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铁的微纳卫星惯性在轨释放装置与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纳卫星在轨释放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铁的微纳卫星惯性在轨释放装置与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空间技术发展迅速,对于卫星发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各型号卫星需实现的功能也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由于运载火箭技术的突破当今火箭有了更大的载荷量,货运飞船等空间执行机构也有了执行更多附加任务的能力,因此卫星尺寸及发射方式不再拘泥于以往一箭一星的发射方式,更多地引入了诸如一箭多星、货运飞船释放卫星、子母卫星释放、空间站卫星释放等多种手段。空间站卫星的释放在诸多卫星释放方案中属于起步较晚的方案,
[0003]但是纵观诸多次成功的在轨卫星释放任务,鲜有关于空间站伴飞卫星的研究,多数的任务仅为释放附带卫星停留在指定轨道之上后主载荷驶离当前位点,为防止地面发射针对主载荷与针对被释放附带卫星指令之间冲突,一般规定在附带卫星与主载荷分离后45分钟才发射针对附带卫星的控制指令使其执行任务。当今附带卫星的释放方案中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现有方案无法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铁的微纳卫星惯性在轨释放装置与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内筒(8),所述内筒(8)的底面开设有底盘螺孔(1),所述内筒(8)的侧面开设有卡件通孔(6)及收纳槽(7);所述内筒(8)的底面上设置有电磁铁(2);所述电磁铁(2)上设置有弹簧(3);所述弹簧(3)上设置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连接有卡件(5);所述卡件(5)与卡件通孔(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套筒(9),所述套筒(9)上开设有卡槽(10);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通过卡件(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机械臂末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与微纳卫星释放机构末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铁的微纳卫星惯性在轨释放装置与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8)为一体成型的中空圆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铁的微纳卫星惯性在轨释放装置与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螺孔(1)沿内筒(8)的圆形底面的圆心对称分布;所述底盘螺孔(1)与内筒(8)的圆形底面内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电磁铁的微纳卫星惯性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朝辉,张耀中,刘传凯,孙军,李革非,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