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电话自动接续信号的接收转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062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长途电话自动接续信号的接收转发装置。它采用双音高频用户方式做为电路传输信号,经信号接收和转发号后,可使长途电路开通半自动或全自动业务。它由拨号音陷波器,输入电路,双音频接收器,摘机、挂机和忙音译码器及相应的控制及转发单元组成,由于大量采用集成电路,故电路性能稳定、可靠、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途电信通信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的是一种长途电话自动接续信号的接收转发装置。国际专利分类号为H04 M1/515。在使用载波和微波传输电路的地区,要想开通长途自动或半自动电话就必须将来自用户的占线、拨号和拆线等直流信号转换为载波机传输所需要的交流信号。目前,无论是用户线制半自动,点对点全自动,还是采用记发器多频信号传输DD系列的启动释放信号都采用单频制,而恢复的直流脉冲是否标准是由接收到的单频信号质量决定的。所以即使发出的信号很准确,在经过长距离电路传输之后,也难免会被干扰畸变或时常发生变化等。由于这些不利因素影响了还原出的脉冲信号的质量,因此在通信中会出现接续错号,拆不了线或占不上线等严重问题。另外,在采用单频的设备中,接收回路灵敏度越高,话音对该回路的影响就越大,防错能力也就越差,错动机会也就越多。所以,目前的长途电路自动接续机的灵敏度比较低,这种低的灵敏度使得它对长途电路质量的要求较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普通长途电路使用的长途电话自动接续信号的接收转发装置。它对长途电路无特殊要求,即使在通信质量较差的长途电路上也能开通长途电话半自动拨号业务。由于传输控制信号采用了多频用户信号方式,所以克服了单频制的弊端,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设计合理,整机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维护。本专利技术的长途电话自动接续信号的接收转发装置包括一个与载波机二端相连接的第一端口20a,一个与本地电话局相连接的第二端口20b,及其为各单元供电的电源32,其特征在于一个拨号音陷波单元21与一个摘挂机脉冲转发单元31串联连接在在述的第一端口20a和所述的第二端口20b之间。一个输入回路22以高的阻抗跨接在所述的第一端口20a上;一个双音频接收单元23,用于经过所述的输入回路22接收远端用户发送的信号,并将双音频信号转换成四位的二进制码;一个摘机译码单元25,用于接收并译出从所述的双音频接收单元23送出的摘挂码,再经摘机控制单元29及脉冲产生转发单元28使所述的摘挂机脉冲转发单元31转发摘机脉冲,并在拨号音期间使所述的拨号音陷波单元21以高阻抗接入;所述的双音频接收单元23与所述的脉冲产生转发单元28相连接,用于转发拨号信号;一个挂机译码单元24,用于接收并译出从所述的双音频接收单元23送出的挂机码,再经挂机控制单元30控制,使所述的摘机控制单元29、脉冲产生转发单元28和摘挂机脉冲转发单元31复位;一个忙音译码单元26,用于从摘挂机脉冲转发单元31接收忙音信号,再经过忙音自动控制单元27使所述的挂机控制单元30,摘机控制单元29,脉冲产生转发单元28和摘挂机脉冲转发单元31复位。下面将参照副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作进一步地描述和解释,其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一个具有本专利技术装置的长途通信线路。图2示出了一个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方框图。图3a和图3b组合构成了一个实现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具体电路图。在图1示出的长途通信线路中,远端用户15与载波机B14相接,该远端用户15可以是具有双音频拨号功能的电话用户,也可以是座席上配制的双音频按键号盘。本专利技术装置12接与载波机A13与本地电话局11之间。这样,通过下边的对本专利技术装置的进一步描述,就可实现远端用户直拨本地用户的功能。这里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所说的远端用户15和本地电话局11也可以是一个市话局、一个用户小交换机、长途台或电话机。在图2示出的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方框图中,双音频接收单元23通过输入回路22接收由远端用户发送的信号,并将双音频信号转换成四位的二进制码,其远端用户利用按键盘上“*”的操作进行摘机,利用“#”的操作进行挂机。