(21)连接,所述蓄气箱(21)底部中分别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主动散热排渣的鼓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加气机构(3)包括传动盘(34)和传动杆(37),所述传动盘(34)通过连接轴与底板(11)连接,且传动盘(34)与连接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盘(34)一侧边缘处转动连接有活动连杆(35),所述活动连杆(35)的端部设置有活塞(36),所述活塞(36)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31),所述进气管(31)端部与进气口连接,所述传动盘(34)与旋转轴(15)之间设置有摩擦盘(33),所述摩擦盘(33)中心处设置有转动轴(32),且摩擦盘(33)与转动轴(3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泽忠杜孟子李国兵袁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菲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