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架方形立柱无支撑抱箍结构及其螺栓面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152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栓面构造,能够与抱箍体摩擦面构造连接而形成围合在方形立柱外侧的无支撑抱箍结构包括第一、第二L形板体;第一L形板体的其中一条边为连接板A,另一条边则为立柱接触体;第二L形板体的其中一条边为预应力施加体,另一条边则为连接板B;立柱接触体的外侧板面能够与连接板B通过可拆卸连接部件连接成一体;连接板A上布置有若干能够与抱箍体摩擦面构造连接固定的连接位点;预应力施加体的内侧沿着高度方向分布有三个钢绞线锚固端,外侧沿着高度方向布置四个高强螺栓孔。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螺栓面构造配合所述抱箍体摩擦面构造、预压力系统而构成的抱箍结构提高了方形立柱的稳定性,降低了方形立柱安拆施工风险。拆施工风险。拆施工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高架方形立柱无支撑抱箍结构及其螺栓面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城市高架方形立柱无支撑抱箍结构及其螺栓面构造,属于土木工程桥梁临时支承结构设计与工程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日益推进,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提高,城市快速路成为解决市区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国内常见的城市快速路均采用“地面道路+主线高架”,即主线高架的承台位于地面道路的中央分隔带内,采用悬臂式盖梁作为高架的支承结构,实现道路的双层通行。
[0003]而现有施工方法主要有满堂支架施工工艺、少支撑落地钢管施工工艺、穿柱钢棒无支撑施工工艺。
[0004]作为现浇混凝土结构,传统的施工碗扣式满堂支架工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制约与挑战:
[0005]1)满堂支架体系施工时,整个盖梁投影范围不允许车辆通行:

对于既有道路改造工程,该工艺增加了临时保通的难度(周边土地资源越紧张,其受限程度越大);

