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生成聚醚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972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生成聚醚的方法,属于聚醚多元醇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聚醚多元醇制备方法存在的需要后处理以及聚合温度高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环氧烷烃为单体原料,在引发剂、路易斯酸和吡啶有机磷的作用下进行开环聚合生成聚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聚合反应采用非金属体系吡啶有机磷为催化剂,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40~60℃),实现双羟基封端的聚醚多元醇的制备,制备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可控(950~14300g/mol),分子量分布窄(为1.03~1.21)。为1.03~1.21)。为1.03~1.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生成聚醚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生成聚醚的方法,属于聚醚多元醇合成
,具体涉及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的有机路易斯酸碱对体系,聚合工艺及双官能化封端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醚多元醇制得的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较好的水解稳定性、耐候性、低温柔顺性和耐霉菌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电缆、薄膜、医疗器材、胶辗、耐油密封件等方面。聚环氧丙烷(PPO)是聚醚多元醇家族的重要成员,在许多应用中用作润滑剂、洗涤剂、印刷油墨、表面活性剂、化妆品试剂和泡沫控制剂的关键成分,主要以低聚物的形式用于上述领域或作为聚氨酯的前体。
[0003]现有制备聚醚多元醇的方法通常包括在碱催化剂和双金属络合催化剂催化聚合,聚合反应得到的粗聚醚多元醇大多含有金属离子、副反应产生的醛、低分子量聚合物以及未反应的氧化烯烃等物质,使得聚醚多元醇存在色度异常或容易产生刺激性气味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聚醚多元醇进行后处理。此外,上述聚合反应温度较高,一般为100~150℃。因此,提供一种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生成聚醚的反应,高效地制备得到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且不含金属元素的聚醚多元醇聚合物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聚醚多元醇制备方法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生成聚醚的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生成聚醚的方法,该方法为:以环氧烷烃为单体原料,在引发剂、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的作用下进行开环聚合生成聚醚。
[0007]进一步限定,路易斯碱为吡啶有机磷,结构式如下:
[0008][0009]式中,R和R1均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取代芳基。
[0010]进一步限定,R为乙基,R1为异丙基。
[0011]进一步限定,引发剂为单醇,二醇,三醇或四醇
[0012]更进一步限定,引发剂为苄醇、乙二醇、丙烯醇、乙醇胺、对氨基苯甲醇、三甲硅基丙炔醇、丙三醇、对苯二甲醇、2

丁基
‑2‑
乙基

1,3

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或聚乙二醇。
[0013]进一步限定,环氧烷烃为CHO(氧化环己烯)、EO(环氧乙烷)、PO(环氧丙烷)、HO(1,2

环氧己烷)、ECH(环氧氯丙烷)、AGE(烯丙基缩水甘油醚)、LO(丁基环氧乙烷)、BO(环氧丁
烷)、NBGE(正丁基缩水甘油醚)、SO(环氧苯乙烷)、FGE(糠基缩水甘油醚)、PGE(苯基缩水甘油醚)、BGE(丁基缩水甘油醚)中一种或几种混合。
[0014]更进一步限定,环氧烷烃为PO(环氧丙烷)、BO(环氧丁烷)、AGE(烯丙基缩水甘油醚)、EO(环氧乙烷)中一种或几种混合。
[0015]进一步限定,路易斯酸为三乙基硼。
[0016]进一步限定,路易斯碱、路易斯酸、引发剂和环氧烷烃的摩尔比为(0.05~1):(0.15~3):(0~5):(100~1000)。
[0017]进一步限定,聚合温度为40~60℃,反应时间为4~51h。
[001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方法中使用的路易斯碱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合成路易斯碱的原料由摩尔比为(1~2):2:1的吡啶盐、双(三甲基硅烷基)氨基钾和二异丙基氯化膦组成。
[0019]进一步限定,吡啶盐结构式如下:
[0020][0021]式中,R是烷基、环烷基、芳基或取代芳基。
[0022]进一步限定,合成吡啶盐的原料由摩尔比为1:2的4

氨基吡啶和卤代烷烃组成。
[002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上述方法合成的聚醚为双官能化封端聚醚多元醇,分子量为950~143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03~1.21。
[0024]进一步限定,双官能化封端聚醚多元醇的结构为:
[0025][0026]进一步限定,Y为引发剂种类,至少包含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0027][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生成聚醚的方法,该聚合反应采用非金
属体系吡啶有机磷催化剂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40~60℃),实现双羟基封端的聚醚多元醇的制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1)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吡啶有机磷催化剂是一类含有P

N双键的化合物,其具有碱性强(pKa≈20,乙腈),溶解性好以及不含金属离子等优点,是具有高活性的开环聚合催化剂,利用其合成的聚醚无色无味,不饱和度低,特别适合生产聚氨酯硬质和软质泡沫,使得泡沫具有良好的硬度、回弹性和耐久性。
[0030](2)制备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吡啶有机磷催化体系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反应较迅速,反应过程可控性佳,且获得的催化体系引发效率较高,且能够有效抑制副反应。
[0031](3)本专利技术使用吡啶有机磷作为催化剂制备聚合物时,可在双羟基引发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可以调控制备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催化剂的用量,降低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制备带有双羟基末端官能团的双羟基聚醚多元醇。
[0032](4)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可控(950~14300g/mol),分子量分布窄(为1.03~1.21),聚合物末端官能团为羟基。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聚醚的1HNMR谱图;
[0034]图2为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聚醚的代表性GPC谱图;
[0035]图3为实施例12制备得到的聚醚的1HNMR谱图;
[0036]图4为实施例12制备得到的聚醚的代表性的GPC谱图;
[0037]图5为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聚醚的1HNMR谱图;
[0038]图6为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聚醚的代表性的GPC谱图;
[0039]图7为实施例14制备得到的聚醚的1HNMR谱图;
[0040]图8为实施例14制备得到的聚醚的代表性的GPC谱图;
[0041]图9为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聚醚的1HNMR谱图;
[0042]图10为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聚醚的代表性的GPC谱图;
[0043]图11为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聚醚的1HNMR谱图;
[0044]图12为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聚醚的代表性的GPC谱图;
[0045]图13为实施例17制备得到的聚醚的1HNMR谱图;
[0046]图14为实施例17制备得到的聚醚的代表性的GPC谱图;
[0047]图15为实施例5

8制备得到的聚醚的GPC对比谱图;
[0048]图16为实施例5、9

10制备得到的聚醚的GPC对比谱图;
[0049]图17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聚醚的MALDI

TOF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生成聚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环氧烷烃为单体原料,在引发剂、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的作用下进行开环聚合生成聚醚,所述的路易斯碱为吡啶有机磷,结构式如下:式中,R和R1均为烷基、环烷基、芳基或取代芳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生成聚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为苄醇、乙二醇、丙烯醇、乙醇胺、对氨基苯甲醇、三甲硅基丙炔醇、丙三醇、对苯二甲醇、2

丁基
‑2‑
乙基

1,3

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或聚乙二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生成聚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环氧烷烃为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环氧乙烷中一种或几种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生成聚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路易斯碱、路易斯酸、引发剂和环氧烷烃的摩尔比为(0.0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武李志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