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适应控制驻留式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290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下航行体主动式减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控制驻留式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装置,包括基体和直流电源,所述基体电连接至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与外界水流导通。所述基体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圆柱状的电极壁面微凹坑,所述电极壁面微凹坑的壁面覆盖有金属层,所述基体上表面铺设有绝缘漆层。所述电极壁面微凹坑的直径为200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控制驻留式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航行体主动式减阻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控制驻留式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物体在流体中运动的阻力与流体的密度成正比,因而航行体在水中运动过程受到的阻力约为空气中飞行器所受阻力的1000倍。舰船受到的阻力主要包括压差阻力、兴波阻力及摩擦阻力,其中摩擦阻力约占总阻力的50%~80%,因此降低摩擦阻力对提升水下航行体的航速及增加航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0003]近年来,有关仿生沟槽表面及微气泡形成的气垫在流动减阻方面的试验及数值研究结果证实了其减阻性能。但如何利用微纳米结构控制气泡稳定性,以及如何利用气泡将微纳结构与水隔离进而提高气垫持久性是提升流动减阻性能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为提高水下航体航程、航速,迫切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自适应驻留式微气泡阵列主动式减阻技术,该方式能够在水下运动过程中电解水产生氢气微气泡,实现水中多尺度复杂流动环境中适时有效的减阻,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作用,为高速水下航行器设计提供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控制驻留式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装置,包括基体(1)和直流电源(2),所述基体(1)电连接至所述直流电源(2)的负极,所述直流电源(2)的正极与外界水流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圆柱状的电极壁面微凹坑(3),所述电极壁面微凹坑(3)的壁面覆盖有金属层,所述基体(1)上表面铺设有绝缘漆层(4),所述电极壁面微凹坑(3)的直径为200μm

300μm,深度为100μm

15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控制驻留式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壁面微凹坑(3)的孔直径为250μm,深度为125μm,或者,孔直径为300μm,深度为1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控制驻留式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壁面微凹坑(3)为等间距阵列排布,所述间距为2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控制驻留式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厚度为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控制驻留式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为金属铜片材质。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驻留式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基体(1):在基体(1)的上表面通过激光打孔形成电极壁面微凹坑(3);步骤2:导线连接:通过电源导线连接所述基体(1)和所述直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睿张焕彬庄启彬张子捷温潍齐何星宇刘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