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起升系统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204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起升系统疲劳试验装置,包括液压装置、张紧轮、左调整滑轮、右调整滑轮和卷筒,所述液压装置的上方连接有滑轮侧板,所述张紧轮由轮体一、轮缘、轮槽一和轮轴组成,所述液压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左调整滑轮,所述液压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卷筒,所述卷筒由筒体、限位板、凸台、绳槽、绳头压板和压板螺栓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恒张力试验,试验工况稳定,可以用同一根钢丝绳,不同的卷筒、不同的滑轮,进行同工况的一次试验,对不同组合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经验参数和理论参数,能够研究钢丝绳、卷筒、滑轮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了解三者之间摩擦、弯曲、磨损等对寿命的影响,对起重机起升系统的设计有指导意义。对起重机起升系统的设计有指导意义。对起重机起升系统的设计有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起升系统疲劳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具体为一种起重机起升系统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起重机作为特种设备,主要用于重物提升和高空搬运,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起升系统事故,可能造成较大的人身、财产损失,因此国家专门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管,由各地的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负责监督检验。
[0003]现有技术为确保起重机起升系统的可靠性,会在钢丝绳出厂前进行静载试验以及弯曲疲劳试验,设计时根据经验,选择较大的安全系数,适当选择直径和承载能力较大的钢丝绳,使用中定期检查。但只对钢丝绳进行试验,只能保证钢丝绳本身的承载能力,不能确保钢丝绳、卷筒、滑轮三者之间摩擦、弯曲、磨损等对寿命的影响,并且对于重要用途的钢丝绳,目前也有一些弯曲疲劳试验要求,只是弯曲试验,只能考核钢丝绳本身的弯曲疲劳情况,仍然不能研究钢丝绳、卷筒、滑轮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起重机起升系统的设计仍然没有指导意义,设计的经验系数和安全系数,只能保证静载荷下不断裂,但不能保证使用过程中的磨损造成的寿命降低,并且无从知道寿命减少的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起重机起升系统疲劳试验装置,恒张力试验,试验工况稳定,可以用同一根钢丝绳,不同的卷筒、不同的滑轮,进行同工况的一次试验,对不同组合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经验参数和理论参数,能够研究钢丝绳、卷筒、滑轮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了解三者之间摩擦、弯曲、磨损等对寿命的影响,对起重机起升系统的设计有指导意义。<br/>[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机起升系统疲劳试验装置,包括液压装置、张紧轮、左调整滑轮、右调整滑轮和卷筒,所述液压装置的上方连接有滑轮侧板,所述滑轮侧板的上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滑轮侧板的下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安装有销轴传感器,所述滑轮侧板上安装有所述张紧轮,所述张紧轮由轮体一、轮缘、轮槽一和轮轴组成,所述轮体一的两侧设置有所述轮缘,所述轮缘呈V字形,所述轮体一的表面设置有所述轮槽一,所述轮槽一表面光滑,呈圆柱形,所述轮体一的中心处设置有所述轮轴,所述轮轴与所述固定孔连接,所述轮槽一的表面缠绕有钢丝绳;
[0006]所述液压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左调整滑轮,所述液压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右调整滑轮,所述液压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卷筒,所述卷筒由筒体、限位板、凸台、绳槽、绳头压板和压板螺栓组成,所述筒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限位板,所述筒体的中间由所述凸台隔开,所述筒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绳槽,所述绳槽上通过所述压板螺栓安装有所述绳头压板,所述钢丝绳的两端通过所述绳头压板固定在所述卷筒的两端,分别正绕和反绕在所述绳槽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拉杆底座、地脚螺栓孔、双向液压缸、活塞杆、回缩油
管接头和伸出油管接头,所述拉杆底座的四周均匀分布有所述地脚螺栓孔,所述拉杆底座的上方垂直焊接有所述双向液压缸,所述双向液压缸中套接有所述活塞杆,所述销轴传感器依次贯穿所述安装孔和所述活塞杆,所述双向液压缸的上部设置有所述回缩油管接头,所述双向液压缸的下部设置有所述伸出油管接头。
