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078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装置及方法,包括一次侧温控系统以及通过板式换热器与一次侧温控系统进行热量交换的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其中一次侧温控系统含有泵驱和压缩机制冷两种制冷模式,可根据环境条件进行制冷模式的切换,实现进液温度精确控制;同时,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中,在流阻匹配采取恒压法控制的基础上通过阻力件和集热器的匹配设计以及多支路并联设计,可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避免各支路因功耗变化造成温度失控现象,保证各激光器的散热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次侧温控系统和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之间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实现高效散热,保证激光器的稳定运行。保证激光器的稳定运行。保证激光器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性能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器关键器件的电光转化效率、器件稳定性与器件功率等性能相互关联,光纤激光系统中的热效应已经逐步成为激光功率提升的主要障碍,同时散热也是影响电光转换效率和器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对产品进行合理、高效、可靠的散热设计是提升产品性能的必备条件。随着激光器的发展,功耗和功率密度均急剧攀升,传统的风冷和常规液冷的方式已无法满足散热的需要,相变换热由于其优异的散热性能被认为是未来应对极高热流密度散热的主要解决方案。与单相换热相比,两相沸腾换热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工质相变潜热输运热量,其换热系数远远高于单相对流换热;(2)由于流动沸腾换热具备更强的换热能力,在带走相同的热量时所需的工质流量更小,因此能减小泵功消耗和系统工质储存量;(3)换热主要依靠相变潜热,可以提供良好的换热壁面温度均匀性,使其保持在工质饱和温度附近。然而,现有的基于两相沸腾换热的散热系统制冷方式单一,无法高效、低能耗地实现任意温度的精确控制,同时对于功率和密度较高的多台设备的散热能力有限,且当单台或多台设备功率出现波动时难以保证其散热效果。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 208590199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机及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的散热系统,设置有两级散热系统,蒸发器、第一电磁阀、压缩机、冷凝器、第二电磁阀、储液器、电子膨胀阀构成第一级散热系统,蒸发器、第五电磁阀、冷凝器、第三电磁阀、循环泵以及第四电磁阀构成第二级散热系统,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采用第二级散热系统,减少压缩机工作时间,利用自然冷源冷却,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散热系统整体的使用寿命;然而,该方案第一级散热系统和第二级散热系统是直接连通的,系统耦合性强,可靠性低,不能对进液温度进行有效精确控制,同时当设备功率出现波动时难以保证其散热效果。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换热器将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的热量传递到一次侧温控系统中进行热量的耗散,利用一次侧温控系统的泵驱和压缩机制冷两种制冷模式,根据环境条件进行制冷模式切换,同时结合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中的回热器和预热器设置,使进液温度精确控制在22℃,并利用阻力件和集热器的匹配设计以及结合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中的流量调节部分的设置,保证散热效果的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装置及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装置,
包括一次侧温控系统以及通过换热器与所述一次侧温控系统进行热量交换的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所述一次侧温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在第一主体管路上的冷凝器、第一储液罐和节流阀以及并联后与所述第一主体管路连接的压缩机制冷管路和泵驱管路,所述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包括与第二主体管路连接的第二泵、第二储液罐以及阻力件和集热器匹配连接管路。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主体管路的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上设置有回热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热器及所述阻力件和集热器匹配连接管路之间的进液管路上设置有预热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力件和集热器匹配连接管路设置有若干条,且并联形成多支路激光器并联管路。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泵管路上并联设置有第二旁通支路,所述第二旁通支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泵管路和所述第二旁通支路的并联管路与所述第二储液罐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泵管路上沿冷却工质流动相反方向还依次设置有第二过滤器和第二止回阀。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储液罐内设计有加热器,用于调控所述第二储液罐的温度和压力。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的冷却工质为冷却剂,所述冷却剂为R134a、R134yf、R410a和HFE7000中任意一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缩机制冷管路上沿远离所述板式换热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压缩机,所述泵驱管路上沿远离所述板式换热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第一止回阀、第一过滤器和第一泵。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装置进行处理,包括如下步骤: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中的冷却工质在第二泵的驱动下,进入集热器,在集热器中冷却工质发生气液相变,通过气化潜热带走热量,然后通过板式换热器将热量传递到一次侧两相温控系统,最终将热量耗散出去,实现散热目标;冷却后的冷却工质再通过管路进入第二泵,如此循环往复,进行激光器的散热。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本专利技术的一次侧温控系统设置有两种制冷模式,可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模式进行散热,使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中的进液温度保持在22℃左右,当进液温度不大于环境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一次侧处于压缩机制冷模式;当进液温度大于环境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一次侧处于泵驱制冷模式。通过两种模式的搭配使用可减少压缩机的工作时间,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热控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利用一次侧温控系统使进液温度初步保持在22℃左右,另一方面,结合利用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中回热器的初步加热以及预热器的精准加热,从而使进液温度精确控制在22℃,满足激光器散热的散热需求。
[0017]2. 本专利技术的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部分的机械类阻力件流阻匹配设计,可支撑实
现多支路激光器并联散热,防止出现因某一支路或多个支路的功耗变化,导致支路流量被抢、温度失控的情况,其中,通过两种控制方法降低功耗变化对散热效果的影响,其一,当并联的各激光器的功耗相同或相近时,流阻匹配采取恒压法,通过阻力件和集热器的匹配设计,保证各支路集热器在满足最大功耗工况散热的前提下,各支路因功耗波动造成的压力波动远小于该支路总压降,进而使各支路流量符合设计要求,满足激光器的散热需求;其二,当并联的各激光器的功耗相差较大时,在恒压控制的基础上,单独对每一支路的阻力件进行流阻匹配设计,实现各支路的精确控温,同时避免某一支路因功耗波动引起的压降对其他支路产生影响,以保证各支路的散热效果。
[0018]3.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二泵旁设置并联的旁支支路,可实现两相流体回路流量的较大范围调节,结合第二泵的PQ曲线为平缓曲线的设计,即当压降变化很小时,流量可发生较大的变化,可便于在恒压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流量变化调控各支路因功耗波动造成的压力波动,保证各支路的散热效果。
[0019]4. 本专利技术通过板式换热器将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的热量传递到一次侧温控系统中进行热量的耗散,一次侧温控系统和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侧温控系统以及通过换热器与所述一次侧温控系统进行热量交换的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所述一次侧温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在第一主体管路上的冷凝器、第一储液罐和节流阀以及并联后与所述第一主体管路连接的压缩机制冷管路和泵驱管路,所述二次侧泵驱两相系统包括与第二主体管路连接的第二泵、第二储液罐以及阻力件和集热器匹配连接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主体管路的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上设置有回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及所述阻力件和集热器匹配连接管路之间的进液管路上设置有预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件和集热器匹配连接管路设置有若干条,且并联形成多支路激光器并联管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泵管路上并联设置有第二旁通支路,所述第二旁通支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泵管路和所述第二旁通支路的并联管路与所述第二储液罐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两相流体的光纤激光器热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春风李振杰李强姜永亮胡黎明韩西萌童曌朱梦楠杨小强高政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