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氟醚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082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氟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氟醚的制备方法。所述氢氟醚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水性催化液与醇单体混合,预热至反应温度后,向反应釜中通入含氟烯烃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氟醚粗品与水溶液分层,下层的氢氟醚粗品从反应釜下方移除,上层水性催化液通过补加醇单体和含氟烯烃继续反应,直至催化剂失活,从而实现半连续反应;其中,水性催化液由水、碱性催化剂、酸性催化剂和相转移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工艺温度和压力低,安全系数高,能够实现半连续化操作,操作弹性大,较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低,工艺绿色环保。环保。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氟醚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氟精细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氢氟醚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大气臭氧层保护的日益增强。对一氟三氯甲烷(R

11)、二氟二氯甲烷(R

11)、二氟一氯甲烷(R

22)制冷剂、发泡剂、含氟清洗剂限制使用和淘汰的期限已临近,迫切需要能保护臭氧层的环保型制冷剂、发泡剂和电子清洗剂。含氟醚特别是氢氟醚和含氟烯醚消耗臭氧潜能值(ODP)为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低且大气停留时间短,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可用于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和导热剂等领域,是新一代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理想替代品。
[0003]现有含氟醚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氟气(F2)或金属氟化合物对醚类化合物的氟化。
[0004](2)醚化合物的电化学氟化。
[0005](3)含氟醇在金属钠或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存在下与卤代烃反应。
[0006](4)含氟醇与含氟烯烃的加成反应。
[0007]路线(1)生产过程产生HF,腐蚀性大,对反应设备要求苛刻。路线(2)能耗高,并且收率低。路线(3)虽然可以采用,但大多数反应时间长,反应温度高,收率低。相比较而言,仅有路线(4)含氟醇与含氟烯烃加成反应较简单,收率较高,是目前制备含氟醚的主要方法。
[0008]加成方法一般分两种,有溶剂反应和无溶剂反应。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651378A,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专利技术名称:新型氢氟醚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涉及新型氢氟醚及其制备方法,是在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亚砜DMSO有机溶剂中,制备新型氢氟醚。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115428A,公开日2011年7月6日,专利技术名称:一种氢氟醚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无溶剂参与反应,在1~6份强碱催化剂存在下,醇和含氟烯烃在110~180℃下进行反应,反应压力为0.6~1.2MPa,经精馏分离后获得目标产物。
[0009]CN113511961A公开了一种氢氟醚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氟化工
该氢氟醚为具有以下结构通式的醚类化合物:其中R
f1
、R
f2
和R
f3
选自F、CF3、CF3CF2、CF3C(CF2CF3)2、CF3CFCF2CF3、(CF3)2CF或CF3CF2CF2,且R
f1
、R
f2
和R
f3
的碳原子数总和不小于4;R1和R2为H、烷基或氟烷基。
[0010]但是,上述专利大部分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参与的反应一般使用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亚砜(DMSO)等强极性物质,溶剂具有一定毒性,并且后期需通过苛刻的精馏条件提纯产品。而无溶剂反应往往需要高温高压才能实现,反应安全系数低。
[0011]人们一直在寻找简单易操作、安全系数高的氢氟醚加成制备方法,CN104785258A公开了一种在光催化引发末端炔烃与芳香醇的亲核加成反应方法,缺点是该方法不适合规模化生产。CN108101754A以复合氟化剂进行氢氟醚的合成,能在较低的温度,高效的进行氟
化加成,该方法缺陷是氟化剂价格昂贵,成本较高;CN104045524A使用含氟醇钠的含氟烷醇溶液进行氢氟醚反应,该方法使用到金属钠,大规模生产操作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1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氢氟醚的制备方法,合成工艺温度和压力低,安全系数高,能够实现半连续化操作,操作弹性大,较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低,工艺绿色环保。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氢氟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性催化液与醇单体混合,2)预热至反应温度后,向反应釜中通入含氟烯烃进行反应,3)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氢氟醚粗品与水溶液分层,4)下层的氢氟醚粗品从反应釜下方移除;5)上层的水性催化液中补加醇单体和含氟烯烃继续反应,直至催化剂失活,从而实现半连续反应。
[0014]其中,水性催化液由水、碱性催化剂、酸性催化剂和相转移剂组成。酸性催化剂与碱性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5

