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高强镀锌板及其夹芯板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32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强镀锌板的制造工艺,将铁水脱硫,并控制S≤0.002%;电炉或转炉冶炼,钢水精炼;控制中包钢水过热度在15~35℃,铸坯厚度在50~70mm,拉坯速度在3.0~6.0m/min;除鳞处理后进入均热炉,进轧机之前再次除磷;精轧出口厚度1.8~2.3mm;终轧结束温度840~900℃,进行层流冷却,将轧制带钢冷却到卷取温度460~540℃,获得热轧卷;将热轧卷经酸洗线酸洗后获得酸洗卷;将酸洗卷经可逆式单机架轧制成轧硬卷,所得轧硬卷厚度为0.25~0.35mm;将轧硬卷表面清洗后进入退火炉,过程包括带钢预热、均热、入锌锅、终冷,预热段加热速度40~60℃/s,均热温度580~640℃,入锌锅温度480~500℃,终冷温度140~160℃,带钢运行速度80~120m/min,退火炉内露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成本高强镀锌板及其夹芯板的制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镀锌板。

技术介绍

[0002]夹芯板是目前建筑中常用的一种产品,具有很好的防火、隔热、隔音效果。金属面夹芯板顾名思义就是两层金属板材中间填充一层芯材,不同的芯材与不同板型金属面组合的夹芯板,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建筑需要,包括工业厂房、公共建筑、组合房屋、净化工程等多个建筑领域。金属面夹芯板金属面材料可以采用彩涂板、镀锌板、铝材等多种材质,其中镀锌板由于价格便宜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镀锌板在夹芯板轻量化方面不如铝材等材质,导致其在轻量化建筑应用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0003]对于金属面夹芯板面材重量占到了总重量的50%左右,目前主流应用的镀锌板厚度为0.5~0.8mm不等,强度集中在270~300MPa,存在高强减薄的空间。通过对金属面夹芯板面材高强减薄,在不降低夹芯板性能的情况下,实现其轻量化。同时夹芯板行业对价格敏感,所以金属面夹芯板面材高强化必须采用一种低成本方案。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种低成本高强度镀锌板作为夹芯板面材,匹配改进的夹芯板制造工艺,从而实现夹芯板的轻量化,是一种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可规模化市场推广的创新型专利技术。
[0005]CN101956126A公开了一种冷基高强度镀锌板及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配比为C:0.17~0.23%;Mn:0.65~0.85%;Si:≤0.15%;P:≤0.015%;S:≤0.012%;Als:0.015~0.030%。该专利技术成分设计中Mn含量(0.65~0.85%)较高,增加吨钢生产成本,同时C、Mn含量高影响钢带焊接性能。
[0006]CN101348880A公开了一种结构用高强镀锌板的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配比为C:0.16~0.20%;Mn:0.9~1.1%;Si≤0.05%;P≤0.020%;S≤0.020%;Als:0.02~0.06%。该专利技术成分设计中Mn含量(0.9~1.1%)较高,增加吨钢成本,同时C、Mn含量高影响钢带焊接性能。
[0007]CN106756521A公开了一种高强结构用热镀锌板生产工艺,其化学成分配比为C:0.08~0.20%;Mn:0.25~0.60%;Si:0.01~0.03%;P:0.02~0.04%;S:0.03~0.05%;Ni:0.05~0.10%;Cr:0.08~0.12%。该专利技术成分设计中含Ni元素和Cr元素,且含量较高(Ni:0.05~0.10%;Cr:0.08~0.12%),Ni和Cr合金成本高,增加吨钢成本。
[0008]CN112226681A公开了一种结构用低成本高强度镀锌板SGC570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配比为C:0.03~0.05%,Si:≤0.03%,Mn:0.15~0.25%,P:≤0.020%,S:≤0.010%,Alt:0.020~0.050%,Ca:0.0008~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专利技术成分设计中C含量低,含量有Ca元素,且工艺流程中采用低温退火,延伸率必然较低。
[0009]目前主流的以镀锌板为面板的夹芯板,其镀锌板厚度为0.5~0.8mm不等,强度集中在270~300MPa,其重量占到了成品夹芯板的一半以上。通过降低夹芯板金属面板的厚度,可以有效减轻夹芯板的重量,实现轻量化。但金属面板厚度降低增加了加工难度,例如
易出现折痕问题,同时降低了夹芯板强度,所以必须在降低金属面板厚度的同时,提高强度。但是金属面板强度提升太高,又会造成夹芯板生产过程中成型困难。
[0010]夹芯板的金属面实现轻量化、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强度和加工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面夹芯板用高强镀锌板的制造工艺,在实现轻量化、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强度和加工性能,所得高强镀锌板屈服强度≧380MPa,抗拉强度≧420MPa,伸长率≧12%,在夹芯板加工的烘烤工艺中可以进一步提高镀锌板强度,使其屈服强度≧420MPa,抗拉强度≧460MPa,伸长率≧8%。
[0012]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0013]一种低成本高强镀锌板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4](1)炼钢:将铁水脱硫,并控制S≤0.002%;
[0015](2)精炼:电炉或转炉冶炼,钢水精炼;
[0016](3)连铸:控制中包钢水过热度在15~35℃,铸坯厚度在50~70mm,拉坯速度在3.0~6.0m/min;除鳞处理后进入均热炉,进轧机之前再次除磷;
[0017](4)热轧:精轧出口厚度1.8~2.3mm;
[0018](5)卷取:终轧结束温度840~900℃,进行层流冷却,将轧制带钢冷却到卷取温度460~540℃,获得热轧卷;
[0019](6)酸洗:将热轧卷经酸洗线酸洗后获得酸洗卷;
[0020](7)冷轧:将酸洗卷经可逆式单机架轧制成轧硬卷,所得轧硬卷厚度为0.25~0.35mm;
[0021](8)热镀锌:将轧硬卷表面清洗后进入退火炉,过程包括带钢预热、均热、入锌锅、终冷,预热段加热速度40~60℃/s,均热温度580~640℃,入锌锅温度480~500℃,终冷温度140~160℃,带钢运行速度80~120m/min,退火炉内露点

