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6972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运输装置,包括U型船、液压支撑车和筒型基础;U型船的内侧空间用于运输圆柱形的筒型基础;筒型基础,为底部开口、顶部密封的筒体;U型船顶部的弧形内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液压支撑车;多个液压支撑车,与筒型基础的四周外侧相连接;U型船,用于在其被外部拖轮拖航的过程中,为筒型基础提供侧向约束,从而辅助筒型基础进行海上远距离整体浮运;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运输装置,其结构设计科学,充分结合筒型基础充气后的浮稳性,以安全、高效和低成本为目标,通过科学设计带有液压支撑车的U型船,辅助筒型基础进行海上远距离浮运工作,能够有效地减少海上作业次数,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运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作为清洁能源的海上风能开发逐渐进入新的阶段。相较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具有占地少、对环境影响小和稳定高效等诸多优势,所以海上风电已逐渐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撑。
[0003]现代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主要包括塔筒和设置在塔筒顶部的风力发电机,而保证风电机组安全和正常运行的关键在于:支撑塔筒的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或通常所说的风机基础。
[0004]对于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其主要采用的一种结构是筒型基础。筒型基础由底部开口、顶部密封的筒体与外伸连接段组成,有全钢结构和钢混预应力结构两种形式。筒型基础,主要利用筒内泵出水/气产生压力差,形成吸力下沉,具有安装方便、造价低和可回收性高等优势,但是,其对地址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同时,在适用于大容量风机机组时,筒型基础的筒体直径将逐渐增大,运输问题相对复杂。
[0005]目前,对于筒型基础,多采用驳船运输及浮吊沉放的施工方式,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船(1)、液压支撑车(2)和筒型基础(3);U型船(1)的内侧空间,用于运输圆柱形的筒型基础(3);筒型基础(3),为底部开口、顶部密封的筒体;U型船(1)顶部的弧形内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液压支撑车(2);多个液压支撑车(2),与筒型基础(3)的四周外侧相连接;U型船(1),用于在其被外部拖轮拖航的过程中,为筒型基础(3)提供侧向约束,从而辅助筒型基础(3)进行海上远距离整体浮运;对于每个液压支撑车(2),其包括车身(23);车身(23)包括外侧固定部(231)、竖向连接部(232)和内侧连接部(233);外侧固定部(231)的顶部,通过竖向连接部(232)与内侧连接部(233)相连接;外侧固定部(231)和内侧连接部(23),分别位于竖向连接部(232)下端的外侧方向以及上端的内侧方向;外侧固定部(231)的顶面,设置有配重块(24);内侧连接部(233),与水平分布的液压支撑板(21)相连接;液压支撑板(2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插销孔(22),用于通过插销(32)与筒型基础(3)筒顶设置的水平支撑梁系(31)的水平支撑主梁(302)相连接;液压支撑板(21)带有伸缩功能;对于筒型基础(3),其筒顶上设置有水平支撑梁系(31);水平支撑梁系(31),包括多个水平连接次梁(301)和多个水平支撑主梁(302);多个水平连接次梁(301),沿着周向等间距环绕设置在筒型基础(3)的筒顶上;多个水平连接次梁(301)的内侧端,固定连接同一个稳定支撑圆盘(100)的四周外侧;每个水平连接次梁(301),均呈径向分布;任意相邻的两个水平连接次梁(301)之间,通过一个弧形连接梁(200)相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水平连接次梁(301)之间间隙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呈径向分布的水平支撑主梁(302);每个水平支撑主梁(302)的内侧端,对应连接一个弧形连接梁(200)的外侧中间位置;每个水平支撑主梁(302)的外侧端,突出于筒型基础(3)的筒顶四周边缘;每个水平支撑主梁(302)外侧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严超君练继建刘林李卫东张凤武张永旭郭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大连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