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4G的儿童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100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北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北斗+4G的儿童定位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固定有开关键、磁锁固定结构;壳体内部设置有电源模块、北斗定位模块、4G通信模块、MCU模块;电源模块通过开关键与MCU模块连接;北斗定位模块、4G通信模块分别与MCU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针对儿童定位而开发的设备,功能简洁,只具备定位和数据上传功能,采用单北斗卫星进行定位,数据传输采用4G网络,信号覆盖范围广、信号强度高、信号传输更为稳定。而且磁锁固定结构固定在佩戴者身上,一改现有技术中采用表带易断裂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更加牢固。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更加牢固。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更加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4G的儿童定位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北斗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北斗+4G的儿童定位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便携式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手环等都具备定位功能,但其功能不仅于此,还具备显示屏、上网、语音通话等一系列功能,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这类设备已被中小学要求禁止带入校园。市面上适用于儿童的定位设备,其定位形式为单使用GPS卫星定位或GPS结合北斗卫星定位,还没有单使用北斗卫星进行定位的设备,同时数据的传输多为使用2G网络,存在信号传输慢、信号覆盖范围小、信号传输不稳定的情况。而且目前用于定位的智能手表、手环大多是佩戴在手上,表带与手环的连接处容易断,存在固定不牢靠的技术问题,因此,急需一种固定牢靠又能进行稳定传输数据的基于北斗的定位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4G的儿童定位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基于北斗+4G的儿童定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固定有开关键、磁锁固定结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电源模块、北斗定位模块、4G通信模块、MCU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MCU模块连接;所述北斗定位模块、4G通信模块分别与MCU模块连接;所述开关键与电源模块连接;
[0005]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北斗定位模块、4G通信模块、MCU模块提供电源;所述开关键用于控制电源模块的通断;所述北斗定位模块用于采集定位信息,并将采集的定位信息传输至MCU模块;所述MCU模块用于将北斗定位模块采集的定位信息通过4G通信模块上传至上位机;所述磁锁固定结构用于将壳体固定在佩戴者身上。
[0006]优选地,所述磁锁固定结构包括磁锁芯、金属扣针、解锁器;所述磁锁芯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外部的底部设置有纽扣孔;所述纽扣孔所处的位置与磁锁芯所在位置匹配;所述磁锁芯用于产生磁力吸引金属扣针;
[0007]所述金属扣针用于穿过佩戴者身上的衣物插入纽扣孔,并且在磁锁芯产生的磁力吸引下紧紧贴合佩戴者身上的衣物;
[0008]所述解锁器用于解除磁锁芯对金属扣针的吸引。
[0009]优选地,所述金属扣针包括顶部和穿刺部;所述穿刺部与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穿刺部的尺寸与纽扣孔的尺寸匹配;所述顶部的直径大于穿刺部的直径,用于阻止穿刺部穿透佩戴者身上的衣物而造成壳体脱落。
[0010]优选地,所述北斗定位模块包括L76K模块。
[0011]优选地,所述4G通信模块包括EC600N

CN模块。
[0012]优选地,所述MCU模块包括HC32F030F8UA模块。
[0013]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可充电锂电池、电压转换单元;所述可充电锂电池与电压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单元通过开关键与MCU模块连接。
[0014]优选地,还包括充电管理模块,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可充电锂电池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包括HX4057A电池管理芯片。
[0016]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充电管理模块连接。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是针对儿童定位而开发的设备,功能简洁,只具备定位和数据上传功能,采用单北斗卫星进行定位,数据传输采用4G网络,信号覆盖范围广、信号强度高、信号传输更为稳定。而且磁锁固定结构固定在佩戴者身上,一改现有技术中采用表带易断裂的方式,使得本技术固定更加牢固。
[0018]本申请的磁锁固定结构需要对应的解锁器才能解锁,并且采用磁力的方式,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的金属扣针的顶部的直径大于穿刺部的直径,如此加固了本技术固定的可靠性。
[0019]本技术的电源模块采用可充电的锂电池,提高了本技术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开锁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8]还应当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技术。如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0029]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 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
合。
[003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4G的儿童定位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上固定有开关键2、磁锁固定结构;壳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模块、北斗定位模块、4G通信模块、MCU模块;电源模块与MCU模块连接;北斗定位模块、4G通信模块分别与MCU模块连接;开关键2与电源模块连接;
[0031]电源模块用于为北斗定位模块、4G通信模块、MCU模块提供电源;开关键2用于控制电源模块的通断;北斗定位模块用于采集定位信息,并将采集的定位信息传输至MCU模块;MCU模块用于将北斗定位模块采集的定位信息通过4G通信模块上传至上位机;磁锁固定结构用于将壳体1固定在佩戴者身上。
[0032]其中,磁锁固定结构包括磁锁芯31、金属扣针32、解锁器33;磁锁芯31固定在壳体1内部;壳体1外部的底部设置有纽扣孔34;纽扣孔34所处的位置与磁锁芯31所在位置匹配;磁锁芯31用于产生磁力吸引金属扣针32;
[0033]金属扣针32用于穿过佩戴者身上的衣物插入纽扣孔34,并且在磁锁芯31产生的磁力吸引下紧紧贴合佩戴者身上的衣物;
[0034]解锁器33用于解除磁锁芯31对金属扣针32的吸引。
[0035]金属扣针32包括顶部321和穿刺部322;穿刺部322与顶部321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4G的儿童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固定有开关键(2)、磁锁固定结构;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模块、北斗定位模块、4G通信模块、MCU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MCU模块连接;所述北斗定位模块、4G通信模块分别与MCU模块连接;所述开关键(2)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北斗定位模块、4G通信模块、MCU模块提供电源;所述开关键(2)用于控制电源模块的通断;所述北斗定位模块用于采集定位信息,并将采集的定位信息传输至MCU模块;所述MCU模块用于将北斗定位模块采集的定位信息通过4G通信模块上传至上位机;所述磁锁固定结构用于将壳体(1)固定在佩戴者身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4G的儿童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锁固定结构包括磁锁芯(31)、金属扣针(32)、解锁器(33);所述磁锁芯(31)固定在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外部的底部设置有纽扣孔(34);所述纽扣孔(34)所处的位置与磁锁芯(31)所在位置匹配;所述磁锁芯(31)用于产生磁力吸引金属扣针(32);所述金属扣针(32)用于穿过佩戴者身上的衣物插入纽扣孔(34),并且在磁锁芯(31)产生的磁力吸引下紧紧贴合佩戴者身上的衣物;所述解锁器(33)用于解除磁锁芯(31)对金属扣针(32)的吸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4G的儿童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扣针(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德吴学松梁敏学何梁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北斗天宇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