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实施例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载显示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显示模组的边框要求越来越窄,因此,对显示模组的背光模组边框也要求越来越窄,一些客户要求背光模组边框做到4mm以下。与消费类显示模组不同,车载显示模组需要面对更高的信赖性以及机械冲击等实验的测试要求,因此对于背光膜组中各膜层的固定要求也更高,超窄边框背光模组中各膜层的固定设计难度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0004]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和光学膜层;
[0005]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且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设形成容置空间;
[0006]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膜层依次叠置于所述底板上方;
[0007]所述背光模组对应有显示区和边框区,所述边框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和光学膜层;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且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膜层依次叠置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背光模组对应有显示区和边框区,所述边框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本体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朝向所述光学膜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限位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光学膜层的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以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不同侧边缘;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底板的一侧边缘相对接,所述第一侧板为平面板或者曲面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底板的一侧边缘相对接,所述第二侧板为平面板或者曲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局部在平行于所述底板的平面内向所述容置空间以外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第一凸缘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侧板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限位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凸缘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在对应所述第一凸缘的位置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凸缘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在对应所述第一凸缘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凸缘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孔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的沿远离所述底板方向的厚度大于1mm且小于所述本体部上除所述第一凸缘以外的其他部分沿远离所述底板方向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沿远离所述第一凸缘的方向延伸;所述光学膜层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缺口形状相适配,沿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缺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尺寸;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二缺口的尺寸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尺寸一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缺口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凸缘
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光学膜层的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第一间距大于0mm且小于4mm。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的间距大于0mm且小于所述第一间距。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灯条,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灯条包括基材和间隔排布于所述基材上的多个光源;所述光源的出光面面向所述导光板的边缘端面。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边缘局部在平行于所述底板的平面内向所述容置空间以外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位于所述边框区,且所述第二凸缘的至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冉,施晓春,凌飞,许海峰,庄庆一,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