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压翻身床垫的气压监测反馈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521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床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压翻身床垫的气压监测反馈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液晶触摸屏、控制系统及气压床垫,还包括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设置在控制系统和气压床垫之间,且气压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气泵的出气口与气囊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通,气压传感器配装在气管上;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板,气压传感器和气泵均与主控板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主要有控制系统、波动气泵、翻身气泵、气压传感器等部件构成,在波动气泵、翻身气泵出气口(也是气囊的进气口)串接一个气压传感器到控制系统的主控板),当传感器测到压力达到预定值时,降低气泵的充气压力,使气床垫进入保压状态,降低气囊过压的风险,延长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压翻身床垫的气压监测反馈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床垫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压翻身床垫的气压监测反馈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的老人和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容易出现一些护理性疾病,其中褥疮是一种最常见的护理疾病。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和患者来说一定要做好褥疮的预防护理工作。常见的护理方法包括每隔一两个小时协助翻身一次以及对受压做按摩等,对护理人员来说都是很大的负担,预防褥疮的产品因此应运而生。
[0003]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预防褥疮床垫有纯静态和纯动态两种,其中纯动态为充气气囊结构,通过对充气气囊的循环充放气来实现改变患者体位的方式,虽然效果较好,但牺牲了舒适性,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体验感太差;纯静态主要通过材质来改变患者体位和增强通风,舒适性较好,但预防效果一般,且未对床垫进行功能分区,对特定患者无法兼顾。
[0004]另外,在采用航天材料(太空记忆棉)及多层高科技复合材料,依照人体生物学设计可完全贴合人体曲线,柔软舒适,减小对人体的反弹力,有效的吸收,缓解,分散,降低局部受力点的压力,同时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采用中反弹海绵,能更好地包裹住身体,增大接触面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达到分散体压的效果。运用新颖的医用床垫分体式设计,高科技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污性,确保患者表皮干燥卫生。采用纳米级微孔膜材料制成包裹层透气,防污,保证气体自然流通,同时使床垫整体免于汗液,呕吐物,排泄物的污损。在床垫中间埋设可分区波动气囊和左右翻身气囊,其中波动气囊分为中央波动气囊和肢体波动气囊,可以分别独立开启和关闭,实现伤口零压跳过功能。但由于波动气囊和左右翻身气囊缺乏气压监测功能,使得气囊容易过充,影响气囊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压翻身床垫的气压监测反馈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气压翻身床垫的气压监测反馈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液晶触摸屏、控制系统及气压床垫,所述液晶触摸屏和控制系统之间双向连接,还包括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在控制系统和气压床垫之间,且气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气压床垫包括气泵和气囊,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气囊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通,所述气压传感器配装在所述气管上;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板,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气泵均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气泵包括波动气泵和翻身气泵,所述波动气泵和翻身气泵的出气口均安装所述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囊包括翻身气囊和波动气囊,所述翻身气囊与翻身气泵连通,所述波动气囊与波动气泵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气压床垫还包括床垫,所述翻身气囊和波动气囊均安装在床垫的内部;所述翻身气囊设置两组,分别位于所述床垫的左右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波动气囊包括中央波动气囊和肢体波动气囊,所述中央波动气囊位于床垫的中部位置,所述肢体波动气囊位于床垫的前后部位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翻身气囊上设有生物监测反馈组件,所述生物监测反馈组件包括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与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翻身气囊的顶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盒,所述连接盒粘接在所述翻身气囊的顶部,且连接盒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重力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孔的内部,所述连接盒的边部开设有线孔,所述重力传感器的连接线位于所述线孔的内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板上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重力传感器相连接,用于在翻身过程中,所述重力传感器的读数突然下降或低于预设区域值,自动停止翻身功能,并反馈给报警器发出警报声音。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床垫包括上层材料和下层材料,所述上层材料和下层材料的边部压合连接在一起;上层材料和下层材料均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聚酯胺纤维聚合物层、太空记忆棉层、3D高分子材料层及EPE防震材料层。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外接电源,与主控板相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气压翻身床垫的气压监测反馈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主要有控制系统、波动气泵、翻身气泵、气压传感器等部件构成,在波动气泵、翻身气泵出气口(也是气囊的进气口)串接一个气压传感器到控制系统的主控板),当传感器测到压力达到预定值时,降低气泵的充气压力,使气床垫进入保压状态,降低气囊过压的风险,延长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中的床垫材料,采用聚酯胺纤维聚合物层、太空记忆棉层、3D高分子材料层、EPE防震材料层,依照人体生物学设计可完全贴合人体曲线,柔软舒适,减小对人体的反弹力,有效的吸收,缓解,分散,降低局部受力点的压力,同时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采用中反弹海绵,能更好地包裹住身体,增大接触面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达到分散体压的效果。运用新颖的医用床垫分体式设计,高科技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污性,确保患者表皮干燥卫生。采用纳米级微孔膜材料制成包裹层透气,防污,保证气体自然流通,同时使床垫整体免于汗液,呕吐物,排泄物的污损。在床垫中间埋设可分区波动气囊和左右翻身气囊,其中波动气囊分为中央波动气囊和肢体波动气囊,可以分别独立开启和关闭,实现伤口零压跳过功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气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层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液晶触摸屏;2、控制系统;3、气压床垫;301、床垫;302、气泵;303、气囊;304、波动气泵;305、翻身气泵;306、翻身气囊;307、波动气囊;308、重力传感器;309、连接盒;310、安装孔;311、线孔;312、上层材料;313、下层材料;314、聚酯胺纤维聚合物层;315、太空记忆棉层;316、3D高分子材料层;317、EPE防震材料层;4、气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

6所示的一种用于气压翻身床垫的气压监测反馈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液晶触摸屏1、控制系统2及气压床垫3,所述液晶触摸屏1和控制系统2之间双向连接,还包括气压传感器4,所述气压传感器4设置在控制系统2和气压床垫3之间,且气压传感器4与所述控制系统2相连接。在波动气泵、翻身气泵出气口(也是气囊的进气口)串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压翻身床垫的气压监测反馈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液晶触摸屏(1)、控制系统(2)及气压床垫(3),所述液晶触摸屏(1)和控制系统(2)之间双向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压传感器(4),所述气压传感器(4)设置在控制系统(2)和气压床垫(3)之间,且气压传感器(4)与所述控制系统(2)相连接;所述气压床垫(3)包括气泵(302)和气囊(303),所述气泵(302)的出气口与气囊(303)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通,所述气压传感器(4)配装在所述气管上;所述控制系统(2)包括主控板,所述气压传感器(4)和气泵(302)均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压翻身床垫的气压监测反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302)包括波动气泵(304)和翻身气泵(305),所述波动气泵(304)和翻身气泵(305)的出气口均安装所述气压传感器(4);所述气囊(303)包括翻身气囊(306)和波动气囊(307),所述翻身气囊(306)与翻身气泵(305)连通,所述波动气囊(307)与波动气泵(30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压翻身床垫的气压监测反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床垫(3)还包括床垫(301),所述翻身气囊(306)和波动气囊(307)均安装在床垫(301)的内部;所述翻身气囊(306)设置两组,分别位于所述床垫(301)的左右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压翻身床垫的气压监测反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动气囊(307)包括中央波动气囊(318)和肢体波动气囊(319),所述中央波动气囊(318)位于床垫(301)的中部位置,所述肢体波动气囊(319)位于床垫(301)的前后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剑晖白向军刘燕宽牛牧陈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