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炒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010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锅体壳、加热机构、外胆、内胆以及锅盖;所述锅体壳内部设置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穿过所述外胆的底部,与所述内胆的下表面接触在一起,所述内胆位于所述外胆内部,所述内胆的上端开口边缘设置有所述锅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可拆卸的内胆和中间U型搅拌杆的配合,实现对菜品的自动转动翻炒,同时,将搅拌电机和控制面板分别安装在锅体壳的左右两侧的锅柄内,避免与内胆以及加热机构之间直接接触,节省体积的同时确保安全,另外,加热机构采用反射层包裹发热管的结构,减少热量外泄,提高加热效率;整体采用可拆卸式的结构,便于后期的清洗和更换。便于后期的清洗和更换。便于后期的清洗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炒菜机


[0001]本技术属于烹饪厨具领域,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

技术介绍

[0002]自动炒菜机是通过自动翻炒菜品,减少人工干预的一种自动化烹饪厨具,它能有效提高翻炒的效率,减少菜品由于人工翻炒导致的受热不均导致的问题,另外,可以有效减轻传统人工炒菜的劳动强度。
[0003]经检所,中国专利CN215127174U公开了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有外壳,设于外壳内的锅体,设于锅体内的搅拌机构,电机,加热装置,以及控制电机和加热装置工作的控制器,外壳上设有用于读取二维码信息内的菜谱对应的炒菜执行程序的摄像头,使用时,在配菜包上贴上二维码,用户只需要将二维码对摄像头扫一下,摄像头将读取的菜谱对应的执行程序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执行程序对应的指令控制电机是否转动进行搅拌,以及控制电机工作时长,加热装置加热功率大小和加热时长,就可以完成炒菜工作了。另外,此方法,可以让机器不需要联网,不用更新程序,就可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新菜谱的炒菜方式。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有以下问题可以改机:驱动搅拌机构转动的电机和给锅体加热的加热装置,均设置于锅体内胆的下部,这样将电机安装在发热源附近,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减少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内胆底部设计的旋转型的搅拌机构,搅拌的范围有限,可能导致搅拌不够充分,另外,锅盖与锅体之间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不便拆卸进行清洗。
[0004]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炒菜机,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炒菜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锅体壳、加热机构、外胆、内胆以及锅盖;所述锅体壳下端向上开设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线束盘线座,所述锅体壳的左右两端上边缘分别开设锅柄,所述凹槽上部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耦合器固定座,所述耦合器固定座上部固定安装耦合器,所述耦合器的侧壁分别与发热管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发热管的外围覆盖一层反射罩,所述反射罩的前后侧壁左右分别开槽卡接支撑腿,所述外胆的底部开设耦合器安装口,所述耦合器安装口内贯穿所述耦合器,所述外胆的左侧上端边缘开槽安装电机轴固定座,所述外胆的右侧上端边缘开槽安装弹力锁紧装置,所述离合器与中间U型搅拌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中间U型搅拌杆的右端与所述弹力锁紧装置挤压卡紧在一起,所述中间U型搅拌杆的外围设置所述内胆,所述内胆下侧壁外表面覆盖所述反射罩,所述内胆的左右两端端上部边缘分别开设圆孔,所述内胆上部开口边缘向外弯折形成密封条安置槽,所述内胆的上部设置所述锅盖,所述锅盖的下端边缘开设密封条卡槽,所述密封条卡槽内卡装密封条,所述锅盖的顶部开槽卡装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开孔安装加料斗;通过采用可拆卸的内胆和中间U型搅拌杆的配合,实现对菜品的自动转动翻炒,同时,将搅拌电机和控制面板分别安装在锅体壳的左右两侧的锅柄内,避免与内胆以及加热机构之
间直接接触,节省体积的同时确保安全,另外,加热机构采用反射层包裹发热管的结构,减少热量外泄,提高加热效率。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左侧所述锅柄内还设置有搅拌电机;通过搅拌电机带动中间U型搅拌杆的左端,进行360转动,对内胆中菜品进行翻搅。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右侧所述锅柄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控制面板;通过控制面板对加热机构以及搅拌电机进行控制。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U型搅拌杆的左端开设圆环连接座,其中间横梁为波浪型搅拌臂,其右端开设连接顶轴安装凹槽;通过圆环连接座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卡接在一起,为整个中间U型搅拌杆的转动提供动力,中间的波浪型搅拌臂,对内胆中的菜品进行有效的翻搅,防止菜品粘锅或者过热发焦,右端的顶轴安装凹槽与弹力锁紧装置之间弹性挤压连接,方便拆卸。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力锁紧装置包括顶轴,所述顶轴右端固定连接挡环,所述挡环另一侧的顶轴上套装弹簧;通过将顶轴插入顶轴安装凹槽内,向右按压,此时弹簧压缩,中间U型搅拌杆的左端的圆环连接座插入左侧的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完成对中间U型搅拌杆的固定安装。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条安置槽下部的内胆内壁还开设有一层阶梯;通过开设阶梯,可以便于后期加装蒸屉,进行功能性的扩展。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前后所述密封条卡槽的中间分别开设磁铁吸附套,前后所述密封条的中间分别设置有磁铁;通过磁铁吸附套,将密封条的中间分别设置的磁铁进行吸附,防止密封胶条在使用的过程中掉落,同时,便于拆卸更换。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可拆卸的内胆和中间U型搅拌杆的配合,实现对菜品的自动转动翻炒,提高搅拌的范围,确保菜品搅拌均匀和充分,同时,将搅拌电机和控制面板分别安装在锅体壳的左右两侧的锅柄内,避免与内胆以及加热机构之间直接接触,节省体积的同时确保安全,另外,加热机构采用反射层包裹发热管的结构,减少热量外泄,提高加热效率;内胆和锅盖与锅体壳之间均可以快速拆卸,便于后期的清洗。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锅体壳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加热机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外胆第一剖面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外胆第二剖面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的内胆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的锅盖剖面图;
[0020]图8为本技术的锅盖第一细节图;
[0021]图9为本技术的锅盖第二细节图。
[0022]图中:1

