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制造的蚀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蚀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制造的蚀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柔性电路板是一种常见的器件,广泛应用于手机等带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上。目前柔性电路板的线路生产采用的方式是,在基板上镀铜,然后在铜表面覆盖干膜,经过显影将需要保留的干膜固化,固化的干膜将要保留的铜膜护住,再将多余的干膜和铜膜去除即可。在去除多余铜膜时,通常采用化学液体冲刷而将铜剔除,也就是对柔性电路板进行蚀刻。
[0003]现在的人们在对柔性电路板进行蚀刻时,通常是先通过夹具对柔性电路板进行夹持固定,由于柔性电路板的材质较为特殊,使得夹具在夹持柔性电路板时,容易导致柔性电路板损坏,从而导致柔性电路板的生产效果不佳,而且在完成固定后,大部分设备需要人工使用蚀刻液对柔性电路板进行冲刷,使得人们的工作效率较低。
[0004]因此,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损坏柔性电路而且自动进行冲刷的用于柔性电路板制造的蚀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制造的蚀刻装置,包括有外框架(1)、储水箱(2)、盖子(3)、导流框(4)和喷头(5),外框架(1)顶部设有储水箱(2),储水箱(2)顶部右侧中部螺纹式设有盖子(3),外框架(1)内顶部左侧设有导流框(4),导流框(4)与储水箱(2)连通,导流框(4)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用于喷洒蚀刻液的喷头(5),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堵塞机构(6)、固定机构(7)和传送机构(8),外框架(1)内侧上部左侧设有用于堵住蚀刻液的堵塞机构(6),外框架(1)中部左侧设有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的固定机构(7),外框架(1)内部左侧设有用于使柔性电路板移动的传送机构(8)。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制造的蚀刻装置,其特征是,堵塞机构(6)包括有第一限位柱(61)、第一活动块(62)、第一弹簧(63)、L形活动杆(64)、塞子(65)和第二弹簧(66),外框架(1)内侧上部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柱(61),第一限位柱(61)下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块(62),第一活动块(62)内部下侧与外框架(1)之间均设有第一弹簧(63),第一弹簧(63)均绕在同侧的第一限位柱(61)上,外框架(1)上部左侧的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L形活动杆(64),L形活动杆(64)底部均与同侧的第一活动块(62)接触,L形活动杆(64)上部左侧与外框架(1)之间均设有第二弹簧(66),储水箱(2)上部左侧的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塞子(65),塞子(65)底部均挡住导流框(4)的顶部,塞子(65)顶部均与同侧的L形活动杆(64)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制造的蚀刻装置,其特征是,固定机构(7)包括有第二活动块(71)、第二限位柱(72)、第三活动块(73)、第三弹簧(74)和海绵块(75),外框架(1)中部左侧的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块(71),第二活动块(71)顶部外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柱(72),横向同侧的第二限位柱(72)上侧之间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块(73),第二活动块(71)顶部外侧与同侧的第三活动块(73)之间均设有两个第三弹簧(74),第三弹簧(74)均绕在同侧的第二限位柱(72)上,第二活动块(71)顶部内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海绵块(75),第三活动块(73)底部内侧的左右两侧也均设有海绵块(75)。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制造的蚀刻装置,其特征是,传送机构(8)包括有电机(81)、第一丝杆(82)、第二丝杆(83)和平皮带(84),外框架(1)内部左侧的中部后侧设有电机(81),外框架(1)内侧中部后侧转动式设有第一丝杆(82),后侧的第二活动块(71)下部与第一丝杆(82)螺纹式连接,第一丝杆(82)左侧与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瞿尉,张宣力,梅雪春,黄向宜,黄秀瑜,曾凡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软信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