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038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装置,包括U型框,所述U型框顶面设置有驱动机构,且U型框内部设置有放置机构,所述U型框两臂顶端均设置有抵触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底盘上设置汽车电池检测系统,将汽车电池利用连接件安装在底盘上,而后启动电池并将两个振动电机启动,而后利用驱动机构将底盘吊起,而后将底盘侧部和底面分别受到两个抵触机构和两个剐蹭机构的碰撞,模拟车辆在遭受碰撞剐蹭等车辆事故的情况下电池的健康状态以及电池电流电压的变化,和电池与底盘连接件之间的牢固性,进而便于检测电池在使用时车辆受到各类侧部碰撞以及剐蹭情况下的电池状态。撞以及剐蹭情况下的电池状态。撞以及剐蹭情况下的电池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本体的检测,一般的检测方式为直接对电池包本体进行针刺测试、浸泡测试、以及振动测试、跌落测试和外部火烧测试等,而进行整车测试时一般是对整车耐久进行测试,包括低温耐久测试、高温耐久测试以及高温加高湿环境耐久测试等测试,但是,对于电池包本体来说,车辆正常运行时电池包运行的稳定性,包括日常生活中车辆的常见事故情况下电池包的运行稳定性:如车辆因爆胎等出现车体左右摇摆的情况、以及车辆在遭受底盘剐蹭和侧部冲撞时的情况,此时动力电池的运行情况和动力电池的状态对于电池整体性能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而一般测试较难测试出事故情况下电池的运行数据,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装置,通过在底盘上设置汽车电池检测系统,将汽车电池利用连接件安装在底盘上,而后启动电池并将两个振动电机启动,而后利用驱动机构将底盘吊起,而后将底盘侧部和底面分别受到两个抵触机构和两个剐蹭机构的碰撞,模拟车辆在遭受碰撞剐蹭等车辆事故的情况下电池的健康状态以及电池电流电压的变化,和电池与底盘连接件之间的牢固性,进而便于检测电池在使用时车辆受到各类侧部碰撞以及剐蹭情况下的电池状态。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装置,包括U型框,所述U型框顶面设置有驱动机构,且U型框内部设置有放置机构,所述U型框两臂顶端均设置有抵触机构,且两个抵触机构下方均设置有剐蹭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底盘,且底盘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U型杆,所述底盘顶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底盘上通过设置一般新能源车辆上具有的电池检测系统,再将汽车动力电池包通过配套的连接件与底盘连接,并启动电池供电并利用底盘上的电池检测系统对电池进行实时监测,而后通过启动两个振动电机模拟车辆行驶中的自然抖动,从而对电池在车辆行驶时的电流电压状态进行检测,并同时通过振动电机产生的振动检测车辆电池连接件的连接效果。
[0005]进一步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U型框顶面,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套接有绞盘,且绞盘内部固定缠绕有拉绳,所述U型框顶面开设有多个连通口,且拉绳一端贯穿相邻的连通口并与U型杆中部固定连接,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绞盘通过拉绳将底盘吊起,从而使底盘可以与抵触机构和剐蹭机构进行接触。
[0006]进一步在于:所述U型框内部设置有矩形板,且矩形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杆,所
述底盘顶面开设有两个对称的弧形槽,且两个插杆分别活动插接于两个弧形槽内部,所述矩形板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且连接筒顶端与U型框内顶面转动连接,所述矩形板顶面开设有圆形孔,且拉绳位于圆形孔内部,所述矩形板顶面固定连接有环体,且U型框顶端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电机轴贯穿U型框顶面并固定连接有搓盘,且搓盘外侧壁与环体内侧壁相接触,U型杆位于底盘重量中心处,使得吊起时底盘不易向两端倾斜而保持平行状态,通过将底盘吊起到一定高度,使两个插杆自然插入进两个弧形槽内部,而后启动动力电机,使动力电机电机轴双向往复转动,从而使搓盘搓动环体带动矩形板双向往复转动,使矩形板带动两个插杆在两个弧形槽内部往复转动并击打相邻弧形槽端部,使底盘整体以拉绳为中心进行往复转动,从而利用底盘上的电池检测系统实时监测车辆失控甩动时,电池整体健康状态和电池的电流电压变化,以及电池与底盘之间连接件的连接牢固性,弧形槽有一定厚度,使得插杆在弧形槽滑动并击打底盘转动时不易倾斜。
[0007]进一步在于:所述U型框顶面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杆,且两个转杆外侧壁均固定缠绕有卷带,所述驱动电机电机轴外侧壁固定套接有两个主齿轮,且两个转杆外侧壁均固定套接有副齿轮,两个所述副齿轮与两个主齿轮一一对应,且副齿轮与相对应的主齿轮之间转动套接有齿带,所述U型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带,且两个连接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框体,两个所述框体相对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框体内部均设置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均滑动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滑槽之间,两个所述框体一端均开设有缺口,且两个固定杆另一端均贯穿相邻缺口,两个所述卷带一端均贯穿相邻连通口并与相邻固定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外侧壁均活动套接有回弹弹簧,且两个回弹弹簧一端均与相邻滑块相接触、另一端均与相邻框体内部一端相接触,在驱动电机电机轴带动绞盘转动时,两个主齿轮同步转动并通过两个齿带带动两个副齿轮转动,使两个卷带随拉绳移动而同步移动,通过两个卷带和连接带的侧向拉动使底盘在上移时不易转动,并且在底盘受两个插杆抵触而往复转动时,连接带会拉动框体挤压回弹弹簧以增加连接带和相邻卷带间距离以使底盘可以完成左右往复转动的过程。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带宽度等于框体一端长度,使连接带拥有一定宽度以增加与框体之间的连接面,使连接带拉动框体挤压回弹弹簧时框体受力更均匀从而便于框体移动。