[0008]进一步的,所述左调整滑轮和所述右调整滑轮均由底板、T型螺栓、轴承、固定轴、轮体二、限位块和轮槽二组成,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所述T型螺栓,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的上部安装有所述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支撑在所述轴承上,所述固定轴的外部套接有所述轮体二,所述轮体二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之间设置有所述轮槽二,所述轮槽二的表面缠绕有所述钢丝绳。
[0009]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上位于所述左调整滑轮与所述卷筒之间安装有左试验滑轮,所述钢丝绳上位于所述右调整滑轮与所述卷筒之间安装有右试验滑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卷筒的两端分别至少安装有三个所述绳头压板,所述绳头压板的形状为矩形。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1、恒张力试验,试验工况稳定,销轴传感器实时检测钢丝绳的张力,当张力下降时,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使双向液压缸动作,增加钢丝绳的张力,保证整个试验过程中,钢丝绳的张力始终与试验方案中计算值一致,试验工况稳定;
[0013]2、钢丝绳两端分别通过绳头压固定在卷筒的两端,分别正绕和反绕在绳槽内,利用左试验滑轮、左调整滑轮、张紧轮、右调整滑轮、右试验滑轮,形成首尾相连的循环缠绕系统,可以用同一根钢丝绳,不同的卷筒、不同的滑轮,进行同工况的一次试验,对不同组合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经验参数和理论参数,能够研究钢丝绳、卷筒、滑轮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了解三者之间摩擦、弯曲、磨损等对寿命的影响,对起重机起升系统的设计有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绕绳系统正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卷筒正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张紧系统正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左调整滑轮正视图。
[0019]图中标号:1、液压装置;101、拉杆底座;102、地脚螺栓孔;103、双向液压缸;104、活塞杆;105、回缩油管接头;106、伸出油管接头;2、滑轮侧板;3、固定孔;4、安装孔;5、销轴传感器;6、张紧轮;601、轮体一; 602、轮缘;603、轮槽一;604、轮轴;7、钢丝绳;8、左调整滑轮;801、底板;802、T型螺栓;803、轴承;804、固定轴;805、轮体二;806、限位块;807、轮槽二;9、右调整滑轮;10、卷筒;1001、筒体;1002、限位板; 1003、凸台;1004、绳槽;1005、绳头压板;1006、压板螺栓;11、左试验滑轮;12、右试验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4所示的一种起重机起升系统疲劳试验装置,包括液压装置1、张紧轮6、左调整滑轮8、右调整滑轮9和卷筒10,液压装置1的上方连接有滑轮侧板2,滑轮侧板2的上部设置有固定孔3,滑轮侧板2的下部设置有安装孔4,安装孔4中安装有销轴传感器5,滑轮侧板2上安装有张紧轮6,张紧轮6由轮体一601、轮缘602、轮槽一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起升系统疲劳试验装置,包括液压装置(1)、张紧轮(6)、左调整滑轮(8)、右调整滑轮(9)和卷筒(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1)的上方连接有滑轮侧板(2),所述滑轮侧板(2)的上部设置有固定孔(3),所述滑轮侧板(2)的下部设置有安装孔(4),所述安装孔(4)中安装有销轴传感器(5),所述滑轮侧板(2)上安装有所述张紧轮(6),所述张紧轮(6)由轮体一(601)、轮缘(602)、轮槽一(603)和轮轴(604)组成,所述轮体一(601)的两侧设置有所述轮缘(602),所述轮缘(602)呈V字形,所述轮体一(601)的表面设置有所述轮槽一(603),所述轮槽一(603)表面光滑,呈圆柱形,所述轮体一(601)的中心处设置有所述轮轴(604),所述轮轴(604)与所述固定孔(3)连接,所述轮槽一(603)的表面缠绕有钢丝绳(7);所述液压装置(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左调整滑轮(8),所述液压装置(1)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右调整滑轮(9),所述液压装置(1)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卷筒(10),所述卷筒(10)由筒体(1001)、限位板(1002)、凸台(1003)、绳槽(1004)、绳头压板(1005)和压板螺栓(1006)组成,所述筒体(100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限位板(1002),所述筒体(1001)的中间由所述凸台(1003)隔开,所述筒体(1001)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绳槽(1004),所述绳槽(1004)上通过所述压板螺栓(1006)安装有所述绳头压板(1005),所述钢丝绳(7)的两端通过所述绳头压板(1005)固定在所述卷筒(10)的两端,分别正绕和反绕在所述绳槽(100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起升系统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1)包括拉杆底座(101)、地脚螺栓孔(102)、双向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雷武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