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磁性体的注塑转子及采用该注塑转子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09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4
本申请提供一种含磁性体的注塑转子及采用该注塑转子的电机,属于有永久磁体的转子铁芯的电机和磁路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转子冲片、第二转子冲片、磁性体和注塑料,若干个第一转子冲片与第二转子冲片轴向叠压形成转子铁芯,所述第一转子冲片上设置第一磁体槽,第二转子冲片上设置第二磁体槽,第一磁体槽、第二磁体槽形成容置空间,磁性体配合装入容置空间内,磁性体延伸形成伸出部,转子铁芯与磁性体上均附着有注塑料。将本申请应用于电机,具有安装方便、噪音不良率低、可进行整体充磁等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磁性体的注塑转子及采用该注塑转子的电机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含磁性体的注塑转子及采用该注塑转子的电机,属于有永久磁体的转子铁芯的电机和磁路零部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IPM注塑转子,根据注塑前磁性体是否带磁分为:无磁性注塑和有磁性注塑两种加工工艺。
[0003]无磁性注塑又分为两种方式,方式一:先将磁性体1a放入转子铁芯3a再注塑,该方式中,磁性体1a放入转子铁芯3a的磁体槽31a内时,需要在转子铁芯3a底部增加一片限位片2a,防止此时无磁性的磁性体1a从磁体槽31a内轴向脱落。磁性体1a的一端可以凸出转子铁芯3a端面H高度,但磁性体1a与限位片2a接触端是平齐的,无法凸出限位片2a端面,这影响了限位片2a的导磁作用,进而降低了电机性能。方式二:注塑时,需先将转子铁芯3a放入模具内,再放入磁性体1a,该方式可以实现磁性体1a两端凸出转子铁芯3a端面功能,但因为注塑工序需要放入多个物件会增加该工序生产节拍,降低生产效率。
[0004]有磁性注塑则如图2所示,磁性体1a注塑前有磁,磁性体1a放入转子铁芯3a的磁体槽31a内,因为有吸力无需限位片,而且磁性体1a可以凸出转子铁芯3a两端面,提高了电机性能。但是该方案在实际生产中会出现以下问题点:(1)磁性体1a放入转子铁芯3a时极性容易插反,而这会影响电机运转;(2)含有有磁的磁性体1a的转子铁芯3a和注塑转子在工序周转过程中容易吸附铁屑、铁料,且很难发现及清理,容易造成电机噪音,给生产增加了管理成本和质量成本;(3)有磁性注塑需要专门配置非导磁材料的模具、设备等,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含磁性体的注塑转子,既能实现无磁注塑、避免铁屑吸附、降低噪音不良,又实现了注塑转子的整体充磁,不存在磁性装反问题。
[0006]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含磁性体的注塑转子,包括第一转子冲片、第二转子冲片、磁性体和注塑料,若干个第一转子冲片与第二转子冲片轴向叠压形成转子铁芯,所述第一转子冲片上设置第一磁体槽,第二转子冲片上设置第二磁体槽,第一磁体槽、第二磁体槽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第一磁体槽的长度为L1,宽度为K1,第二磁体槽的长度为L2,宽度为K2,则:L2<L1且K2≤K1,或者L2≤L1且K2<K1;磁性体配合装入容置空间内,所述磁性体上设置有伸出部,伸出部高出转子铁芯的高度为H,H满足:0.5mm≤H≤3mm,转子铁芯与磁性体上均附着有注塑料。
[0007]上述方案中,以若干个第一转子冲片和第二转子冲片沿轴向叠压形成转子铁芯,沿轴向上于第一转子冲片上贯穿设置第一磁体槽、第二转子冲片上设置第二磁体槽,第一磁体槽与第二磁体槽的尺寸要求不同,两者配合,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磁性体沿轴向脱落;将磁性体插入第一磁体槽与第二磁体槽因叠压所形成的磁体槽内,实现磁性体与转子铁芯
的安装,再将其置于注塑模具型芯内进行注塑加工,使转子铁芯和磁性体上均附着有注塑料,即形成注塑转子,而伸出部的设置,既能使磁性体突出端面,又不会引起轴向脱落,解决了无磁性注塑的凸起带来的缺陷。
[0008]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容置空间主体长度为L3,主体宽度为K3,则:L2<L3<L1且K3<K2=K1,或者L3<L2=L1且K2<K3<K1。
[0009]所述伸出部沿磁性体的轴向或经向延伸形成,并突出于磁性体的端面或侧面,更优选的,所述伸出部为斜面或梯面。所述伸出部的顶端长度为L4,L4满足:L4<L1且L4<L2(此时伸出部设置于长度方向的端面处),或者L4<K1且L4<K2(此时伸出部设置于宽度方向的端面处。一个端面设置伸出部时,可以直接借助于该伸出部进行方向的指示,两端则无需区分方向,操作方便。
[0010]当所述第一转子冲片位于第二转子冲片上方,第二转子冲片位于若干个第一转子冲片的中部或底部时,伸出部与第二磁体槽接触,此时所形成的转子铁芯结构中,第二转子冲片起到限位作用。此时,伸出部端面突出转子铁芯的高度为H1,H1满足:0.5mm≤H1≤3mm;伸出部另一端面突出转子铁芯的高度为H2,H2满足:0.5mm≤H2≤3mm。避免突出高度太多磁性走不到有效部位,导致磁性能损失或从其他部位溢出,影响磁性能,也避免突出高度太小影响电机运行实际性能。
[0011]所述容置空间的任一侧壁上设置有凸台,用于将磁性体紧配于容置空间内。在具体设置时,所述第一转子冲片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向第一磁体槽方向突出;第二转子冲片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向第二磁体槽方向突出,装入磁性体时,凸台顶靠在磁性体上,避免磁性体受外力作用掉出磁体槽。更优选的,所述凸台优选第二凸台为多边形、弧形或三角形。