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抵触机构包括转辊,所述U型框两臂顶端均开设有安装口,且转辊两端分别与相邻安装口的顶底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辊外侧壁开设有螺旋槽,且转辊外侧壁滑动套接有两个滑框,两个所述滑框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凸块活动嵌入螺旋槽内部,所述转辊一侧设置有连接框,且连接框为U型,所述连接框两臂一端均与相邻U型框内侧壁固定连接,且连接框一端开设有托槽,所述托槽内部滑动套接有U型抵杆,且U型抵杆两臂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一端均与一个滑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辊两侧均设置有L型杆,且两个L型杆一端均与相邻U型框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L型杆另一端均开设有嵌口,且两个嵌口内部均滑动嵌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另一个滑框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杆,且两个连接杆一端均与相邻横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辊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齿块,且矩形板相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扇形框,两个所述扇形框外弧面均开设有多个齿槽,且多个齿块与相邻齿槽啮合,在底盘在被驱动电机通过拉绳下放到两个插杆底端时,底盘与两个抵触机构接触,通过动力电机带动矩形板左
右往复扭转时,两个扇形框随矩形板而同步左右往复转动,使扇形框通过齿槽和相邻转辊上的齿块带动相邻转辊同步往复转动,使两个转辊通过螺旋槽和相滑动连接的凸块带动两个相邻的滑框在转辊上往复滑动,滑框为方形,卡在相邻安装口内部被安装口限位而不能转动,从而使同个转辊上的两个滑框将同步往复滑动,当两个滑框上移时,一个滑框上推顶动相邻U型抵杆顶出,另一个滑框则上推顶动两个滑杆顶出,使受两个插杆带动而左右转动的底盘被U型抵杆和滑杆抵触,模拟车辆侧部遭受撞击、磕碰的状态,从而通过底盘上的电池检测系统实时监测车辆在受到侧部冲击时,电池的电流电压状态和电池整体健康状态,以及电池与底盘之间连接件的牢固程度。
[0010]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滑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板,使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装置,包括U型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100)顶面设置有驱动机构(300),且U型框(100)内部设置有放置机构(200),所述U型框(100)两臂顶端均设置有抵触机构(400),且两个抵触机构(400)下方均设置有剐蹭机构(500);所述放置机构(200)包括底盘(210),且底盘(210)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U型杆(230),所述底盘(210)顶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2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驱动电机(310),且驱动电机(310)固定连接于U型框(100)顶面,所述驱动电机(310)的电机轴固定套接有绞盘(320),且绞盘(320)内部固定缠绕有拉绳(321),所述U型框(100)顶面开设有多个连通口(101),且拉绳(321)一端贯穿相邻的连通口(101)并与U型杆(230)中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100)内部设置有矩形板(360),且矩形板(360)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杆(364),所述底盘(210)顶面开设有两个对称的弧形槽(211),且两个插杆(364)分别活动插接于两个弧形槽(211)内部,所述矩形板(360)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362),且连接筒(362)顶端与U型框(100)内顶面转动连接,所述矩形板(360)顶面开设有圆形孔(361),且拉绳(321)位于圆形孔(361)内部,所述矩形板(360)顶面固定连接有环体(363),且U型框(100)顶端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370),所述动力电机(370)的电机轴贯穿U型框(100)顶面并固定连接有搓盘(371),且搓盘(371)外侧壁与环体(363)内侧壁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100)顶面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杆(340),且两个转杆(340)外侧壁均固定缠绕有卷带(342),所述驱动电机(310)电机轴外侧壁固定套接有两个主齿轮(330),且两个转杆(340)外侧壁均固定套接有副齿轮(341),两个所述副齿轮(341)与两个主齿轮(330)一一对应,且副齿轮(341)与相对应的主齿轮(330)之间转动套接有齿带(350),所述U型杆(230)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带(231),且两个连接带(231)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框体(240),两个所述框体(240)相对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42),且两个框体(240)内部均设置有固定杆(250),两个所述固定杆(250)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52),且两个滑块(252)均滑动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滑槽(242)之间,两个所述框体(240)一端均开设有缺口(241),且两个固定杆(250)另一端均贯穿相邻缺口(241),两个所述卷带(342)一端均贯穿相邻连通口(101)并与相邻固定杆(250)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250)外侧壁均活动套接有回弹弹簧(251),且两个回弹弹簧(251)一端均与相邻滑块(252)相接触、另一端均与相邻框体(240)内部一端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231)宽度等于框体(240)一端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机构(400)包括转辊(410),所述U型框(100)两臂顶端均开设有安装口(102),且转辊(410)两端分别与相邻安装口(102)的顶底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辊(410)外侧壁开设有螺旋槽(411),且转辊(410)外侧壁滑动套接有两个滑框(420),两个所述滑框(420)内侧壁均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璐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