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用扰流结构及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86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用扰流结构及泵,泵用扰流结构,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中心开设有沿其轴向贯穿的开口;口环,所述口环连接于所述隔板轴向的第一侧,所述口环位于所述开口的周向,所述口环的内周面与所述开口形成过水孔,所述口环的外周面被配置为与叶轮连接。由于口环的内周面与过水孔形成过水孔,口环的外周面与叶轮连接,因此,只会有很少量的水,甚至没有水由口环与叶轮连接的缝隙中通过,几乎所有的水由叶轮加速后流入泵体的出水口,从而保证出水口的水的流速和能量都比较大,进而减少水力损失,提高水泵效率。提高水泵效率。提高水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用扰流结构及泵


[0001]本技术涉及泵
,尤其涉及一种泵用扰流结构及泵。

技术介绍

[0002]水泵通过其内的压水室将动能转化为压能,由于压水室结构局限,使得压水过程中水力损失过大,现有技术中会在压水室设置扰流结构,扰流结构将压水室分隔成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扰流结构的一侧为叶轮10',叶轮10'位于第二腔室,另一侧设置有泵体的进水口,进水口与第一腔室连通,扰流结构的中心开设过水孔,从而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叶轮10'驱动由进水口流入第一腔室内的水由过水孔流入第二腔室。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由于扰流结构与叶轮10'之间存在间隙,会有一部分水由过水孔流出后,不经过叶轮10',而是由叶轮10'与隔板30'之间的空隙直接到泵体的出水口,这样出水口的水的流速和能量都比较小,导致出现一定的水利损失,水泵效率低,因此,亟需一种泵用扰流结构,减少水力损失,提高水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泵用扰流结构,以减少水力损失,提高水泵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泵用扰流结构,包括:
[0005]隔板,所述隔板的中心开设有沿其轴向贯穿的开口;
[0006]口环,所述口环连接于所述隔板轴向的第一侧,所述口环位于所述开口的周向,所述口环的内周面与所述开口形成过水孔,所述口环的外周面被配置为与叶轮连接。
[0007]可选的,所述隔板还包括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位于所述开口的周向,并设置于所述隔板的所述第一侧,所述避让凹槽与所述叶轮正对。
[0008]可选的,所述泵用扰流结构还包括焊接筋,所述焊接筋连接于所述隔板轴向的第二侧,所述焊接筋用于与泵体焊接。
[0009]可选的,所述泵用扰流结构还包括导流部,所述导流部连接于所述隔板轴向的第二侧,并位于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导流部开设有相对设置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均与所述开口连通。
[0010]可选的,所述泵用扰流结构还包括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所述扰流组件位于所述导流部的径向的外侧,并与所述导流部间隔设置。
[0011]可选的,所述扰流组件包括:
[0012]挡水圆弧板,所述挡水圆弧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侧;
[0013]竖筋和挡流板,所述竖筋和所述挡流板均连接于所述挡水圆弧板远离所述导流部的一侧,并沿所述隔板的径向延伸,所述竖筋和所述挡流板间隔设置,所述竖筋和所述挡流板之间的所述挡水圆弧板与至少部分所述进口相对。
[0014]可选的,所述竖筋和所述挡流板之间的至少部分所述挡水圆弧板开设有避让口。
[0015]可选的,所述隔板的周面上具有定位部。
[0016]可选的,所述定位部为第一定位平面。
[0017]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以减少水力损失,提高水泵效率。
[0018]为达此目的,本技术第二方面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9]一种泵,包括上述的泵用扰流结构。
[0020]由上可见,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口环的内周面与过水孔形成过水孔,口环的外周面与叶轮连接,因此,只会有很少量的水,甚至没有水由口环与叶轮连接的缝隙中通过,几乎所有的水由叶轮加速后流入泵体的出水口,从而保证出水口的水的流速和能量都比较大,进而减少水力损失,提高水泵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现有技术中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的剖视图;
[0023]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用扰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用扰流结构的剖视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泵用扰流结构的剖视图;
[0027]图7是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用扰流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用扰流结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
[0032]1、隔板;11、开口;12、避让凹槽;13、第一定位平面;
[0033]2、口环;3、焊接筋;
[0034]4、导流部;41、进口;42、出口;43、第一圆弧板;44、所述第二圆弧板;
[0035]5、扰流组件;51、挡水圆弧板;52、竖筋;53、挡流板;54、避让口;
[0036]6、过水孔;
[0037]10、叶轮;
[0038]20、泵体;201、第一腔体;202、第二腔体;203、定位凸起;204、第二定位平面;205、台阶面;206、进水口;
[0039]30、隔板;
[0040]10'、叶轮;3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42]本技术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
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4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5]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泵包括泵用扰流结构,还包括泵体20和叶轮10,泵体20内设置有压水室,叶轮10和扰流结构均设置于水压室内,扰流结构将压水室分隔成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扰流结构的一侧为叶轮10,叶轮10位于第二腔室,另一侧为泵体20的进水口206,进水口206与第一腔室连通,扰流结构的中心开设过水孔6,从而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叶轮10驱动由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用扰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30),所述隔板(30)的中心开设有沿其轴向贯穿的开口(11);口环(2),所述口环(2)连接于所述隔板(30)轴向的第一侧,所述口环(2)位于所述开口(11)的周向,所述口环(2)的内周面与所述开口(11)形成过水孔(6),所述口环(2)的外周面被配置为与叶轮(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用扰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0)还包括避让凹槽(12),所述避让凹槽(12)位于所述开口(11)的周向,并设置于所述隔板(30)的所述第一侧,所述避让凹槽(12)与所述叶轮(10)正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用扰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用扰流结构还包括焊接筋(3),所述焊接筋(3)连接于所述隔板(30)轴向的第二侧,所述焊接筋(3)用于与泵体(20)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用扰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用扰流结构还包括导流部(4),所述导流部(4)连接于所述隔板(30)轴向的第二侧,并位于所述开口(11)的一端,所述导流部(4)开设有相对设置的进口(41)和出口(42),所述进口(41)和所述出口(42)均与所述开口(11)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用扰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元平王园丁军峰刘镇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新沪屏蔽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