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金刚石为衬底的外延GaN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功率元件
,尤其涉及一种以金刚石为衬底的外延GaN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硅功率器件已经达到了理论极限,而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中氮化镓材料的基础参数更加优异,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氮化镓功率器件适合高频、高温、高效率的应用环境,能够有效减小系统尺寸,提高功率密度,并最终降低系统成本。
[0003]但随着GaN功率器件的设计和工艺不断提高和改进,其理论输出功率越来越高,频率越来越大,体积越来越小。然而,在尺寸小型化和功率增大化的条件下,GaN基微波功率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GaN基功率器件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芯片有源区的热积累效应迅速增加,导致其各项性能指标迅速恶化,使其大功率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因此,散热问题成为制约GaN基功率器件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
[0004]研究中发现,金刚石晶圆一般为多晶金刚石,多晶金刚石往往会存在着一些目前加工工艺难以解决的缺点,在研磨或者抛光的过程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金刚石为衬底的外延GaN,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刚石衬底,设置于金刚石衬底上的单层或者多层石墨烯层,以及溅射于石墨烯层上的氮化铝层,以及外延生长于氮化铝上的氮化镓薄膜。2.一种以金刚石为衬底的外延GaN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多晶金刚石衬底A)将处理好的硅片放置于MPCVD中,对腔体抽真空,随后通入氢气,开启微波电源,再通入甲烷气体,逐渐的在硅片表面生长出多晶金刚石;B)生长结束后,将样品从腔体中取出研磨和抛光;抛光完成后,用过化学腐蚀的方式,去掉与金刚石相结合的硅,最终形成金刚石的自支撑衬底;步骤二:单层或者多层石墨烯层的制备A)在铜箔表面生长的多层或者单层石墨烯的表面均匀的旋涂一层PMMA溶液,随后烘干;B)烘干后,放入有腐蚀铜的溶液中,腐蚀时长不少于半小时;C)腐蚀完成后,放入纯净的去离子水中,然后把PMMA/石墨烯薄膜转移到金刚石衬底的表面;D)转移完成后,将金刚石进行烘干;随后将金刚石衬底放置于丙酮溶液中进行水浴加热,将PMMA完全溶解掉;E)随后将金刚石在烘干箱中进行烘干,形成金刚石表面的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步骤三:溅射氮化铝层A)将上述转移好石墨烯的金刚石衬底,放置于磁控溅射设备中,进行抽真空;B)通入氮气和氩气,同时对样品进行加热,温℃达到后进行溅射;C)溅射时长为5
‑
40分钟,氮化铝薄膜的厚℃为20
‑
200纳米之间,完成溅射氮化铝层;步骤四:制备氮化镓外延层将磁控溅射氮化铝后的样品在保持高洁净℃的环境下取出,随后放置于MOCVD设备中,设置反应温℃和气压;向反应腔室内通入氨气、镓源气体,在氮化铝表面外延一层高质量的氮化镓薄膜,薄膜的厚℃为150
‑
250纳米。3.一种以金刚石为衬底的外延GaN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步骤一:准备单晶金刚石;步骤二:单层或者多层石墨烯层的转移A)在铜箔表面生长的多层或者单层石墨烯的表面均匀的旋涂一层PMMA溶液,随后烘干;B)烘干后,放入有腐蚀铜的溶液中,腐蚀时长不少于半小时;C)腐蚀完成后,放入纯净的去离子水中,然后把PMMA/石墨烯薄膜转移到单晶金刚石衬底的表面;用PMMA把石墨烯包覆好,防止在后续转移过程中发生破坏。D)转移完成后,将单晶金刚石进行烘干,使得石墨烯层与单晶金刚石衬底表面贴合紧密;随后将单晶金刚石衬底放置于丙酮溶液中进行水浴加热,将PMMA完全溶解掉;E)随后将单晶金刚石在烘干箱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粉红,李熙规,
申请(专利权)人:化合积电厦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