对于新建工程,该工艺则要求额外修筑施工临时便道——该区域往往是雨污水管道的布置范围,后期需废弃——不仅增加施工成本,而且石方、机械投入大,不符合节能环保、绿色施工要求;
[0006]2)满堂支架体系需要可靠的地基处理,对于软土地区,地基处理的深度往往是新建道路垫层高度的1.5~2.0倍,且表层需浇筑20cm的混凝土垫层——该垫层在施工完成后全部凿除——混凝土的临时性消费、石方的额外投入在增加施工成本的同时,也耗费了大量宝贵的社会资源;
[0007]3)满堂支架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受周边,当支架体系周边重型车辆频繁通行时,新浇筑的盖梁极易受到扰动而出现裂缝,对后期的高架运营构成较大的隐患。
[0008]落地钢管施工工艺在高墩施工时,随立柱高度的增加将会增加钢管投入数量,且高钢管结构的稳定性和安拆施工存在风险。城市高架施工对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因此穿柱钢棒无支撑施工工艺无法满足城市高架施工要求。综上所述,为解决传统碗扣式满堂支架工艺存在的资源消耗大、施工成本高且存在主体结构隐患等问题,研发一种新型的盖梁支架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城市高架方形立柱无支撑抱箍结构的螺栓面构造。城市高架方形立柱无支撑抱箍结构解决了城市高架盖梁或上部结构无支架施工方法临时支承结构构造设计问题,根据方立柱结构特点及方性结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方立柱长边作为主摩擦面,短边作为螺栓紧固面,同时抱箍结构预压力系统采用钢绞线+高强螺栓组合构造。本技术所述螺栓面构造配合所述抱箍体摩擦面构造、
预压力系统而构成的抱箍结构提高了方形立柱的稳定性,降低了方形立柱安拆施工风险。
[0010]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1]一种螺栓面构造,能够与抱箍体摩擦面构造连接而形成围合在方形立柱外侧的无支撑抱箍结构,包括两块L形板体,对应为第一、第二L形板体;
[0012]第一L形板体的其中一条边为连接板A,另一条边则为立柱接触体;第二L形板体的其中一条边为预应力施加体,另一条边则为连接板B;
[0013]立柱接触体的外侧板面能够与连接板B通过可拆卸连接部件连接成一体,而立柱接触体的内侧板面则具有与方形立柱外壁匹配的型面;
[0014]连接板A上布置有若干能够与抱箍体摩擦面构造连接固定的连接位点;
[0015]所述预应力施加体的内侧沿着高度方向分布有三个钢绞线锚固端,外侧沿着高度方向布置四个高强螺栓孔。
[0016]优选地,所述连接板A上所布置的连接位点为连接螺栓孔B,抱箍体摩擦面构造与连接板A上各连接螺栓孔B对应的位置处均布置有一个连接螺栓孔A;对应的一组连接螺栓孔A、连接螺栓孔B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17]优选地,连接板B上布置有若干连接螺栓孔C,立柱接触体的外侧板面在与连接板A上各连接螺栓孔C对应的位置处均布置有一个连接螺栓孔D;对应的一组连接螺栓孔C、连接螺栓孔D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18]优选地,所述的连接螺栓孔C、连接螺栓孔D为条形孔。
[0019]优选地,各钢绞线锚固端的内部设置螺纹。
[0020]优选地,所述的立柱接触体的内侧面板与外侧面板之间通过均布的连接板连接成一体,同时内侧面板与外侧面板的两侧端部通过侧板封接。
[0021]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板为双拼10#槽钢。
[0022]本技术的另一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高架方形立柱无支撑抱箍结构,起包括上述的螺栓面构造。
[0023]基于上述的技术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势:
[0024]1、本技术所述的螺栓面构造,为配合抱箍体摩擦面构造、预压力系统形成环绕在方形立柱外侧的无支撑抱箍结构而构建,其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制造便利的优点。
[0025]2、为便于预压力系统所提供预应力的调整,本技术所述的螺栓面构造中,用于固定预压力系统的钢绞线锚固端,在螺栓面构造上的横向位置可调。具体地,本技术将设置钢绞线锚固端的预应力施加体通过连接板B相对于立柱接触体可横向调节安装,从而实现两者位置的横向调节。更进一步地,本技术在连接板B上所设置的连接螺栓孔C为条形孔,而在立柱接触体上对应位置处所设置的连接螺栓孔D也为条形孔,两者的相对调节对准,即可实现横向位移调节,进而实现钢绞线预应力的调整。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包含有本技术所述螺栓面构造的方形立柱无支撑抱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所述螺栓面构造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1中的摩擦面箍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图1中预压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所述螺栓面构造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图1中摩擦面箍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

方形立柱;2

抱箍体摩擦面构造;3

螺栓面构造;4

预压力系统;
[0033]201

连接螺栓孔A;202

连接板;203

第一面板;204

第二面板;205

侧板;206

竖向钢板;207

箍体加劲板;208

钢绞线限位槽;209

箍体外面板;
[0034]301

连接板A;302

立柱接触体;303

钢绞线锚固孔;304

高强螺栓孔;305

条形螺栓孔;
[0035]401

钢绞线;402

锚头;403

P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面构造,能够与抱箍体摩擦面构造连接而形成围合在方形立柱外侧的无支撑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L形板体,对应为第一、第二L形板体;第一L形板体的其中一条边为连接板A,另一条边则为立柱接触体;第二L形板体的其中一条边为预应力施加体,另一条边则为连接板B;立柱接触体的外侧板面能够与连接板B通过可拆卸连接部件连接成一体,而立柱接触体的内侧板面则具有与方形立柱外壁匹配的型面;连接板A上布置有若干能够与抱箍体摩擦面构造连接固定的连接位点;所述预应力施加体的内侧沿着高度方向分布有三个钢绞线锚固端,外侧沿着高度方向布置四个高强螺栓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A上所布置的连接位点为连接螺栓孔B,抱箍体摩擦面构造与连接板A上各连接螺栓孔B对应的位置处均布置有一个连接螺栓孔A;对应的一组连接螺栓孔A、连接螺栓孔B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新宇俞骥项志伟徐声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