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深基坑地连墙堵漏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3832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深基坑地连墙堵漏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超深基坑的渗漏源头进行分析,对渗漏点进行初步堵漏,所述地连墙中渗漏点剔凿到结构面,并用堵漏王进行封堵结构墙,在渗水点埋入导流管进行引流,所述导流管末端安装有闸阀,紧贴地连墙码砌袋装水泥,高度高于渗水点,外围围堵上黏土,修筑为斜坡状反压,对引流管进行妥善保护;在基坑外进行双液注浆;检查基坑内导流管闸阀的渗漏情况,如果仍出现渗漏,需要重新分析渗漏源头,并重新选取双液注浆位置,如果闸阀无渗漏或微弱渗漏,既将闸阀逐个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解决了地连墙渗漏的问题,又保证了施工进度的正常化;确保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整体性和安全性。整体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深基坑地连墙堵漏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围护结构防渗堵漏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超深基坑地连墙堵漏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用地的不断加大,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需要开建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意味着地基需要向下挖掘更深,造就成了超深超大基坑工程,同时城市中心周边建筑更加密集,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减少基坑开挖周围建筑物的影响,采用地连墙(即:地下连续墙)支护方式已经是必不可少,所述地下连续墙工艺是按槽段分幅施工,接头处多采用工字钢接头连接,相邻两幅槽段接头部位往往是渗漏水的薄弱环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接头处及其附近区域出现局部或大面积渗漏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超深基坑地连墙堵漏施工方法,既解决了地连墙渗漏的问题,又保证了施工进度的正常化;确保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整体性和安全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深基坑地连墙堵漏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步骤S1: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深基坑地连墙堵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对超深基坑的渗漏源头进行分析,包括:施工追溯分析、结合图纸分析和技术交底分析;步骤S2:对渗漏点进行初步堵漏,所述地连墙中渗漏点剔凿到结构面,并用堵漏王进行封堵结构墙,在渗水点埋入导流管进行引流,所述导流管末端安装有闸阀,紧贴地连墙码砌袋装水泥,高度高于渗水点,外围围堵上黏土,修筑为斜坡状反压,对引流管进行妥善保护;步骤S3:在基坑外进行双液注浆,将水玻璃与氯化钙溶液交替注入土壤中;步骤S4:检查基坑内导流管闸阀的渗漏情况,如果仍出现渗漏,需要重新分析渗漏源头,并重新选取双液注浆位置,如果闸阀无渗漏或微弱渗漏,既将闸阀逐个关闭;步骤S5:对渗漏地连墙进行结构抽芯,判断是否存在其他渗漏点或者断墙,以及是否需采取措施在基坑内加固地连墙和在基坑外新增止水帷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地连墙堵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对超深基坑的渗漏源头进行分析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施工记录追溯,分析施工记录及现场施工人员追溯施工情况;步骤S12:结合图纸分析,结合地质勘探孔,地连墙剖面图,BIM模型分析涌水产生的原因与位置,并确定双液注浆、新增止水帷幕的位置与深度;步骤S13:技术交底分析;施工前针对渗漏点位置,双液注浆的位置与深度,双液注浆的浆液配合比以及新增止水帷幕的位置深度和质量要求进行详细交底,对操作工人提前做好技术交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地连墙堵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渗水点开挖集水坑以及安装大功率水泵排水,所述导流管采用直径为100mm的PVC管,所述袋装水泥的高度高于导流管2m,总宽度为4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地连墙堵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基坑外进行双液注浆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1:注浆点选择及钻孔:所选择的注浆点位于所述漏水点四周;所述注浆孔布置方式为梅花桩布孔,纵向孔间距为1.0m,孔的直径为5cm;步骤S32:控制注浆压力,为防止过大的注浆压力破坏路面及其他结构,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选用的压力大小与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占福马银枪范立军南菲张明明冯友平乔红政康胜国孔德莹刘涛影盛业山赵新存刘世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