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170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包括底垫、设置在底垫上的充气气囊和充气装置,充气气囊由若干个连续交替设置的充气气囊A和充气气囊B组成;充气装置内包括两个气泵,分别为气泵A和气泵B;各个充气气囊A通过连接管A连接气泵A,各个充气气囊B通过连接管B连接气泵B;底垫边沿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各个充气气囊上设有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结构配合,将充气气囊固定在底垫上;充气气囊上设有若干出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褥疮充气垫具有透气舒适、可以致冷也可以致热等优势。热等优势。热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


[0001]本技术涉及充气床垫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

技术介绍

[0002]褥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瘫痪、昏迷、年老体弱以及长期生病卧床的人都是褥疮的易发人群。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受压部位空气不对流,褥疮更容易发生,给病人增添了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带来沉重繁琐的体力劳动,因此有必要对床垫进行改进。
[0003]现有技术中也有不少防褥疮垫的报道。如申请号为CN200920254133.6的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防褥疮充气垫,包括通过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分别充放气且间隔排列的第一气袋和第二气袋,所述的第一气袋和第二气袋排列形成垫体,所述的垫体在充气状态下放置在平面上时其上表面与人体平躺时背部曲线相匹配。病人躺在充气后的垫体上时,整个身体都与垫体充分接触,体重几乎均匀分布在各个着力点,而不是集中在肩部和臀部,不容易产生褥疮。
[0004]然而,上述充气垫在透气性能方面不够理想,尤其是夏天,闷热多汗,皮肤长期与充气垫贴在一起容易捂出疹子,甚至是褥疮。此外,上述充气垫也无法加热,冬天使用者躺在垫子上会感觉不舒适。
[0005]又如申请号为CN201410420137.2的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医用多功能防褥疮充气床垫,包括底垫、充气囊、充气泵及充气管,充气囊固定在底垫上,充气泵通过两根充气管与充气囊间隔连通;底垫采用纺织网格布,底垫的两侧设置固定套孔,固定套孔的外侧设有固定结构I,固定带穿过固定套孔;充气囊穿过固定带设置在底垫的上方,充气囊的下表面设有固定结构II,固定结构II与固定结构I相匹配;所述的充气囊的内部设有加热结构;所述的充气泵为交直流充气泵。
[0006]上述充气床垫在充气囊中设置了加热结构,使得床垫可以加热达到一定的温度,但是其在透气性方面仍然无法满足要求;此外,由于加热结构设置在充气囊内部,加热结构需要通电,使用者若是弄湿床垫,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舒适、可以致冷也可以致热的防褥疮充气垫。
[0008]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所述充气垫包括底垫、设置在所述底垫上的充气气囊和充气装置,所述充气气囊由若干个连续交替设置的充气气囊A和充气气囊B组成;所述充气装置内包括两个气泵,分别为气泵A和气泵B;各个所述的充气气囊A通过连接管A连接所述气泵A,各个所述的充气气囊B通过连接管B连接所述气泵B;所述底垫边沿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各个所述的充气气囊上设有第
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配合,将所述充气气囊固定在所述底垫上;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若干出气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气囊处于未充气状态时,所述出气孔分布于所述充气气囊正面的中线两侧;所述充气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出气孔位于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5~75度。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出气孔位于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60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的数量为2~2000个;所述出气孔的孔径范围为0.01~0.2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垫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充气气囊的固定带环,各个所述的充气气囊穿入所述固定带环中。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防褥疮充气垫还包括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气泵A和气泵B的出气口相连,所述温控装置用于加热或致冷进入所述充气气囊内的气体。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充气气囊采用TPU、PU、PVC、PE、EVA材质;所述底垫采用防水材料。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为魔术贴、摁扣、粘扣或拉链中的任一种。
[0016]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的充气气囊下方均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三通连接管与所述连接管A或连接管B相连。
[0017]上述防褥疮充气垫的使用方式如下:将充气气囊A和充气气囊B交替穿设于固定带环内,将充气气囊上的第二固定结构与底垫上的第一固定结构配合固定;各个充气气囊A的进气孔通过连接管A与气泵A相连,各个充气气囊B的进气孔通过连接管B与气泵B相连;开启气泵A和气泵B,向充气气囊A和充气气囊B内充气;充气完成后,气泵A和气泵B保持工作状态,使用者躺在充气垫上时,可以感受到气流从出气孔吹出,使得使用者的身体干爽舒适。可以通过调节气泵A和气泵B的出气量和出气速度,使充气垫形成动态波浪,对使用者的身体进行按摩,避免因皮肤长期接触充气垫不透气而形成褥疮。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中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0019]1)充气气囊上设置若干出气孔,通过出气孔的位置和孔径的设计,使使用者躺在充气垫上时,有气流从出气孔吹出,让使用者的身体更加干爽舒适;
[0020]2)充气气囊采用A、B交替设置,可以通过气泵控制充气气囊A和充气气囊B形成动态波浪,对使用者进行全身按摩,避免长期卧床造成血液循环不通畅或褥疮;
[0021]3)各个充气气囊与底垫之间采用可拆卸方式固定,便于使用者进行局部更换或调整;
[0022]4)充气装置与充气气囊之间还可以设置温控装置,可以对进入充气气囊内的空气温度进行调节和控制,可以吹热风也可以吹冷风,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的俯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充气垫中充气气囊在未充气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充气垫中充气气囊在未充气状态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充气垫中充气气囊在充气状态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

充气气囊A;2

充气气囊B;3

连接管A;4

连接管B;5

温控装置;6

充气装置;7

底垫;8

第一固定结构;9

充气气囊;10

固定带环;11

出气孔;12

中线;13

第二固定结构;14

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所述充气垫包括底垫、设置在所述底垫上的充气气囊和充气装置,所述充气气囊由若干个连续交替设置的充气气囊A和充气气囊B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内包括两个气泵,分别为气泵A和气泵B;各个所述的充气气囊A通过连接管A连接所述气泵A,各个所述的充气气囊B通过连接管B连接所述气泵B;所述底垫边沿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各个所述的充气气囊上设有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配合,将所述充气气囊固定在所述底垫上;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若干出气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处于未充气状态时,所述出气孔分布于所述充气气囊正面的中线两侧;所述充气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出气孔位于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5~75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出气孔位于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60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达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正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