锅体壳,2

加热机构,3

外胆,4

内胆,5

锅盖,11

凹槽,12

线束盘线座,13

锅柄,14

搅拌电机,15

控制面板,21

耦合器固定座,22

耦合器,23

发热管,24

反射罩,25

支撑腿,31

耦合器安装口,32

电机轴固定座,33

弹力锁紧装置,331

顶轴,332


环,333

弹簧,34

中间U型搅拌杆,341

圆环连接座,342

波浪型搅拌臂,343

顶轴安装凹槽,41

圆孔,42

密封条安置槽,43

阶梯,51

密封条卡槽,52

密封条,5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壳(1)、加热机构(2)、外胆(3)、内胆(4)以及锅盖(5);所述锅体壳(1)下端向上开设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固定连接线束盘线座(12),所述锅体壳(1)的左右两端上边缘分别开设锅柄(13),所述凹槽(11)上部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所述加热机构(2),所述加热机构(2)包括耦合器固定座(21),所述耦合器固定座(21)上部固定安装耦合器(22),所述耦合器(22)的侧壁分别与发热管(2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发热管(23)的外围覆盖一层反射罩(24),所述反射罩(24)的前后侧壁左右分别开槽卡接支撑腿(25),所述外胆(3)的底部开设耦合器安装口(31),所述耦合器安装口(31)内贯穿所述耦合器(22),所述外胆(3)的左侧上端边缘开槽安装电机轴固定座(32),所述外胆(3)的右侧上端边缘开槽安装弹力锁紧装置(33),所述电机轴固定座(32)与中间U型搅拌杆(34)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中间U型搅拌杆(34)的右端与所述弹力锁紧装置(33)挤压卡紧在一起,所述中间U型搅拌杆(34)的外围设置所述内胆(4),所述内胆(4)下侧壁外表面覆盖所述反射罩(24),所述内胆(4)的左右两端端上部边缘分别开设圆孔(41),所述内胆(4)上部开口边缘向外弯折形成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伟宏张学诚尹喜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贝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