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109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冠梁、挡土板、斜撑板和锚杆;其中,支护桩底部位于基坑底面的下方,支护桩顶部位于地面的下方;支护桩顶部设有冠梁;冠梁顶部设有挡土板,挡土板垂直设置;斜撑板底部与冠梁连接,斜撑板顶部与挡土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冠梁及桩顶降至地面下一定高度,在冠梁顶设置厚度较薄的挡土板及按一定间距设置的斜撑板进行桩顶以上土体垂直支护,大大减小了支护桩长度,可一定程度加快建设工期、节约造价、减少原材料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节能环保的目的。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装置领域,更确切地说,它涉及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用地红线控制越来越严格,为充分发挥用地面积,地下室常紧贴用地红线设置。传统基坑支护结构采用桩+锚索时,为解决超用地红线问题而将支护桩顶及冠梁设置于地面,该支护方法因桩长较长而带来造价高,工期长、原材料用量大等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冠梁、挡土板、斜撑板和锚杆;
[0004]其中,所述支护桩底部位于基坑底面的下方,所述支护桩顶部位于地面的下方;所述支护桩顶部设有所述冠梁;所述冠梁顶部设有所述挡土板,所述挡土板垂直设置;所述斜撑板底部与所述冠梁连接,所述斜撑板顶部与所述挡土板连接。
[0005]作为优选,所述挡土板顶部与地面平齐,所述挡土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冠梁的高度。
[0006]作为优选,所述斜撑板与所述冠梁形成的夹角为45
°

[0007]作为优选,所述冠梁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护桩的直径,所述支护桩的直径大于所述挡土板的厚度。
[0008]作为优选,所述锚杆与所述支护桩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锚杆与所述冠梁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锚杆与地面形成的夹角小于45
°

[0011]作为优选,所述支护桩间隔设置在基坑的侧面,所述斜撑板间隔设置在所述冠梁与所述挡土板之间。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冠梁及桩顶降至地面下一定高度,在冠梁顶设置厚度较薄的挡土板及按一定间距设置的斜撑板进行桩顶以上土体垂直支护,大大减小了支护桩长度,可一定程度加快建设工期、节约造价、减少原材料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的立面图;
[0014]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的平面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支护桩1、冠梁2、挡土板3、斜撑板4、锚杆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17]实施例1:
[0018]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1、冠梁2、挡土板3、斜撑板4和锚杆5;
[0019]其中,支护桩1底部位于基坑底面的下方,支护桩1顶部位于地面的下方,支护桩1是基坑支护垂直支护结构;支护桩1顶部设有冠梁2,用于支挡冠梁2顶部以上土体;冠梁2顶部设有挡土板3,挡土板3垂直设置;斜撑板4底部与冠梁2连接,斜撑板4顶部与挡土板3连接,该斜撑板4用于水平向支撑挡土板3。
[0020]挡土板3顶部与地面平齐,挡土板3的高度大于冠梁2的高度。
[0021]斜撑板4与冠梁2形成的夹角为45
°

[0022]冠梁2的宽度大于支护桩1的直径,支护桩1的直径大于挡土板3的厚度。
[0023]锚杆5与支护桩1或冠梁2连接,锚杆5是水平拉力结构。
[0024]锚杆5与地面形成的夹角小于45
°

[0025]支护桩1间隔设置在基坑的侧面,斜撑板4间隔设置在冠梁2与挡土板3之间。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将冠梁及支护桩顶降至地面下一定高度(降低高度根据计算确定),在冠梁顶部设置厚度较薄的挡土板及按一定间距设置的斜撑板进行桩顶以上土体垂直支护,大大减段了支护桩长度,可一定程度加快建设工期、节约造价、减少原材料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桩(1)、冠梁(2)、挡土板(3)、斜撑板(4)和锚杆(5);其中,所述支护桩(1)底部位于基坑底面的下方,所述支护桩(1)顶部位于地面的下方;所述支护桩(1)顶部设有所述冠梁(2);所述冠梁(2)顶部设有所述挡土板(3),所述挡土板(3)垂直设置;所述斜撑板(4)底部与所述冠梁(2)连接,所述斜撑板(4)顶部与所述挡土板(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3)顶部与地面平齐,所述挡土板(3)的高度大于所述冠梁(2)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板(4)与所述冠梁(2)形成的夹角为4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喆张锐张健刘传孝高强程广坦张进鹏安淑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