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糊生产输送带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055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极糊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极糊生产输送带冷却装置,包括安装板和传输带,所述安装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传输带位于安装板的上方,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套在传输带外侧的支撑板,左侧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右侧的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左侧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输液管,所述储液箱的内底壁设置有贯穿至固定板底部且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出液管,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且与出液管连通的喷洒组件。该电极糊生产输送带冷却装置,有效帮助使用者对冷却装置的角度进行调节并提高了冷却效果。置的角度进行调节并提高了冷却效果。置的角度进行调节并提高了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糊生产输送带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极糊生产
,具体为一种电极糊生产输送带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极糊是供给铁合金炉、电石炉等电炉设备使用的导电材料,电极糊也称自焙电极,它是依靠矿热炉内的热量完成焙烧的,因此,电极的消耗速度与焙烧速度相匹配是电极糊使用的关键。
[0003]在生产电极糊的时候,需要将电极糊的坯放在输送带上面进行输送,但是在输送的过程中电极糊的热量非常大,为防止电极糊坯的热量对输送带造成损坏,因此需要对电极糊坯进行洒水冷却处理,而现有的冷却装置在进行冷却处理时由于其结构单一喷洒角度固定,较为影响了电极糊坯的冷却效果,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故而提出一种电极糊生产输送带冷却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糊生产输送带冷却装置,具备了便于提高冷却效果和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在生产电极糊的时候,需要将电极糊的坯放在输送带上面进行输送,但是在输送的过程中电极糊的热量非常大,为防止电极糊坯的热量对输送带造成损坏,因此需要对电极糊坯进行洒水冷却处理,而现有的冷却装置在进行冷却处理时由于其结构单一喷洒角度固定,较为影响了电极糊坯的冷却效果,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便于提高冷却效果和便于调节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极糊生产输送带冷却装置,包括安装板和传输带,所述安装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传输带位于安装板的上方,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套在传输带外侧的支撑板,左侧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右侧的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左侧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输液管,所述储液箱的内底壁设置有贯穿至固定板底部且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出液管,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且与出液管连通的喷洒组件,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位于喷洒组件右侧且与其活动连接的控制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喷洒组件包括连接框,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且套在出液管外侧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壁左右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位于出液管后侧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其底部且套在转动杆外侧的连接块,左侧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右侧的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与出液管连通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喷水头,所述转动杆的右侧贯穿至连接框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辅助
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摆动板。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驱动马达,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摆动板右侧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贯穿摆动板的控制销。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与传输带相适配的通孔,所述传输带的内部开设有漏水孔。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与连接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转动杆相适配的圆孔。
[0012]优选的,所述摆动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控制销移动轨迹相适配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孔内侧壁为光滑设计,所述控制销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糊生产输送带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电极糊生产输送带冷却装置,通过设置驱动马达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通过控制销带动摆动板摆动,摆动板通过辅助块带动转动杆旋转,使得转动杆通过转动块和连接块带动集水管和喷水头绕转动杆的轴线进行摆动并同时对传输带上的电极糊坯进行洒水冷却处理,扩大了冷却的范围,有效帮助使用者对冷却装置的角度进行调节并提高了冷却效果,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安装板、2支撑柱、3传输带、4支撑板、5固定板、6储液箱、7输液管、8喷洒组件、81连接框、82转动杆、83转动块、84连接块、85集水管、86喷水头、87辅助块、88摆动板、9控制组件、91驱动马达、92转动盘、93控制销、10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极糊生产输送带冷却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传输带3,安装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传输带3位于安装板1的上方,安装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在传输带3外侧的支撑板4,支撑板4的内部开设有与传输带3相适配的通孔,传输带3的内部开设有漏水孔,左侧支撑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右侧的支撑板4顶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板5,固定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箱6,储液箱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输液管7,储液箱6的内底壁连通有贯穿至固定板5底部且位于两个支撑板4之间的出液管10。
[0021]固定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支撑板4之间且与出液管10连通的喷洒组件
8,喷洒组件8包括连接框81,固定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支撑板4之间且套在出液管10外侧的连接框81,连接框81的内壁左右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位于出液管10后侧的转动杆82,转动杆8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动块83,转动块8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其底部且套在转动杆82外侧的连接块84,左侧连接块8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右侧的连接块84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与出液管10连通的集水管85,集水管8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喷水头86,转动杆82的右侧贯穿至连接框81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辅助块87,辅助块8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摆动板88,连接框8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承,转动杆82通过轴承与连接框81转动连接,连接块84的内部开设有与转动杆82相适配的圆孔。
[0022]固定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喷洒组件8右侧且与其活动连接的控制组件9,控制组件9包括驱动马达91,固定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摆动板88右侧的驱动马达91,驱动马达9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盘92,转动盘92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贯穿摆动板88的控制销93,摆动板88的内部开设有与控制销93移动轨迹相适配的条形孔,条形孔的孔内侧壁为光滑设计,控制销9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通过设置驱动马达91带动转动盘92转动,转动盘92通过控制销93带动摆动板88摆动,摆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糊生产输送带冷却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传输带(3),所述安装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传输带(3)位于安装板(1)的上方,所述安装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套在传输带(3)外侧的支撑板(4),左侧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设置有与右侧的支撑板(4)顶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设置有储液箱(6),所述储液箱(6)的左侧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输液管(7),所述储液箱(6)的内底壁设置有贯穿至固定板(5)底部且位于两个支撑板(4)之间的出液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设置有位于两个支撑板(4)之间且与出液管(10)连通的喷洒组件(8),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设置有位于喷洒组件(8)右侧且与其活动连接的控制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糊生产输送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组件(8)包括连接框(81),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支撑板(4)之间且套在出液管(10)外侧的连接框(81),所述连接框(81)的内壁左右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位于出液管(10)后侧的转动杆(82),所述转动杆(8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动块(83),所述转动块(8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其底部且套在转动杆(82)外侧的连接块(84),左侧所述连接块(8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右侧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张育才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钰锋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