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的智能安全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267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智能安全头盔,涉及北斗定位技术领域,包括:北斗定位模块、GPRS模块、主控模块、头盔本体、下颚带、第一语音通信模块以及人体检测模块等,北斗定位模块、GPRS模块、第一语音通信模块、人体检测模块及电源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能控制器连接,太阳能控制器与主控连接,通过主控模块对北斗定位模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对配电智能安全头盔的用户进行定位和行迹监控,通过第一语音通话模块、GPRS模块结合主控模块使得智能安全头盔能够进行语音通信,且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为智能安全头盔供电,使得智能安全头盔能够长时间待机,从而解决了现有智能安全头盔功能单一的缺点。有智能安全头盔功能单一的缺点。有智能安全头盔功能单一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的智能安全头盔


[0001]本技术属于北斗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的智能安全头盔。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智能安全帽行业,越来越多的用户对行业较为重视,智能安全帽行业信息化备受用户青睐。智能安全帽企业利用互联网,通过信息化的打造,融合智能安全帽行业特性,提高了用户体验,给用户带来诸多的便利。这将是未来徐展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0003]然而目前市面上用于定位的安全头盔比较少,安全头盔种类单一,安全质量得不到保障。目前结合定位的头盔功能单一,并没有很好的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的智能安全头盔,从而克服了现有定位头盔功能单一的缺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的智能安全头盔,包括:
[0006]北斗定位模块;
[0007]GPRS模块;
[0008]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北斗定位模块、GPRS模块电连接;
[0009]头盔本体,所述头盔本体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顶部安装盒和以及左和/右侧安装盒,所述空腔内除了安装盒之外的空间设置缓冲垫,所述北斗定位模块、GPRS模块以及主控模块均设置在所述顶部安装盒内;
[0010]下颚带,所述下颚带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的下方;
[0011]第一语音通信模块,所述第一语音通信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语音通信模块设置在左和/右侧安装盒内;
[0012]人体检测模块,所述人体检测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人体检测模块镶嵌在所述头盔本体的内侧或靠近人脸一侧的下颚带上,所述人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智能安全头盔是否佩戴在用户头上;
[0013]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顶部安装盒内;
[0014]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头盔本体的外表面相匹配;以及
[0015]太阳能控制器,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源模块和主控模块电连接。
[0016]优选地,还包括管理端模块,所述管理端模块包括:
[0017]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用于物联网通信;
[0018]管理平台,所述管理平台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管理平台还通过网线接入互联网,所述管理平台通过互联网接收所述GPRS模块发送的信号进行显示,通过所述
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接入基于物联网连接的设备;及
[0019]第二语音通信模块,所述第二语音通信模块与管理平台电连接。
[0020]优选地,还包括:
[0021]电子护栏,所述电子护栏设置在工作区域的边缘或进出口,所述电子护栏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管理平台电连接;和
[0022]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设在管理平台周围,所述报警模块与管理平台电连接。
[0023]优选地,所述电子护栏包括:
[0024]感应装置,至少一个所述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区域的四周的护栏上;和
[0025]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每个所述感应装置均与一个所感应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相互通信。
[0026]优选地,所述人体检测模块采用红外感应模块。
[0027]优选地,所述人体检测模块采用脉搏传感器。
[0028]优选地,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的外表面的前端,所述摄像头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002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北斗的智能安全头盔,通过北斗定位模块接收北斗B1信号并传输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解码出行为信息;GPRS模块则用于接收4G频段信号的定位信息,并将4G频段信号传送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结合北斗定位信号根据现有的计算方法计算用户的行走轨迹,以北斗定位技术作为定位的唯一手段进行定位或轨迹跟踪,使得智能安全头盔的轨迹更为准确,主控模块接收到的北斗信号以及主控模块处理的后的数据均能够通过GPRS模块进行传输至管理平台(比如服务器等)。
[0031]此外,通过双层结构的头盔本体,为基于北斗的智能安全头盔的电路结构提供安装空间,而且,通过在双层结构之间的空腔内设置缓冲垫,使得不幸摔倒时,能够通过缓冲垫对头部进行缓冲,降低损坏。通过下颚带,使得基于北斗的智能安全头盔佩戴的更稳定,对于没有正确佩戴安全头盔或没有下颚带的安全头盔来说,当人体倾斜后,安全头盔会脱离用户头部,起不到保护头部的作用,因此,下颚带对安全头盔来说,是必备的。
[0032]用户还能够通过第一语音通信模块与管理平台的管理员进行通讯,即第一语音通信模块用户的声音信息,经过主控模块进行处理后通过GPRS模块进行传输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的语音信号同样通过GPRS模块进行传输至主控模块,后通过第一语音通信模块发出声音。
[0033]人体检测模块用于获取人体体温或脉搏数据,主控模块根据人体检测模块检索的数据判断用户是否佩戴智能安全头盔,还可以设置主控模块,在未佩戴智能安全头盔的时候智能头盔不进行工作,减少电量损耗,当佩戴后,可以通语音通话模块进行提醒正确佩戴。
[0034]此外,头盔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当用户在户外佩戴头盔时或头盔不使用时放置在阳光下,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吸收太阳光转换为电能,通过太阳能控制器处理后存储至电源模块,通过太阳能进行充电能够减少有线充电的麻烦,以及利用太阳能充电能够节能环保,减少电费支出,节约开发商或提供智能安全头盔或购买智能安全头盔用户的后续使用成本,使智能安全头盔能够长期运行。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是本技术的基于北斗的智能安全头盔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技术的基于北斗的智能安全头盔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38]其中:1、头盔本体;2、下颚带;3、太阳能电池板;4、护目镜;5、弹力带;6、摄像头;7、盖板;
[0039]8、北斗定位模块;9、GPRS模块;10、主控模块;11、第一语音通信模块;12、人体检测模块;13、电源模块;14、太阳能控制器;15、服务器;16、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7、管理平台;18、第二语音通信模块;19、电子护栏;20、报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的智能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北斗定位模块;GPRS模块;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北斗定位模块、GPRS模块电连接;头盔本体,所述头盔本体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顶部安装盒和以及左和/右侧安装盒,所述空腔内除了安装盒之外的空间设置缓冲垫,所述北斗定位模块、GPRS模块以及主控模块均设置在所述顶部安装盒内;下颚带,所述下颚带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的下方;第一语音通信模块,所述第一语音通信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语音通信模块设置在左和/右侧安装盒内;人体检测模块,所述人体检测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人体检测模块镶嵌在所述头盔本体的内侧或靠近人脸一侧的下颚带上,所述人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智能安全头盔是否佩戴在用户头上;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顶部安装盒内;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头盔本体的外表面相匹配;以及太阳能控制器,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源模块和主控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的智能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理端模块,所述管理端模块包括: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用于物联网通信;管理平台,所述管理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德梁敏学吴学松何飞何梁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北斗天宇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