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系与箱板模块化组合承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20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杆系与箱板模块化组合承载结构,外部由杆系包围,内部为层板和十字形立板组成的箱板式结构;包括上层板、中层板、下层板、立板、第一支座、第二支座、杆件、杆端接头、双头螺杆及角条;上层板与中层板间、中层板与下层板间,沿层板边缘周向均布多组杆系结构,数量依据载荷量级进行调整,每组包含根杆件,呈人字形布局,每组杆系与上、下层板通过第一支座、杆端接头、销轴连接,与中层板通过第二支座、杆端接头连接;上层板、中层板、下层板之间与立板通过角条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满足了航天飞行器主结构承载及轻量化技术要求,在实现结构构型和轻量化的同时,提高了结构承载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杆系与箱板模块化组合承载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杆系与箱板模块化组合承载结构,属于航天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航天飞行器主承力结构中主要采用承力筒、箱板和桁架结构。在大型航天飞行器中由于载荷大、刚度要求高,往往采用承力筒结构,内部设备、贮箱安装等采用箱板式结构。但外承力筒由于直径大、表面积随之增大,造成结构重量较大,因此结构效率低下,降低了有效载荷装载量或难以满足发射重量的指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杆系与箱板模块化组合承载结构,通过杆系与箱板的有机结合,替代大直径外承力筒的功能,提升了承载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0005]一种杆系与箱板模块化组合承载结构,外部由杆系包围,内部为层板和十字形立板组成的箱板式结构;
[0006]包括上层板、中层板、下层板、立板、第一支座、第二支座、杆件、杆端接头、双头螺杆及角条;
[0007]上层板与中层板间、中层板与下层板间,沿层板边缘周向均布多组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系与箱板模块化组合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外部由杆系包围,内部为层板和十字形立板组成的箱板式结构;包括上层板(1)、中层板(2)、下层板(3)、立板(4)、第一支座(5)、第二支座(6)、杆件(7)、杆端接头(8)、双头螺杆(10)及角条;上层板(1)与中层板(2)间、中层板(2)与下层板(3)间,沿层板边缘周向均布多组杆系结构,数量依据载荷量级进行调整,每组包含2根杆件(7),呈人字形布局,每组杆系与上、下层板通过第一支座(5)、杆端接头(8)、销轴(9)连接,与中层板通过第二支座(6)、杆端接头(8)连接;上层板(1)、中层板(2)、下层板(3)之间与立板(4)通过角条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系与箱板模块化组合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层板(1)、中层板(2)、下层板(3)为圆形板,立板(4)为方形板,内部均布多个圆形开口,用于承载安装大型推进系统贮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系与箱板模块化组合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杆件(7)包括杆件本体(701)及金属端头(702);杆件本体(701)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材料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杆件两端采用金属端头(702),并且内制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杆系与箱板模块化组合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组装时,杆件(7)一端安装杆端轴承(8)与第一支座(5)通过销轴连接,杆件(7)另一端安装双头螺杆(10)与第二支座(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杆系与箱板模块化组合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杆端轴承(8)包含球形铰链,以适应杆件装配时不同的安装角度,确保杆件只传递轴力。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系与箱板模块化组合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座(5)外形呈长方体形,两端为双耳片设计,第一支座(5)固定安装在上层板(1)及下层板(3)上,用来连接杆件,并将外部载荷传递到杆件(7)上;第一支座(5)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璋文王勇陈中强雷磊顾铖璋王长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