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阻燃的塑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067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阻燃的塑料制备方法,属于功能塑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在均混罐中分别加入PET树脂、改性玻璃纤维、增韧剂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聚磷酸铵、抗氧剂和润滑剂混合搅拌均匀,最后经双螺杆挤出机加热至熔融挤出,制得高效阻燃的塑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玻璃纤维进行改性,在其表面接枝柔性有机分子长链,不仅能够改善玻璃纤维与PET基体的界面相容性,而且柔性分子链还能起到增韧作用,进而提高塑料的力学性能;此外,有机分子链上含有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阻燃的塑料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塑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阻燃的塑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线型热塑性聚合物,其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能够保持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耐疲劳性、耐老化性、电绝缘性和耐摩擦性优异,加工性良好,对大多数无机酸和有机溶剂稳定,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纤维、瓶片、薄膜和工程塑料等领域,对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PET的极限燃烧氧指数(LOI)为20%

22%,属于易燃材料,容易燃烧引发火灾,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烟气能使人和动物窒息,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由于PET的直链式结构特点使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严重熔滴,熔滴物成为二次火灾引火源,造成火灾局势不断扩大。因此,对PET进行阻燃改性意义十分重大。
[0003]现有技术中例如CN112300543A的专利技术专利中通过加入次磷酸锌和氮系阻燃剂进行阻燃改性,但是该体系为无纤阻燃体系,并没有解决无卤阻燃剂与玻纤的相容性问题,且无纤阻燃体系的热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偏低,大大限制了材料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效阻燃的塑料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玻璃纤维进行改性,在其表面接枝柔性有机分子长链,不仅能够改善玻璃纤维与PET基体的界面相容性,而且柔性分子链还能起到增韧作用,进而提高塑料的力学性能;此外,有机分子链上含有N

P阻燃成分,能一定程度提升塑料的阻燃特性,且与聚磷酸铵具有协效作用,赋予塑料高效阻燃性能;最终得到一种力学性能高、阻燃性能高效的塑料,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高效阻燃的塑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第一步、准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PET树脂100份、改性玻璃纤维15

20份、聚磷酸铵12

16份、增韧剂2

3份、抗氧剂1.0

1.2份、润滑剂1.2

1.4份;
[0009]第二步、在均混罐中分别加入PET树脂、改性玻璃纤维、增韧剂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聚磷酸铵、抗氧剂和润滑剂混合搅拌均匀,最后经双螺杆挤出机加热至熔融挤出,熔融挤出温度为240

260℃,螺杆转速为400

500r/min,制得高效阻燃的塑料。
[0010]进一步地,所述增韧剂为POE

g

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烯烃弹性体)或乙烯

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或抗氧剂1098。
[0012]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ETS)、聚乙烯蜡或硅酮粉。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玻璃纤维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14]S1、将玻璃纤维和正丁醇加入烧瓶中,搅拌5min后超声15min,加热使体系温度稳
定在90℃,往里缓慢滴加偶联剂溶液,并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6h,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并用无水乙醇洗涤3

4次,最后将产物在6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获得预改性玻纤;正丁醇、玻璃纤维、偶联剂溶液的用量比为20mL:1g:8mL;偶联剂溶液为硅烷偶联剂KH550、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按照质量比为1:1:9混合搅拌均匀而成;
[0015]通过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玻璃纤维,在玻璃纤维表面键合硅烷偶联剂KH550的分子链,获得预改性玻纤,键合的分子链末端含有

NH2基团,为后续反应奠定反应位点;
[0016]S2、在N2保护下,将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加入装有冷凝装置、搅拌装置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热升温至80℃反应90

100min,再加入DBTD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于80℃恒温条件下反应4h,得到中间物1;
[0017]在DBTDL作用下,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两端的

OH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分子上的

NCO反应,生成两端含有

NCO的聚酯,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0018][0019]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结构式为HO

R

OH,R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
[0020]S3、向中间物1中加入2

羧乙基苯基次磷酸和丙酮,于80℃恒温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2h,将反应混合物降至室温,加入三乙胺和丙酮,搅拌处理1h,反应结束后旋转蒸发除去丙酮,得到中间物2;
[0021]步骤S2和S3中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DBTDL、2

羧乙基苯基次磷酸、三乙胺和丙酮的用量之比为0.1mol:0.2mol:1.8g:21.4g:10.1g:600mL;两次加入的丙酮量相同;
[0022]中间物1分子链端部的

NCO与2

羧乙基苯基次磷酸分子上的

OH发生反应,通过控制2

羧乙基苯基次磷酸的摩尔量,使中间物1只有一端的

NCO参与到反应,形成中间物2,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0023][0024]S4、将预改性玻纤和DMF(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后室温超声10min,再将混合液转移至三口烧瓶中,将中间物2加入到体系中,继续搅拌1h,然后再加入EDC

HCl(1

乙基

(3

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偶联剂),将三口烧瓶转移至60℃水浴中继续搅拌反应6h,离心分离、并依次用DMF、无水乙醇洗涤4

5次以除去未反应的物质,最后,将产物放入5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玻璃纤维;预改性玻纤、DMF、中间物2、EDC

HCl的用量之比为0.1g:30mL:20g:6mg;
[0025][0026]得到的改性玻璃纤维表面通过化学键合作用接枝有有机分子长链,一方面,接枝有有机分子长链,能够改善玻璃纤维与PET基体的界面相容性,促进玻璃纤维在PET中的均匀分散且能改善二者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能,提高材料的质地均一性,进而提升塑料的力学性能;该有机分子长链为柔性分子长链,且其上含有的酯基、酰胺基、醚键等能与PET分子链形成氢键作用,柔性分子链插入PET分子链之间,且与PET分子链产生氢键作用,进而能够起到增韧效果;另一方面,接枝的有机分子链上含有磷酸酯基团、含氮基团,磷酸酯基团和含氮基团属于P

N协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阻燃的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准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PET树脂100份、改性玻璃纤维15

20份、聚磷酸铵12

16份、增韧剂2

3份、抗氧剂1.0

1.2份、润滑剂1.2

1.4份;第二步、在均混罐中分别加入PET树脂、改性玻璃纤维、增韧剂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聚磷酸铵、抗氧剂和润滑剂混合搅拌均匀,最后经双螺杆挤出机加热至熔融挤出,制得高效阻燃的塑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阻燃的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POE

g

GMA或乙烯

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阻燃的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聚乙烯蜡或硅酮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阻燃的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熔融挤出温度为240

260℃,螺杆转速为400

500r/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阻燃的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玻璃纤维通过如下步骤制备:S1、将玻璃纤维和正丁醇加入烧瓶中,搅拌5min后超声15min,加热使体系温度稳定在90℃,往里缓慢滴加偶联剂溶液,并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6h,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并用无水乙醇洗涤3

4次,最后将产物在6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获得预改性玻纤;S2、在N2保护下,将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六亚甲基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红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御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