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信息匹配及考虑人行安全的智能停车场找车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354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实时信息匹配及考虑人行安全的智能停车场找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步骤包括:S01.当车辆进入停车场时,分别采集初始的车牌信息和人脸信息;S02.当车辆驶入停车场内,通过多个图像采集装置追踪车辆,采集人脸信息进行补充,在车辆停放完成后采集车辆停放位置;S03.构建人脸、车辆停放位置及车牌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S04.当需要找车时,通过输入信息进入找车阶段或判断是否进入找车阶段,根据匹配关系进行信息匹配,确定车辆停放位置;S05.计算考虑交通冲突及行走效率的最优行走路径,并进行诱导信息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现方法简单、高效、找车精准度及智能化程度高、诱导路径最安全等优点。诱导路径最安全等优点。诱导路径最安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实时信息匹配及考虑人行安全的智能停车场找车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找车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实时信息匹配及考虑人行安全的智能停车场找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型停车场由于空间范围大、结构布局复杂,停车场内的车辆众多,用户往往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查找自己的车辆,同时用户在找车走行过程中也容易与车辆之间发生碰撞事故。如何在智能停车场中,利用车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实现车辆的快速查找并同时提高找车人安全性,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0003]现有技术中实现停车场找车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0004]1、在停车场内安装设置“找车机”,当车主需要驾车离开时,输入车牌信息,“找车机”会通过信息匹配搜索出车辆在停车场的停放位置。但是“找车机”价格昂贵且用途单一,必须依赖于用户输入车牌信息才能够实现车辆查找,且无法实时提供车主走行路线,在大型停车场中仍然难以快速查找到车辆。
[0005]2、在停车场粘贴“找车”二维码,当车主需要反向寻车时,通过反向寻车APP扫描二维码来获取车辆停放位置信息。如中国专利CN113345266A公开一种大型停车场反向寻车方法,该方案即是利用反向寻车APP将车位号码录入到APP中,待反向寻车时,扫描商场或大楼里粘贴的找车二维码确定车辆位置,并通过GIS地图输出目标车辆的最近路径。但是该类方式同样必须依赖于用户输入车牌信息才能够实现车辆查找,且同样无法实时提供车主走行路线进行实时诱导,另外对于多层停车场还会存在难以快速传输准确信息的问题。
[0006]有从业者提出通过在停车场交叉口处安装摄像头,利用摄像头对车主进行人脸识别,然后通过信息匹配技术调取车辆在停车场的停放位置,以实现基于人脸识别的找车。但是该类方式仅仅是在停车场入口处进行一次人脸采集,实际上就难以精准、完整的获取到驾驶员的人脸信息,导致最终难以精准的与停放位置进行匹配,因而实际上找车精度并不高。另外,现有技术中在以找车效率为目标的最优找车路径方法中,通常仅考虑人的行走效率,忽略了行走过程的安全,容易导致车辆与行人之间的冲突,最终降低停车场整体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方法简单、高效便捷且找车精准度以及智能化程度高的基于实时信息匹配及考虑人行安全的智能停车场找车方法及系统,不仅能够实时帮助车主快速查找到智能停车场内的车辆,还能够对待找车人进行路径诱导。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基于实时信息匹配及考虑人行安全的智能停车场找车方法,步骤包括;
[0010]S01.当车辆进入停车场时,通过布置于停车场进闸区域的两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采集初始的车牌信息以及采集驾驶员人脸信息;
[0011]S02.当车辆驶入停车场内部后,通过布设在停车场内部的多个图像采集装置追踪车辆,并根据车牌信息采集人脸信息以进行信息补充,在车辆停放完成后采集车辆停放位置信息以及完成停车驾驶员下车之后的人脸信息最终核对;
[0012]S03.构建人脸、车辆停放位置以及车牌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并存储在指定的存储设备中;
[0013]S04.当需要启动找车时,通过输入信息强制进入找车阶段,或者通过获取待找车人的人脸信息自动判断是否进入找车阶段,进入找车阶段后根据所述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所述匹配关系进行信息匹配,确定出需要查找的车辆停放位置信息;
[0014]S05.根据查找出的车辆停放位置信息以及待找车人的当前位置,计算出考虑交通冲突及行走效率的最优行走路径,并将所述车辆所在区域作为强制找车阶段的区域诱导信息与最优行走路径作为自动判别进入找车阶段的路侧实时诱导信息,即两阶段诱导信息显示在行走诱导显示设备或用户终端上,以指示待找车人行走路径。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01中,通过一个图像采集装置的摄像头采集车牌信息,另一个图像采集装置的摄像头判断驾驶员位置并采集驾驶员位的人脸信息,以分别采集车牌信息与驾驶员的人脸两项信息。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01中,停车场内部的图像采集装置的数量N满足:其中N为需要布设的摄像头数量,I
max
为每条道路左右侧停车位最多的停车位数量,m为停车场内道路数量,表示向上取整运算;还包括确定停车场内部的各图像采集装置中摄像头的安装高度的步骤,包括:
[0017]根据摄像头可拍摄的最远距离、最小距离构建表达式:X
max

X
min
>V
p
T,其中,X
max
为摄像头可拍摄的最远距离,X
min
为摄像头可拍摄的最小距离,V
p
为行人走行平均速度,T为后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人脸信息与车牌信息匹配的最长时间;
[0018]即:X
max

