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侧出极耳的新型软包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149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侧出极耳的新型软包模组结构,包括具有多个电池模块的电池模组主体;每个电池模块包括模组框架和两个电芯;电芯上下两端具有极耳;每个模组框架内放置两个电芯并通过缓冲泡棉间隔,每个模组框架左侧设置散热翅片;每个模组框架上下两端设置嵌件铝排;每个模组框架内两个电芯极耳与嵌件铝排焊接;每个模组框架在嵌件铝排上设置有铝排导向支架;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同一侧的极耳是异性极耳;多个电池模块通过模组串联铝排串联;电池模组主体两侧分别设置模组端板;每个模组端板顶部设置模组输出支座;每个模组输出支座与模组输出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可靠,能显著提升软包电芯模组的成组效率,保证模组整体生产效率。模组整体生产效率。模组整体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侧出极耳的新型软包模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侧出极耳的新型软包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0003]随着锂电行业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对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常规的方形铝壳电芯的成组性能提升空间有限。而目前的软包电芯,因结构限制,在模组组装焊接过程中的效率难以提升。特别是厚度较薄的软包电芯在成组过程中的串并联组装难度更大,使得软包电芯模组的成组效率低下,不仅影响了软包电芯模组的整体生产效率,而且显著增加了软包电芯模组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双侧出极耳的新型软包模组结构。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侧出极耳的新型软包模组结构,包括电池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侧出极耳的新型软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主体;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电池模块(100);每个电池模块(100)包括一个模组框架(8)、两个电芯(6)、一个缓冲泡棉(7)以及一个散热翅片(5);每个电芯(6)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一个极耳;每个电池模块(100)中的两个电芯(6)在同一侧的极耳是同性极耳;每个模组框架(8)内分别放置有两个垂直分布的电芯(6),该两个电芯(6)通过一个缓冲泡棉(7)相互间隔,并且每个模组框架(8)的左侧设置有垂直分布的散热翅片(5);每个模组框架(8)的上下两端中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嵌件铝排(80);每个模组框架(8)内两个电芯(6)的极耳,通过激光焊与相邻的嵌件铝排(80)相焊接固定;对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100),两者在同一侧的极耳是异性极耳;多个电池模块(100)通过多个模组串联铝排(10)相串联;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垂直分布的模组端板(3);每个模组端板(3)朝向电池模组主体的一侧,粘贴有绝缘分隔片(4);每个模组端板(3)的顶部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模组输出支座(1);每个模组输出支座(1)分别通过螺栓与一个模组输出排(2)固定连接;每个模组输出排(2)与相邻的模组框架(8)上方的铝排导向支架(13)通过激光焊接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出极耳的新型软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模组框架(8)在每个嵌件铝排(80)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铝排导向支架(13),铝排导向支架(13)与嵌件铝排(80)相接触;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100)的模组框架(8)中同一侧的两个铝排导向支架(13),分别通过一个模组串联铝排(10)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出极耳的新型软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模组主体的上部前后两侧以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宗生仝翠英
申请(专利权)人:红安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