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及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4278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及施工方法,该气囊助浮系统,包括用于承载筒型基础的预制平台,预制平台上均匀设有多个贯穿的气囊孔道,气囊孔道内设有气囊,所述空压机泵房内的空压机通过气管与气囊连通。通过在预制平台上设置气囊孔道,并在气囊孔道内设置辅助起浮的气囊,增加沉底后的预制平台的浮力,协助浮箱,避免由于起浮时预制平台竖向上拔力不足,导致预制平台无法上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材料成本低、施工工艺简便、施工效率高、可重复使用、经济性较好等特点,有利于推广应用。应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
,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预制平台是一种方形驳,四个边角处布置有大浮箱,可通过浮箱及压载舱的调节实现下潜与上浮。预制平台可用于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建造以及下水。预制平台漂浮于水面时,可用于海上风电筒型基础下部筒裙结构的建造;随着预制平台上筒裙结构重量的增加,预制平台吃水增加干舷逐步减小,此时可通过灌注压载水使预制平台逐步下潜直至沉底;随后继续进行海上风电筒型基础过渡段结构的建造;筒型基础完工后通过小型浮箱及充气设备等使之上浮并与预制平台脱离,经专用船舶浮运至风场机位。此时预制平台需上浮至水面继续进行下一筒型基础的建造,然而受水压力以及泥面吸附力的影响,预制平台在沉底后常常存在起浮时竖向上拔力不足的情况,最终导致预制平台无法上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及施工方法,可有效辅助沉底后的预制平台上浮,避免由于起浮时竖向上拔力不足,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筒型基础(5)的预制平台(1),所述预制平台(1)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作为压载水舱的浮箱(11),其中一个所述浮箱(11)兼作控制室和空压机泵房,所述预制平台(1)上均匀设有多个贯穿的气囊孔道(12),所述气囊孔道(12)内设有气囊(3),所述空压机泵房内的空压机通过气管(2)穿过气囊孔道(12)与气囊(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平台(1)为方形驳,在其四个角上均设有一个浮箱(11),分别为第一浮箱、第二浮箱、第三浮箱和第四浮箱,所述控制室和空压机泵房设置在第一浮箱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平台(1)的长宽高依次为50m、50m、1.8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平台(1)上均匀布置有16个气囊孔道(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孔道(12)上部孔径小,下部孔径大,所述气囊(3)设置在气囊孔道(12)孔径大的下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孔道(12)上部孔径为350mm,处于预制平台(1)上甲板至型深1m处;所述气囊孔道(12)下部孔径为1100mm,处于型深1m至1.8m处。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波张成陶铁铃邹尤汪顺吉厉泽逸刘扬波易伟韩松张永旭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大连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