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雨污分流管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268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雨污分流管道装置,包括管道本体和储杂箱,所述的管道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连接座,且每个连接座的上方均设有一个地埋件;每个所述的地埋件的底部一端均设有一个排水槽,且每个排水槽分别与一个连接座的顶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第一排水槽的宽度小于挡板顶部通槽的宽度且大于第二排水槽的宽度,通过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对进入到储杂箱内部的杂物进行阻挡,且较宽的第一排水槽具有较高的水流通过性,避免内部水流堆积,以应对较大的水流,同时第二排水槽可以在储杂箱内部水位较低时进行缓慢排水,避免储杂箱内部积存过量的雨水。过量的雨水。过量的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雨污分流管道装置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雨污分流工程相关
,具体是一种高效雨污分流管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雨水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则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避免污水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污染,且雨水的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可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而在进行雨污分流时需要使用到雨水管道。
[0003]而目前使用的雨水官道,在使用时通常主管道埋设在地面下方,主管道通过分管与地面相连通,而与地面连通的位置通常是通过设置格栅结构的挡板,对雨水中的杂物进行阻隔,大体积的杂物通常被阻隔在挡板上方,而小体积的杂物则会跟随雨水流入管网,缺乏杂物储存能力,且挡板为了保证过滤能力,因此格栅的间隙通常较小,因此容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雨污分流管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雨水官道,在使用时通常主管道埋设在地面下方,主管道通过分管与地面相连通,而与地面连通的位置通常是通过设置格栅结构的挡板,对雨水中的杂物进行阻隔,大体积的杂物通常被阻隔在挡板上方,而小体积的杂物则会跟随雨水流入管网,缺乏杂物储存能力,且挡板为了保证过滤能力,因此格栅的间隙通常较小,因此容易堵塞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效雨污分流管道装置,包括管道本体和储杂箱,所述的管道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连接座,且每个连接座的上方均设有一个地埋件;每个所述的地埋件的底部一端均设有一个排水槽,且每个排水槽分别与一个连接座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的储杂箱呈对称式设有两个,且两个储杂箱分别安装在两个地埋件的顶部;每个所述的地埋件的顶部一侧均设有一个接头,且每个接头的顶部均安装有一个顶盖。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管道本体的两端相互贯通,且管道本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同时管道本体的内部与两个连接座的内部相互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连接座与排水槽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连接座配合排水槽与地埋件的内部相连通,同时地埋件的底部呈倾斜式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储杂箱的外壁上部安装有凸缘,且储杂箱的下部设在地埋件的内部,同时凸缘的底部紧贴地埋件的顶部。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储杂箱的两侧及靠近管道本体的一侧均呈倾斜式设置,且储杂箱的前侧开设有第一排水槽,同时储杂箱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水槽;所述的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均呈等间距设有若干个。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顶盖镶嵌在接头的顶部,且接头与储杂箱的内部相连通,同时顶盖的内部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呈倾斜式设置,且挡板的一侧与顶盖的内壁不连接,同时挡板呈格栅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设置有顶盖和挡板,倾斜式的挡板设有大面积的通槽结构,可以容纳小体积的杂物穿过,且对大体积的杂物进行阻隔,同时倾斜式设置的挡板可以使杂物暂时停留在顶盖的顶部,使杂物不易跟随水流继续移动,便于进行清理。
[0014]本技术,设置有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第一排水槽的宽度小于挡板顶部通槽的宽度且大于第二排水槽的宽度,通过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对进入到储杂箱内部的杂物进行阻挡,且较宽的第一排水槽具有较高的水流通过性,避免内部水流堆积,以应对较大的水流,同时第二排水槽可以在储杂箱内部水位较低时进行缓慢排水,避免储杂箱内部积存过量的雨水。
[0015]本技术,设置有储杂箱,储杂箱的与顶盖之间为分体式的连接方式,便于快速拆装顶盖,通过拆除顶盖,便于对储杂箱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图1的仰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平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图3中A

A方向截面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中储杂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图5的仰视图。
[0022]图7是本技术中地埋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图7的仰视图。
[0024]图中:1、管道本体;2、连接座;3、地埋件;4、排水槽;5、储杂箱;6、凸缘;7、第一排水槽;8、第二排水槽;9、接头;10、顶盖;1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8,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效雨污分流管道装置,包括管道本体1和储杂箱5,所述的管道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连接座2,且每个连接座2的上方均设有一个地埋件3;每个所述的地埋件3的底部一端均设有一个排水槽4,且每个排水槽4分别与一个连接座2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的储杂箱5呈对称式设有两个,且两个储杂箱5分别安装在两个地埋件3的顶部;每个所述的地埋件3的顶部一侧均设有一个接头9,且每个接头9的顶部均安装有一个顶盖10。
[0027]具体一点的,地埋件3的顶部高度大于管道本体1顶部的所在高度。
[0028]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地埋件3与连接座2之间为分体式的连接方式,具有较高的拆装便捷性。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管道本体1的两端相互贯通,且管道本体1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同时管道本体1的内部与两个连接座2的内部相互连通。
[0030]具体一点的,椭圆形的管道本体1在保持相对较大的容积的状态下,可以降低整体的高度,降低施工难度。
[0031]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管道本体1和连接座2在安装时均埋设在地面下方,且管道本体1与地埋件3为一体式的结构,在加工时可通过模具一次加工成型进行预制。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座2与排水槽4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连接座2配合排水槽4与地埋件3的内部相连通,同时地埋件3的底部呈倾斜式设置。
[0033]具体一点的,倾斜式的底部设计,便于通过重力引导地埋件3内部的雨水快速向排水槽4汇集,提高排水效率。
[0034]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通过连接座2将排水槽4排出的雨水引导至管道本体1内部。
[00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储杂箱5的外壁上部安装有凸缘6,且储杂箱5的下部设在地埋件3的内部,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雨污分流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1)和储杂箱(5),所述的管道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连接座(2),且每个连接座(2)的上方均设有一个地埋件(3);每个所述的地埋件(3)的底部一端均设有一个排水槽(4),且每个排水槽(4)分别与一个连接座(2)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的储杂箱(5)呈对称式设有两个,且两个储杂箱(5)分别安装在两个地埋件(3)的顶部;每个所述的地埋件(3)的顶部一侧均设有一个接头(9),且每个接头(9)的顶部均安装有一个顶盖(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雨污分流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本体(1)的两端相互贯通,且管道本体(1)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同时管道本体(1)的内部与两个连接座(2)的内部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雨污分流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2)与排水槽(4)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连接座(2)配合排水槽(4)与地埋件(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鹏飞刘清军胡孟东张新波吴少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农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