20~

50℃,炉内氢气含量在1~10%,残氧1~20ppm。
[0022]按上述方案,步骤2中钢水精炼化学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C:0.08~0.12%,Mn:0.45%~0.7%,Si:≤0.05%,Als:0.030~0.060%,P:≤0.020%,S:≤0.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23]按上述方案,步骤3中铸坯入均热炉前除鳞处理,并控制除鳞水的压力在≥200bar;均热出炉温度为1150~1200℃;进轧机之前高压水除鳞,并控制除鳞水压力在≥250bar。
[0024]按上述方案,步骤4中控制第一、二道次压下率≥50%。
[0025]按上述方案,步骤7中采用可逆式轧机进行4~7个道次的冷轧,所述冷轧压下率为80~90%。
[0026]一种夹芯板的制造工艺,采用上述低成本高强镀锌板作为金属面层;包括辊压成型、芯材填充、拼装烘烤;其中烘烤时间1~3min,烘烤温度150~300℃。
[0027]本专利技术钢水精炼化学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C:0.08~0.12%,Mn:0.45%~0.7%,Si:≤0.05%,Als:0.030~0.060%,P:≤0.020%,S:≤0.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
质。
[0028]C:碳在钢中起固溶强化提高钢材强度作用,但是含量太高,在精轧后的冷却过程中易形成大量的贝氏体、马氏体等硬相,其含量愈高,强度愈高,造成钢板的塑性和成形性能降低,因此钢中的C含量选择为0.08~0.12%。
[0029]Mn:锰起固溶强化作用,其能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高强镀锌板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炼钢:将铁水脱硫,并控制S≤0.002%;(2)精炼:电炉或转炉冶炼,钢水精炼;(3)连铸:控制中包钢水过热度在15~35℃,铸坯厚度在50~70mm,拉坯速度在3.0~6.0m/min;除鳞处理后进入均热炉,进轧机之前再次除磷;(4)热轧:精轧出口厚度1.8~2.3mm;(5)卷取:终轧结束温度840~900℃,进行层流冷却,将轧制带钢冷却到卷取温度460~540℃,获得热轧卷;(6)酸洗:将热轧卷经酸洗线酸洗后获得酸洗卷;(7)冷轧:将酸洗卷经可逆式单机架轧制成轧硬卷,所得轧硬卷厚度为0.25~0.35mm;(8)热镀锌:将轧硬卷表面清洗后进入退火炉,过程包括带钢预热、均热、入锌锅、终冷,预热段加热速度40~60℃/s,均热温度580~640℃,入锌锅温度480~500℃,终冷温度140~160℃,带钢运行速度80~120m/min,退火炉内露点

20~

50℃,炉内氢气含量在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鸣黄俊杰孟庆格胡宽辉祝洪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