X
min
=V
p
t>V
p
T,即t>T,其中t为驾驶人通过摄像头可识别范围内的走行时间;
[0019]则得到:
[0020]X
max
=tan(90
°‑
β)(L

L0),X
min
=tanα(L

L0)
[0021]即:
[0022]tan(90
°‑
β)(L

L0)

tanα(L

L0)>V
p
T
[0023]其中,β为摄像头自动旋转与水平线的最小夹角,α为摄像头自动旋转与垂直线的最小夹角,L0为驾驶人平均身高,L为摄像头上下伸缩范围;
[0024]则得到摄像头的初安装高度满足:
[0025][0026]考虑摄像头上下伸缩距离,最终得到停车场内部的各图像采集装置中摄像头的安装高度满足:
[0027]L

>L


L
[0028]其中,L

为摄像头最终安装高度。
[002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03包括:
[0030]当车辆进入停车场内部、到达停车位置之前,根据停车场内布设的图像采集装置判断行车方向及驾驶员位置并采集驾驶员的人脸信息,并与采集的初始的驾驶员人脸信息进行比对,以确定当前跟踪车辆与车牌信息、人脸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
[0031]当车辆到达停车位时,若由停车场内同一图像采集装置连续采集到信息且下一位置的图像采集装置未出现跟踪车辆,则判定车辆停放完毕,并将当前采集的驾驶员人脸信息与初始采集的人脸信息、跟踪的人脸信息进行综合比对,以建立车牌信息、驾驶员人脸信息以及车辆停放位置之间的匹配关系。
[003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04中,若通过用户终端接收到输入的待查找车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实时信息匹配及考虑人行安全的智能停车场找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S01.当车辆进入停车场时,通过布置于停车场进闸区域的两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采集初始的车牌信息以及采集驾驶员人脸信息;S02.当车辆驶入停车场内部后,通过布设在停车场内部的多个图像采集装置追踪车辆,并根据车牌信息采集人脸信息以进行信息补充,在车辆停放完成后采集车辆停放位置信息以及完成停车驾驶员下车之后的人脸信息最终核对;S03.构建人脸、车辆停放位置以及车牌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并存储在指定的存储设备中;S04.当需要启动找车时,通过获取输入信息强制进入找车阶段,或者通过获取待找车人的人脸信息自动判断是否进入找车阶段,进入找车阶段后根据所述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所述匹配关系进行信息匹配,确定出需要查找的车辆停放位置信息;S05.根据查找出的车辆停放位置信息以及待找车人的当前位置,计算出考虑交通冲突及行走效率的最优行走路径,并将车辆所在区域作为强制找车阶段的区域诱导信息与最优行走路径作为自动判别进入找车阶段的路侧实时诱导信息,即两阶段诱导信息显示在行走诱导显示设备或用户终端上,以指示待找车人行走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时信息匹配及考虑人行安全的智能停车场找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中,通过一个图像采集装置的摄像头采集车牌信息,另一个图像采集装置的摄像头判断驾驶员位置并采集驾驶员位的人脸信息,以分别采集车牌信息与驾驶员的人脸两项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时信息匹配及考虑人行安全的智能停车场找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停车场内部的图像采集装置的数量N满足:其中N为需要布设的摄像头数量,I
max
为每条道路左右侧停车位最多的停车位数量,m为停车场内道路数量,表示向上取整运算;所述步骤S01前还包括确定停车场内部的各图像采集装置中摄像头的安装高度的步骤,包括:根据摄像头可拍摄的最远距离、最小距离构建表达式:X
max

X
min
>V
p
T,其中,X
max
为摄像头可拍摄的最远距离,X
min
为摄像头可拍摄的最小距离,V
p
为行人走行平均速度,T为后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人脸信息与车牌信息匹配的最长时间;即:X
max

X
min
=V
p
t>V
p
T,即t>T,其中t为驾驶人通过摄像头可识别范围内的走行时间;则得到:X
max
=tan(90
°‑
β)(L

L0),X
min
=tanα(L

L0)即:tan(90
°‑
β)(L

L0)

tanα(L

L0)>V
p
T其中,β为摄像头自动旋转与水平线的最小夹角,α为摄像头自动旋转与垂直线的最小夹角,L0为驾驶人平均身高,L为摄像头上下伸缩范围;则得到摄像头的初安装高度满足:
考虑摄像头上下伸缩距离,最终得到停车场内部的各图像采集装置中摄像头的安装高度满足:L

>L


L其中,L

为摄像头最终安装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时信息匹配及考虑人行安全的智能停车场找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包括:当车辆进入停车场内部、到达停车位置之前,根据停车场内布设的图像采集装置判断行车方向及驾驶员位置并采集驾驶员的人脸信息,并与采集的初始的驾驶员人脸信息进行比对,以确定当前跟踪车辆与车牌信息、人脸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当车辆到达停车位时,若由停车场内同一图像采集装置连续采集到信息且下一位置的图像采集装置未出现跟踪车辆,则判定车辆停放完毕,并将当前采集的驾驶员人脸信息与初始采集的人脸信息、跟踪的人脸信息进行综合比对,以建立车牌信息、驾驶员人脸信息以及车辆停放位置之间的匹配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时信息匹配及考虑人行安全的智能停车场找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4中,若通过用户终端接收到输入的待查找车牌信息时,则将待查找车牌信息与所述匹配关系进行信息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璐钟斯琪龙科军吴伟唐幼仪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