输入回路22以高阻抗形式跨接在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第一端口20a上。在用户摘机时,摘机译码单元25译出从双音频接收单元23来的摘机信号(摘机码为1011),并经摘机控制单元29控制脉冲产生转发单元28使摘机挂机脉冲转发单元31完成摘机脉冲转发,同时在所拨号音时使拨号音陷波单元21高阻抗介入,并在第一拨号脉冲到来时自动解除。双音频接收单元23将收到的远端用户双音拨号信号转换成四位二进制码送给脉冲产生转发单元28,在那里转换成脉冲信号使摘挂机脉冲转发单元31动作,向本地用户发出脉冲信号。当双音频接收单元23收到挂机信号时,与其连接的挂机译码单元24译出挂机信号(挂机码为1100),并经挂机控制单元30使摘机控制单元29,脉冲产生转发单元28和摘挂机脉冲转发单元31复位。当忙音译码单元26从摘挂机脉冲转发单元收到忙音信号时,则通过忙音自动控制单元27使挂机控制单元30,摘机控制单元29,脉冲产生转发单元28和摘挂机脉冲转发单元31复位。这样即使在用户未使用挂机键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实现挂机。另外电源32将为各单元进行供电。组合图3a(左侧)和图3b(右侧)就能得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其中图2中的各单元在图3a和图3b中由具有相同标号的虚线划出。其电路原理是远端用户摘机,按启动键“*”,发出启动信号。启动信号双音频通过载波或微波电路,至双音频信号接收电路23。IC1将信号转换为1011的BCD码输出。一路送IC2做模拟摘机的准备工作;另一路送IC6,IC6的8脚输出高电平,经IC7到IC8的6脚输出低电平到IC2的13脚,使IC2的11脚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通过IC3驱动器使J1继电器吸合,同时接通拨号音陷波电路21。市话交换机检测到摘机。进行呼出接续送出拨号音。拨号音经过陷波电阻及长途电路到达远端用户。(陷波电路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强拨号音对IC1接收和远端用户发号的影响),远端用户听拨号音。远端用户听到拨号音后,按被叫用户号码,电话机或双音频拨号盘发出双音频用户信号。信号经长途电路由IC1接收,转换为BCD码。IC2将BCD码转换为标准的直流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经IC3驱动器,使脉冲继电器J1随脉冲信号吸放,发出断续脉冲,在脉冲串期间IC2的12脚输出高电平,使J3继电器吸动,脉冲串结束J3释放,起到静噪作用。当IC2发出第一位号码时,J2通过IC7、IC10、IC3吸动保持。去除拨号音陷波电路,提高接收灵敏度和避免对通话电平的影响。远端用户发号因为是双音频,速度较快,所以本装置具有储存功能,使接收与转发脉冲同时进行,不会发生误码。市话局收完被叫号码后,进行呼入接续,接续完毕,被叫摘机即可进行通话。通话完毕,若对方市话局用户先挂机,IC4收到忙音信号,8脚输出脉冲电平,经过IC9门电路整形,IC11延时,由IC5对其计数,输出高电平经门电路IC8、IC9,由IC9的4脚输出高电平,对锁存电路IC5、IC6进行清零,使继电器J1、J2无保持电平而释放,电路复原。若市话局用户未挂机,远端用户先挂机。远端用户要按“#”键然后放手机。本专利技术装置收到挂机信号,IC1接收译码成1100BCD码,IC6的6脚输出高电平,门电路IC8的12脚输出低电平,通过IC9的4脚输出高电平使电路清零复原,对方听忙音挂机复原。当远端用户作被叫时,市话局送出25HZ铃流信号,经过长途电(线)路至远端用户,该铃流受市话局铃流断续控制。用户铃响摘机,按“*”键(J1吸动,同上)即可应答,随即按“1”键,经过IC1。IC2,由驱动器IC3使J2继电器吸动。J2吸动用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途电话自动接续信号的接收转发装置,包括第一输入端21a,第二输入端20b和为各单元供电的电源32,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串接在两个端口之间的拨号音陷波单元21和摘挂机脉冲转发单元31,以及输入回路22,双音频接收单元23,挂机译码单元24,摘机译码单元25,忙音译码单元26,忙音自动控制单元27,脉冲产生转发单元28,摘机控制单元29和挂机控制单元3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林张义忠范金刚孙兰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六O一四部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