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俊志专利>正文

一种多应用场景的储能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191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应用场景的储能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壳体、卷芯、A极柱、汇流片、汇流连接片、端盖组件,所述卷芯置于所述金属壳体内部,所述卷芯的顶端通过汇流连接片连接所述A极柱,所述A极柱通过注塑或者穿过密封绝缘圈铆接与端盖组成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与所述金属壳体焊接密封;所述金属壳体远离所述A极柱的一端为平底、凹底或凸底设计且开设有通孔,所述汇流片的顶部贯穿所述通孔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特有的端盖组件使得储能器件的装配更加方便快捷,不同的端盖组件和不同的底部结构形成的不同结构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并形成多应用场景的稳定结构的储能器件,便于应用终端的开发,方便应用端更换储能器件。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应用场景的储能器件


[0001]本技术属于储能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多应用场景的储能器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于储能器件、可充电池的研发应用已经逐渐成熟,而为适应多场景应用和提高产品的装配适应性,需要从产品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研究,从而促使其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能够进行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应用场景的储能器件,旨在解决所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所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多应用场景的储能器件,
[0005]包括金属壳体、卷芯、A极柱、汇流片、汇流连接片、端盖组件,所述卷芯置于所述金属壳体内部,所述卷芯的顶端通过柔性折弯的汇流连接片连接所述A极柱,所述A极柱通过注塑或者穿过密封绝缘圈铆接与端盖组成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与所述金属壳体焊接密封;所述金属壳体远离所述A极柱的一端为平底、凹底或凸底设计且开设有通孔,所述汇流片底部与卷芯连接,且所述汇流片的顶部贯穿所述通孔安装。
[0006]优选的,所述汇流片还包括汇流端面、汇流固定面、连接柱,所述汇流固定面与所述汇流端面、所述连接柱一体设计;所述连接柱的中部开设有注液孔或为封闭设计;所述汇流端面与所述卷芯抵接;所述汇流固定面与所述金属壳体体抵接;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通孔并与通孔端面呈平齐设计或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通孔并超出通孔端面形成底部极柱。
[0007]优选的,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A极柱、绝缘密封块,所述绝缘密封块为注塑件,所述A极柱外表面设有阶梯型的凸纹,所述端盖靠近所述绝缘密封块处至少设有一个嵌入环和护持圈,所述嵌入环嵌入所述绝缘密封块内,所述护持圈抵接所述绝缘密封块的外侧安装。
[0008]优选的,所述嵌入环嵌入塑胶的部位视不同需求可以有选择性地开设拉筋口。
[0009]优选的,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A极柱、垫圈、绝缘密封圈,所述绝缘密封圈包裹所述端盖靠近A极柱的一侧,所述垫圈设在所述绝缘密封圈的外侧,所述A极柱的底部呈“H”型设计的极柱固定槽,所述端盖、垫圈、绝缘密封圈安装在所述A极柱底部的极柱固定槽中。
[0010]优选的,所述端盖组件上至少设置有一个B极柱,所述B极柱与所述A极柱在同一端安装构成正负两极在同端引出。
[0011]优选的,所述端盖上端面邻近边缘设有一圈第一凸环和/或底部邻近边缘设有一圈第二凸环。
[0012]优选的,所述端盖上端面第一凸环上嵌入设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凸台与第一凸环等高,或略高于第一凸环。
[0013]优选的,所述端盖组件的端盖外端面平齐于所述金属壳体端面并焊接密封或端盖
组件的端盖内端面平齐于所述金属壳体端面并焊接密封。
[0014]优选的,所述金属壳体或在靠近端盖组件一侧的卷芯端部位置开设卷芯固定槽。
[0015]优选的,所述金属壳体底部通孔位内凹形成通孔凹位。优选的,所述金属壳体的底部边缘为内凹形成边缘凹位。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改善设计端盖组件使得储能器件的装配更加方便快捷,不同的端盖组件和不同的底部结构形成的不同结构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0017]本技术的柔性连接设计,减少了刚性结构的装配应力,使装配应力极少及可控,有效避免装配应力对产品的不利影响;
[0018]较大面积的汇流片及汇流连接片设置,A、B极柱或底部极柱与汇流片的连接、及各配件间的连接处均有较大的金属接触面,有效地降低了接触电阻,适用于快速和大电流充放电,并且组成了良好的热传导结构,有利于低温预热和高温散热,为控温、均温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四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五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例三所指不同类型汇流片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三整体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六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七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八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九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圈两面设有凸起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十结构示意图;
[0032]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十一结构示意图;
[0033]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十二中卷芯固定槽结构示意图,以及端面平齐组装案例结构示意图;
[0034]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十三所指端盖与金属壳体端盖下端面与壳体端面结合组装案例结构示意图;
[0035]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十四的另一端盖示意图;
[0036]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十五端盖拉筋口示意图;
[0037]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极柱数量分布示意图;
[0038]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同类型汇流连接片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9]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应用场景可选的极柱引出方式示意图;
[0040]图2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汇流连接片设计图。
[004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42]1、卷芯;2、金属壳体;21、卷芯固定槽;3、汇流连接片;4、B极柱;41、凸台;5、绝缘密封块;6、A极柱;61、极柱固定槽;62、凸纹;7、端盖;71、嵌入环;72、护持圈;73、第一凸环;74、第二凸环;75、第二护持圈;76、拉筋口;77、内端面;78、外端面;8、汇流片;81、定位凸起;82、汇流端面;83、汇流固定面;84、连接柱;85、注液孔;9、通孔凹位;10、边缘凹位;11、垫圈;12、绝缘密封圈;121、齿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4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应用场景的储能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壳体、卷芯、A极柱、汇流片、汇流连接片、端盖组件,所述卷芯置于所述金属壳体内部,所述卷芯的顶端通过柔性折弯的汇流连接片连接所述A极柱,所述A极柱通过注塑或者穿过密封绝缘圈铆接与端盖组成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与所述金属壳体焊接密封;所述金属壳体远离所述A极柱的一端为平底、凹底或凸底设计且开设有通孔,所述汇流片底部与卷芯连接,且所述汇流片的顶部贯穿所述通孔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应用场景的储能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片还包括汇流端面、汇流固定面、连接柱,所述汇流固定面与所述汇流端面、所述连接柱一体设计;所述连接柱的中部开设有注液孔或为封闭设计;所述汇流端面与所述卷芯抵接;所述汇流固定面与所述金属壳体体抵接;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通孔并与通孔端面呈平齐设计或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通孔并超出通孔端面形成底部极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应用场景的储能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A极柱、绝缘密封块,所述绝缘密封块为注塑件,所述A极柱外表面设有阶梯型的凸纹,所述端盖靠近所述绝缘密封块处至少设有一个嵌入环和护持圈,所述嵌入环嵌入所述绝缘密封块内,所述护持圈抵接所述绝缘密封块的外侧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应用场景的储能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环嵌入塑胶的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志
申请(专利权)人:林俊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