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流人工湿地可调水位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198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可调水位出水装置,设置于潜流湿地的一侧,包括水位调节井和井盖,水位调节井左右两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水管和连通管,连通管的左端通过弯头垂直固定连接有底部立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水位调节装置,并结合在水位调节井与其插拔连接的底部立管,从而实现水位调节井高低水位以及潜流湿地排空的水位调节操作,从而使人工潜流湿地能够更好的配合季节性温度变化进行水位灵活调节,操作人员在调节水位时,可不需要打开井盖,通过伸缩调节或者去除水位调节装置即可完成潜流湿地的水位调节,操作简单方便,高效安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方便维修更换。换。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流人工湿地可调水位出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潜流人工湿地可调水位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潜流湿地是模拟自然潜流湿地的结构和功能,人为设计建设的由填料(含土壤)与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协同作用使水质得以净化改善,实现水质净化和生态提质功能,具有工程造价低、运维简便、运维费用低和生态环境好的特点,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雨水净化、微污染河水净化、生态修复等方面广泛应用,潜流人工潜流湿地是运用最主要潜流湿地类型。
[0003]为充分发挥潜流人工潜流湿地的净化能力,需要根据人工潜流湿地植物生长阶段、季节性温度变化情况,通过调节潜流湿地水位来控制潜流湿地的运行,保持潜流湿地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中高效净化污染物,因此潜流人工潜流湿地出水水位的调节对污染物净化效果极为重要。
[0004]目前,潜流人工潜流湿地多采用混凝土的渠道进行潜流湿地出水收集,渠道中采用调节堰、闸等水工类型水位调节构筑物或溢流出水管道等方式调节控制潜流人工潜流湿地出水水位,此类出水调节渠道采用大量混凝土痕迹,与潜流湿地生态风格较难融合,同时水位调节构筑物或溢流出水管道无法实现潜流湿地不同出水水位的调节控制,部分潜流人工潜流湿地采用水泵、虹吸管、旋转立管等方式虽能实现水位调节,但在工程应用过程中渠道出水形式混凝土痕迹显著、出水运维操作复杂,造价较高。因此,研究一种结构简单、可模块化(预制)生产、造价低,且能够方便、简单、稳定的可调水位的潜流人工潜流湿地出水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潜流人工湿地可调水位出水装置,具有灵活调节水位,调节简单方便等优点,有效解决的现有人工湿地水位无法调节,工程应用过程中渠道出水形式混凝土痕迹显著、出水运维操作复杂,造价较高等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潜流人工湿地可调水位出水装置,设置于潜流湿地的一侧,包括水位调节井和井盖,所述水位调节井左右两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水管和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左端通过弯头垂直固定连接有底部立管,所述底部立管的顶部插接有水位调节装置,所述井盖设置于所述水位调节井的顶部,所述水位调节装置位于所述水位调节井内部,且顶部超出所述井盖的顶部;
[0008]所述水位调节装置包括插接外管和伸缩内管,所述伸缩内管插接于所述插接外管内部,所述插接外管四周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圈表面紧贴所述伸缩内管外表面,所述插接外管的顶部与内螺纹管的底部轴承连接,所述内螺纹管的正面
和背面均开设有镂空槽,所述内螺纹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外螺套,所述外螺套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内管顶部,所述内螺纹管的顶部轴承连接于指示盘的底部中央,所述内螺纹管的外壁且靠近所述指示盘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转动环板,所述指示盘的底部沿垂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两根导向杆,所述外螺套的顶部且对应各所述导向杆处均开设有滑孔,各所述滑孔对应的与各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靠近所述水位调节装置处通过三通管连接有放空阀,所述放空阀位于所述水位调节井内部。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的右端穿过所述水位调节井的右侧延伸至所述潜流湿地内部,且通过所述三通管与穿孔集水管连通,所述穿孔集水管设置于所述潜流湿地内部的底部,所述连通管、所述出水管、所述放空阀以及所述穿孔集水管的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盘的顶部一侧刻制有指示箭头,所述转动环板的顶部通过涂装不同颜色分成多个区域。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外管的顶部位于所述水位调节井的二分之一水位处,所述底部立管的顶部位于所述水位调节井的四分之一水位处。
[00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水位调节装置,并结合在水位调节井内伸缩立管及插拔连接的底部立管,从而实现水位调节井高低水位以及潜流湿地排空的水位的调节操作,从而使得潜流湿地能够更好的配合季节性温度变化进行水位灵活调节,操作人员在调节水位时,不需要打开井盖,通过伸缩调节或者去除水位调节装置即可完成潜流湿地的水位调节,操作简单方便,且高效安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方便维修更换。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水位调节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穿孔集水管;2、三通管;3、连通管;4、水位调节装置;401、指示盘;402、转动环板;403、内螺纹管;40301、镂空槽;404、外螺套;405、伸缩内管;406、插接外管;407、密封圈;408、导向杆;409、滑孔;5、底部立管;6、弯头;7、出水管;8、水位调节井;9、井盖;10、放空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
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流人工湿地可调水位出水装置,设置于潜流湿地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位调节井(8)和井盖(9),所述水位调节井(8)左右两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水管(7)和连通管(3),所述连通管(3)的左端通过弯头(6)垂直固定连接有底部立管(5),所述底部立管(5)的顶部插接有水位调节装置(4),所述井盖(9)设置于所述水位调节井(8)的顶部,所述水位调节装置(4)位于所述水位调节井(8)内部,且顶部超出所述井盖(9)的顶部;所述水位调节装置(4)包括插接外管(406)和伸缩内管(405),所述伸缩内管(405)插接于所述插接外管(406)内部,所述插接外管(406)四周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407),所述密封圈(407)的内圈表面紧贴所述伸缩内管(405)外表面,所述插接外管(406)的顶部与内螺纹管(403)的底部轴承连接,所述内螺纹管(403)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镂空槽(40301),所述内螺纹管(40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外螺套(404),所述外螺套(404)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内管(405)顶部,所述内螺纹管(403)的顶部轴承连接于指示盘(401)的底部中央,所述内螺纹管(403)的外壁且靠近所述指示盘(401)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转动环板(402),所述指示盘(401)的底部沿垂直方向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乐黄迪段灏王琪凌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工程设计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