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472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其包括导电框体、柔性电路板、发光件、电性保护件以及导光板;柔性电路板包括设置于导电框体内的第一子部以及延伸至导电框体外的第二子部;发光件设置于第一子部上;电性保护件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并电性连接于发光件;导光板设置于导电框体内,导光板的一端靠近发光件贴附于第一子部上,且导光板与发光件位于第一子部的同一侧;其中,第二子部包括与电性保护件电性连接的导通件,且导通件与导电框体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光效,并实现电性保护件对发光件的电性保护,提高了背光模组的良品率,且不会影响导光板与其他光学膜片的对位和组装。他光学膜片的对位和组装。他光学膜片的对位和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中,通常需要设置背光模组以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以实现显示功能;背光模组可包括直下式和侧入式,而随着显示器的轻薄化需求,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研发显得越来越重要。
[0003]目前,在侧入式液晶显示器中,为了防止发光件被静电或放电击伤,常在柔性电路板上连接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TVS),并将TVS管接地,以防止发光件被静电或放电击伤。
[0004]但是,相关技术中,柔性电路板常通过导电双面胶贴附于铁框内,以实现TVS管接地,则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的发光件的位置也因此被固定,在后续组装导光板和其他光学膜片时,由于发光件和导光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固定,进而在进行可靠性测试时,导光板会发生收缩,导致发光件与导光板之间的距离增大,使得发光件发出且进入导光板的光线的量减少,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框体;柔性电路板,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电框体内的第一子部、以及延伸至所述导电框体外的第二子部;发光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部上;电性保护件,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并电性连接于所述发光件;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导电框体内,所述导光板的一端靠近所述发光件贴附于所述第一子部上,且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第一子部的同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子部包括与所述电性保护件电性连接的导通件,且所述导通件与所述导电框体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框体靠近所述柔性电路板处设置有开口,且所述第二子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子部,并由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导电框体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框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一面的第一框体、以及围绕所述导光板周侧设置的第二框体,所述第一子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靠近所述出光侧的一面上;其中,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或者所述第二框体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与所述第一框体远离所述出光侧的一面电性连接;或者,所述导通件与所述第二框体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面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靠近所述第二框体一侧的入光侧面,所述发光件包括靠近所述导光板一侧的出光面,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天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