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973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包括:至少一条柔性非金属带,所述柔性非金属带的横截面为T形,包括竖直部分和横向部分;在电梯钢丝绳安装时,将所述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安装在电梯曳引轮上,所述柔性非金属带的横向部分与曳引轮轮槽的侧面接触,竖直部分嵌入曳引轮轮槽底部的切口内,使钢丝绳仅与所述柔性非金属带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能适应不同直径的曳引轮,可以有效对曳引轮轮槽与钢丝绳进行保护。引轮轮槽与钢丝绳进行保护。引轮轮槽与钢丝绳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梯钢丝绳的安装放置过程中,一般出现两种放绳方式,如图1所示,当对重14固定在底坑,轿厢19通过脚手架18支撑在顶层附近时,从放绳架的卷筒16中抽出钢丝绳15,绕过曳引轮20和导向轮17后,沿箭头方向缓慢放绳,直到对重14的连接装置上;另一种方式如图2所示,轿厢19固定在底坑,对重14被脚手架18支撑在顶层附近,钢丝绳15从绳卷16或卷筒16中抽出,经过曳引轮20向下放置。钢丝绳在曳引轮轮槽中向下放置的细节图如图3所示,当钢丝绳过长,质量过大时,由于安装过程中曳引轮20无法转动,钢丝绳15与曳引轮20产生相对滑动,可能会在曳引轮轮槽上产生印痕状磨损。图4是圆弧形带缺口槽201和V形带缺口槽202产生磨损的示意图,都有可能产生由实线位置至虚线位置的损伤。该磨损可能会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造成振动影响,若想消除该影响,需要更换曳引轮或者曳引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包括:
[0004]至少一条柔性非金属带,所述柔性非金属带的横截面为T形,包括竖直部分和横向部分;
[0005]在电梯钢丝绳安装时,将所述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安装在电梯曳引轮上,所述柔性非金属带的横向部分与曳引轮轮槽的侧面接触,竖直部分嵌入曳引轮轮槽底部的切口内,使钢丝绳仅与所述柔性非金属带接触。
[0006]优选地,在所述竖直部分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结构,另一端设置有凹口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和凹口结构能够互相适配,形成卡扣,使柔性非金属带闭环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横向部分的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
[0008]优选地,所述横向部分为单边纺锤形。
[0009]优选地,在所述横向部分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结构,另一端设置有凹口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和凹口结构能够互相适配,形成卡扣,使柔性非金属带闭环连接。
[0010]优选地,在沿柔性非金属带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凸起结构或凹口结构有多个。
[0011]优选地,所述柔性非金属带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聚氨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
[0012]优选地,在所述材质中还添加有固体润滑剂。
[0013]优选地,所述固体润滑剂为石墨、氮化硼或二硫化钼。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能适应不同直径的曳引轮,可以有效对曳引轮轮槽与钢丝绳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电梯轿厢在顶层时放绳示意图;
[0016]图2为现有技术电梯轿厢在底层时放绳示意图;
[0017]图3为现有技术钢丝绳在曳引轮上放绳示意图;
[0018]图4为现有技术两种曳引轮槽形磨损示意图;
[0019]图5为实施例1的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示意图;
[0020]图6为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横截面示意图;
[0021]图7为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在曳引轮槽上卷绕示意图;
[0022]图8为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接口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9为实施例2的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示意图;
[0024]图10为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的俯视图;
[0025]图11为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在半圆形带切口槽上安装示意图;
[0026]图12为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在V形带切口槽上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包括:
[0028]至少一条柔性非金属带,所述柔性非金属带的横截面为T形,包括竖直部分和横向部分;
[0029]在电梯钢丝绳安装时,将所述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安装在电梯曳引轮上,所述柔性非金属带的横向部分与曳引轮轮槽的侧面接触,竖直部分嵌入曳引轮轮槽底部的切口内,使钢丝绳仅与所述柔性非金属带接触。
[0030]实施例1
[0031]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其主体为横截面为T形的柔性非金属带53,在其两端的T形截面的竖直部分分别设置有一凸起结构51和凹口结构52,凸起结构51和凹口结构52能够连接形成卡扣组合,将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5闭环连接,锁紧在轮槽中,其中的柔性非金属带53位于钢丝绳与轮槽之间,可避免轮槽与钢丝绳直接接触,防止滑动磨损产生。在柔性非金属带53的两端以外区域预制加工有若干个长度方向上线性阵列的卡扣组合54,除了预加工的卡扣组合外所述柔性非金属带的其他位置整体相连。安装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5时,可根据曳引轮周长确定合适长度的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并进行裁剪。裁剪时,在柔性非金属带上找到合适长度下对应的预加工卡扣组合,将预加工卡扣组合上下部柔性非金属带相连部分(见图5中虚线55)剪切开。剪切完成后去除多余部分57,在柔性非金属带的端部形成了新的凹口结构56,可以与另一端的凸起结构51相连形成新的卡扣组合,使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5在合适的长度下闭环连接。
[0032]图5中的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5的横截面T形的横向部分为矩形,也可以是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纺锤形或单边纺锤形。但是从制造和安装的便利角度考虑,优选横截面T形的横向部分形状为单边纺锤形,例如图6所示。横截面T形的横向部分选用单边纺锤形的好处是能保证柔性非金属带有较好的变形,能适应轮槽形状,其横截面T形的横向中部由于厚度较大有着较好的支撑作用。
[0033]图7是图5中的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5在曳引轮20上的安装卷绕方式。使用时,将
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5沿轮槽卷绕在曳引轮20上,利用柔性非金属带的弹性将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5略微拉伸,将端部凸起结构51和凹口结构52连接成卡扣组合(详见图8),使柔性非金属带形成闭环连接,利用其内部弹性应力将所述柔性非金属带T形横截面的竖直部分嵌入轮槽底部切口中。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5的T形横截面的横向部分能够局部变形适应轮槽形状,在所保护的轮槽上形成紧密贴合。
[0034]实施例2
[0035]图9公开了一种优选的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6,它在图5的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5的基础上,除了T形横截面的竖直部分上设置有相同的凸起结构61和凹口结构62外,在T形截面的横向部分的两端也分别设置有凸起结构63和凹口结构64,其俯视图如图10所示,所形成的卡扣组合可以在轮槽周向、径向和轴向上对所述柔性非金属带端部进行限位连接。在此优选的实施例上也可参照图5在柔性非金属带两端以外区域预制加工有若干个长度方向上阵列的卡扣组合,以便于对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的长度进行合适地调整。
[0036]图11和图12分别公开了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在半圆形带切口轮槽201和V形带切口槽202上的安装示意图。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适应轮槽形状发生变形,有效避免钢丝绳与轮槽直接接触引起滑动磨损。
[0037]该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的材质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条柔性非金属带,所述柔性非金属带的横截面为T形,包括竖直部分和横向部分;在电梯钢丝绳安装时,将所述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安装在电梯曳引轮上,所述柔性非金属带的横向部分与曳引轮轮槽的侧面接触,竖直部分嵌入曳引轮轮槽底部的切口内,使钢丝绳仅与所述柔性非金属带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直部分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结构,另一端设置有凹口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和凹口结构能够互相适配,形成卡扣,使柔性非金属带闭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部分的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曳引轮轮槽防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兴贾薛铖钱嘉俊高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