10。酸性催化剂与碱性催化剂的总量在水中的质量分数为1

5%。
[0015]醇单体与含氟烯烃的比例为1:0.5

1.5,优选1:0.9

1.1,摩尔比。
[0016]含氟烯烃通式为CF2=CXR;式中X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R表示烷基,含有0

6个碳原子,优选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三氟乙烯、偏氟乙烯或三氟氯乙烯,进一步优选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或三氟乙烯。
[0017]醇单体通式为X(CF2)
a
CH2OH;为含氟烷基醇,X为氢原子或氟原子,a为0

4的整数。优选三氟乙醇、四氟丙醇、八氟戊醇。
[0018]在亲核加成反应体系中,碱性催化剂可形成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促进反应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水性催化液中,为了在水中促进催化剂对醇单体的亲核性,选取有机的碱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为三苯基膦、双(三苯基膦)氯化铵、四苯基氯化磷、膦腈碱、三乙胺、4

二甲氨基吡啶、1,8

二氮杂二环十一碳
‑7‑
烯、三乙烯二胺、1,5

二氮杂双环[4.3.0]‑5‑
壬烯、7

甲基

1,5,7

三氮杂二环[4.4.0]癸
‑5‑
烯,1,5,7

三叠氮双环(4.4.0)癸
‑5‑
烯、奎宁或秋水仙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优选地,碱性催化剂优选三苯基膦、1,8

二氮杂二环十一碳
‑7‑
烯(DBU)。
[0020]在碱性催化剂基础之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体活性,提高水系中两种单体的反应速率,本专利研究了Lewis酸碱对对反应的影响,Lewis酸具有亲电性,双键单体通过与Lewis酸作用可减弱双键单体的电负性,而有机碱促进醇单体的亲核性,提高醇单体的电负性,综上原理,Lewis酸碱对的使用可进一步增强双键单体与醇单体的反应能力,从而提高单体的活性和选择性,进一步促进反应的快速进行。
[0021]本专利技术水性催化液选择酸性催化剂与有机碱催化剂形成Lewis酸碱对进一步促进反应的进行。酸性催化剂为三氟甲磺酸铜、三氟甲磺酸钠、三氟甲磺酸铝、三氟甲磺酸镍、氯化铝、醋酸锌、醋酸镍或醋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三氟甲磺酸铜、醋酸锌。
[0022]本专利技术水性催化液中,为了促进有机物原料在水中的溶解性,添加了相转移剂。相
转移剂为多醚类或鎓盐类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多醚类也称聚醚、聚醚醇,聚醚多元醇,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环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氟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性催化液与醇单体混合,2)预热至反应温度后,向反应釜中通入含氟烯烃进行反应,3)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氢氟醚粗品与水溶液分层,4)下层的氢氟醚粗品从反应釜下方移除,5)上层的水性催化液中补加醇单体和含氟烯烃能够继续反应,直至催化剂失活;其中,水性催化液由水、碱性催化剂、酸性催化剂和相转移剂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氟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催化剂为三苯基膦、双(三苯基膦)氯化铵、四苯基氯化磷、膦腈碱、三乙胺、4

二甲氨基吡啶、1,8

二氮杂二环十一碳
‑7‑
烯、三乙烯二胺、1,5

二氮杂双环[4.3.0]
‑5‑
壬烯、7

甲基

1,5,7

三氮杂二环[4.4.0]癸
‑5‑
烯,1,5,7

三叠氮双环[4.4.0]癸
‑5‑
烯、奎宁或秋水仙素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氟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催化剂为三苯基膦或1,8

二氮杂二环十一碳
‑7‑
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氟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性催化剂为三氟甲磺酸铜、三氟甲磺酸钠、三氟甲磺酸铝、三氟甲磺酸镍、氯化铝、醋酸锌、醋酸镍或醋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氟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性催化剂为三氟甲磺酸铜或醋酸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氟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醇单体与含氟烯烃的比例为1:0.5

1.5,摩尔比。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慧荣王汉利王磊张翔王伟丽毕晓亮卢丹曹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