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095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进液管,还包括导流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导流机构由托台、顶环、底架、异形片A和异形片B构成,所述换热器本体的顶端伸出有进液管,在换热器本体的进液管处设置有导流机构,顶环可以带着底架向下嵌入进液管内,此时托台的顶端可以托接顶环,而底架则穿过托台之间伸入进液管内,当进液管处流入流体时,流体顺着顶环流入底架内,此时底架内错位设置的异形片A和异形片B可以分层对流体的流动进行承接并导向,流体经过异形片A和异形片B的承接导流后,流体的流速降低可以流入换热器本体内,防止高流速的流体流入换热器本体内造成其内部管道的损坏。本体内造成其内部管道的损坏。本体内造成其内部管道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管式(又称管壳式、列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管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
[0003]专利号CN202021496998.6公开了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下端设有支撑固定架,所述外壳体内设有换热管,且换热管为螺纹结构,所述换热管于外壳体内呈环形位置分布,且换热管两侧设有固定板,所述换热管通过固定板与外壳体呈扣合支撑固定连接,且换热管一端与进水管连通连接。该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的外壳体内设有换热管,且换热管为螺纹结构,而换热管于外壳体内呈环形位置分布,且换热管两侧设有固定板,而且换热管通过固定板与外壳体呈扣合支撑固定连接,且换热管一端与进水管连通连接,这样使得该装置可以通过换热管进行螺旋流水,使得流动更稳定,并且可以通过固定板将换热管固定,使用更稳定。
[0004]1、现有技术的管壳式换热器外侧设置有进液管可以导入流体,而此种管壳式换热器的进液管结构较为简单,高速的流体从进液管处导入管壳式换热器的内部管道时会对管道产生冲击损伤,进而管壳式换热器的进液管处缺乏导流机构进行流体速度的缓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
[0005]2、现有技术的管壳式换热器外侧设置有进液管可以导入流体,而此种管壳式换热器的底端缺乏简单有效的支撑机构,管壳式换热器在安装时大多借助过多的螺栓配合机座进行安装,此种多螺栓安装方式的管壳式换热器安装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进液管,还包括导流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导流机构由托台、顶环、底架、异形片A和异形片B构成,所述换热器本体的顶端伸出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内管壁处对称固定有托台,所述托台的上方托接有顶环,且顶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架,所述底架向下嵌入托台之间,且底架的内壁处自上而下依次固定有异形片A和异形片B,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由支撑台、托座、斜槽、斜杆和盖座构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托座,且托座的两侧座体处对称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内部倾斜嵌入有斜杆,且斜杆固定连接于盖座的两侧座板下方,所述盖座
压盖于换热器本体的上方。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托座和盖座的座体中部开设有半圆槽;托座和盖座的半圆槽内可以嵌入换热器本体的管壳。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托台的台体在进液管的内管壁处对称设置有两组;进液管内壁处对称设置有托台可以较好的托住顶环。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的顶端凸起有座台,且座台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托座;支撑台借助座台与托座进行焊接固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在换热器本体的进液管处设置有导流机构,导流机构的托台在进液管内固定后,顶环可以带着底架向下嵌入进液管内,此时托台的顶端可以托接顶环,而底架则穿过托台之间伸入进液管内,当进液管处流入流体时,流体顺着顶环流入底架内,此时底架内错位设置的异形片A和异形片B可以分层对流体的流动进行承接并导向,流体经过异形片A和异形片B的承接导流后,流体的流速降低可以流入换热器本体内,防止高流速的流体流入换热器本体内造成其内部管道的损坏。
[0015]2、本技术通过在换热器本体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托座借助支撑台接触地面获得支撑后,换热器本体可以向下放入托座顶端的半圆槽内,此时将盖座的斜杆可以倾斜向托座的斜槽内嵌入,随着斜杆与斜槽的嵌合,盖座可以盖在托座和换热器本体的上方进行压盖,此时换热器本体被卡在盖座和托座之间完成安装,进而换热器本体借助此种简单的支撑机构可以较快的完成支撑装配。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的导流机构爆炸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的支撑机构爆炸图。
[0019]图中:1、换热器本体;2、进液管;3、导流机构;301、托台;302、顶环;303、底架;304、异形片A;305、异形片B;4、支撑机构;401、支撑台;402、托座;403、斜槽;404、斜杆;405、盖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和进液管2,还包括导流机构3和支撑机构4,所述导流机构3由托台301、顶环302、底架303、异形片A304和异形片B305构成,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顶端伸出有进液管2,且进液管2的内管壁处对称固定有托台301,所述托台301的上方托接有顶环302,且顶环30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架303,所述底架303向下嵌入托台301之间,且底架303的内壁处自上而下依次固定有异形片A304和异形片B305,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机构4,且支撑机构4由支撑台401、托座402、斜槽403、斜杆404和盖座405构成。
[0022]其中,所述支撑台4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托座402,且托座402的两侧座体处对称开
设有斜槽403,所述斜槽403的内部倾斜嵌入有斜杆404,且斜杆404固定连接于盖座405的两侧座板下方,所述盖座405压盖于换热器本体1的上方。
[0023]其中,所述托座402和盖座405的座体中部开设有半圆槽;托座402和盖座405的半圆槽内可以嵌入换热器本体1的管壳。
[0024]其中,所述托台301的台体在进液管2的内管壁处对称设置有两组;进液管2内壁处对称设置有托台301可以较好的托住顶环302。
[0025]其中,所述支撑台401的顶端凸起有座台,且座台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托座402;支撑台401借助座台与托座402进行焊接固定。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在换热器本体1的进液管2处设置有导流机构3,导流机构3的托台301在进液管2内固定后,顶环302可以带着底架303向下嵌入进液管2内,此时托台301的顶端可以托接顶环302,而底架303则穿过托台301之间伸入进液管2内,当进液管2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和进液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机构(3)和支撑机构(4),所述导流机构(3)由托台(301)、顶环(302)、底架(303)、异形片A(304)和异形片B(305)构成,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顶端伸出有进液管(2),且进液管(2)的内管壁处对称固定有托台(301),所述托台(301)的上方托接有顶环(302),且顶环(30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架(303),所述底架(303)向下嵌入托台(301)之间,且底架(303)的内壁处自上而下依次固定有异形片A(304)和异形片B(305),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机构(4),且支撑机构(4)由支撑台(401)、托座(402)、斜槽(403)、斜杆(404)和盖座(405)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政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