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维度液料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342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维度液料搅拌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单轴搅拌设备搅拌效率低、多轴搅拌设备结构复杂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罐体,罐体内设有一个上圆板和一个下圆板和多个搅拌单元,每个搅拌单元包括一个沿圆板径向设置的搅拌杆,每个搅拌杆上固定有若干搅拌爪,每个搅拌杆的内端均固定有一个圆球体,圆球体夹在上圆板和下圆板之间,罐体的顶部装有一个类凸轮体,每个搅拌杆的中部均安装有一个铰接单元,铰接单元能随搅拌单元公转但不能上下移动,圆板转动会搓动搅拌单元自转并公转,类凸轮体带动圆板上下移动会使搅拌单元上下摆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同时实现搅拌单元的自转、公转和摆动,能够对罐体内部的横向和竖向进行全方位的搅拌。搅拌。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维度液料搅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维度液料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领域,液体原料之间混合反应是极为常见的,为了加快其混合速度,促进其迅速且充分的完成化学反应,常常将各组分原料置于搅拌罐内搅拌;目前的搅拌罐的搅拌单元大多绕固定单轴转动,搅拌的自由度少,搅拌死角多,效率较低,对于流动性较好的稀料该缺陷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对于一些比较粘稠、流动性差的或一些胶状原料来说,这种缺陷就尤为明显了。
[0003]为了解决上述缺陷,也出现了一些多轴搅拌设备,增加了搅拌单元转动的自由度,但是都是各轴运动相互叠加,即后一转动轴集成在前一转动轴上,这样就造成了设备结构复杂,且后一转动轴的驱动电机始终处于随前一转动轴转动的状态,线路容易缠绕,且将驱动电机置于物料中也不切实际,需要延长传动轴或设置传动机构将驱动电机外移;上述布置方式类似于塔吊原理—吊臂水平转动,电动葫芦安装在吊臂上沿吊臂移动,电动葫芦的电源线设置有专门的收放装置,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各运动相互独立,灵活性好,但是这一优点对于搅拌来说意义不大,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维度液料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顶部设有若干加料管(2),罐体(1)底部设有一个排料管(3),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设有一个上圆板(4)和一个下圆板(5),上圆板(4)和下圆板(5)均水平且上下间隔布置,罐体(1)的轴线穿过两个圆板的圆心,罐体(1)内圆周均布多个搅拌单元,每个搅拌单元包括一个沿圆板径向设置的搅拌杆(6),每个搅拌杆(6)上固定有若干搅拌爪(7),每个搅拌杆(6)的内端均固定有一个圆球体(8),圆球体(8)夹在上圆板(4)和下圆板(5)之间;上圆板(4)的上表面固定有一个第一竖轴(9),第一竖轴(9)的上端穿出罐体(1)外,通过第一竖轴(9)可驱动上圆板(4)转动,罐体(1)的顶部装有一个类凸轮体(10),上圆板(4)上表面安装有竖向的顶杆(11),顶杆(11)上端与类凸轮体(10)接触,下圆板(5)的下表面固定有一个轴套(12),罐体(1)的内底部固定有一个第二竖轴(13),第二竖轴(13)穿入轴套(12)内且经滑键与轴套(12)配合,下圆板(5)下方设有一个压簧(14);每个搅拌杆(6)的中部均安装有一个铰接单元(15),罐体(1)的内顶面上安装有一个与其同轴的转套(16),每个铰接单元(15)均经连接杆(17)固定在转套(16)上,从而使铰接单元(15)能随搅拌单元公转但不能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度液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单元(15)包括一个外壳体(18),连接杆(17)与外壳体(18)固定,外壳体(18)内装有一个内转体(19),内转体(19)经前后方向的转轴(20)可转动的安装在外壳体(18)内,内转体(19)可绕转轴(20)转动,搅拌杆(6)穿过内转体(19)且与内转体(19)转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度液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凸轮体(10)的形状如下:将一个圆柱体沿平行于其轴线的某个截面剖切成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其中较小的一部分即为类凸轮体(10);类凸轮体(10)的矩形面朝上,弧形面朝下,且第一竖轴(9)穿过矩形面的中心,顶杆(11)上端与弧形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度液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凸轮体(10)的上端固定有一个竖管(21),竖管(21)上端穿出罐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红召王法东薛敬营张欣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绿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