[0012]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一)与现有无磁性注塑的注塑转子结构相比:1)与有磁性注塑的注塑转子相比,本申请注塑转子可以实现磁性体两端面凸出转子铁芯,提高了电机性能。
[0013]2)与有磁性注塑的注塑转子相比,可以实现注塑工序前转子铁芯与磁性体的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能够保证无磁磁性体不会从转子铁芯内部脱落。
[0014]3)与有磁性注塑的注塑转子相比,本申请注塑转子可以实现无磁注塑,避免了有磁转子铁芯、有磁注塑转子在工序加工或工序周转过程中造成的铁削吸附问题,降低了噪音不良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且降低了管理成本。
[0015]4)与有磁性注塑的注塑转子相比,本案在转子制作过程中,可以降低相应模具、设备等非导磁材料的投入,降低了制造成本。
[0016]5)与有磁性注塑的注塑转子相比,本案注塑转子可以进行装机前整体充磁,避免了磁极装反问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0017]同时,申请人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含有上述注塑转子。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常见无磁性注塑转子的剖面图;
图2为常见有磁性注塑转子的剖面图;图3为本申请中第一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中第二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中转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

A方向剖面图;图7为本申请中装有磁性体的转子铁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申请中注塑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申请中磁性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中注塑转子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中磁性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2中D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15为本申请中第二转子冲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申请中转子铁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申请中磁性体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申请中磁性体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申请中第二转子冲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申请中磁性体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申请中磁性体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申请中磁性体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申请中装有磁性体的转子铁芯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3中E部位的局部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磁性体的注塑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子冲片、第二转子冲片、磁性体和注塑料,第一转子冲片与第二转子冲片轴向叠压形成转子铁芯,所述第一转子冲片上设置第一磁体槽,第二转子冲片上设置第二磁体槽,第一磁体槽、第二磁体槽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第一磁体槽的长度为L1,宽度为K1,第二磁体槽的长度为L2,宽度为K2,则:L2<L1且K2≤K1,或者L2≤L1且K2<K1;磁性体配合装入容置空间内,所述磁性体上延伸形成伸出部,伸出部高出转子铁芯的高度为H,H满足:0.5mm≤H≤3mm,转子铁芯与磁性体上均附着有注塑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磁性体的注塑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主体长度为L3,主体宽度为K3,则:L2<L3<L1且K3<K2=K1,或者L3<L2=L1且K2<K3<K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磁性体的注塑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沿磁性体的轴向或经向延伸形成,并突出于磁性体的端面或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磁性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祥善赵新超杜荣法李贻伟张衍军孙继义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济南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