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37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3
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结构,解决夹层楼板总结构厚度,部件尺寸大,运输起吊困难,现场焊接量大,安装精度差的问题。方案是:装配式夹层楼板部分包括:装配式楼板部分、连接节点部分和支撑立柱部分,连接节点部分用于安装装配式夹层楼板部分与房屋结构的连接,承载板两端分别与承载梁上的承载板连接支架固定连接。装配式夹层楼板填充保温隔热棉,总体厚度薄,连接节点部分包括:承载梁与支撑墙体的连接节点A和承载梁与支撑柱的连接节点B。有益效果是:楼板厚度尺寸小、结构简单、免焊接、安装精度高、可满足复杂的夹层户型、楼板受力均匀、刚性好、标准部件现场组装施工、安装方便快捷、施工周期短和成本低等优点。短和成本低等优点。短和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特别是一种现场环保作业、免焊接、全部采用标准部件的装配式后置楼板结构体系中的装配式夹层楼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建筑的需要,夹层楼板对建筑空间有极高的利用率,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有加建夹层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公寓、商铺夹层楼板、复式住宅等应用更发广泛,现有技术组装式夹层楼板的搭建是:采用承载梁与承载板上下搭接后现场焊接,面层再浇筑一道混凝土的方式,浇筑混凝土是为解决夹层楼板空鼓而带来的人在夹层楼板行走不适感觉,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楼板搭建的部件需要使用电梯进行运输,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加建夹层混凝土运输及浇筑困难,楼板搭建的部件尺寸大,电梯进行运输困难,外满足电梯装载尺寸要求,需要进行裁切后现场组焊及吊装设备,其实际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施工速度慢,工作周期长,楼板整体厚度尺寸厚占用空间大,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加建夹层混凝土运输及浇筑困难,楼板搭建的部件尺寸大,电梯进行运输困难,外满足电梯装载尺寸要求,需要进行裁切后现场组焊,其实际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施工速度慢,工作周期长,楼板整体厚度尺寸厚占用空间大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现场免焊接、全部采用标准部件装配式、环保作业的夹层楼板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装式楼板结构,装配式夹层楼板部分、连接节点部分和支撑立柱部分,所述的装配式夹层楼板部分经连接节点部分与支撑立柱部分或墙体连接构成整体组装式楼板结构。
[0005]所述的装配式夹层楼板部分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承载梁、与承载梁连接的承载板构成;所述的承载板为瓦楞型承载板;所述的承载梁为工字钢或槽钢或角钢,所述的承载梁设置有与承载板横断面形同的承载板连接支架,所述的承载板连接支架固定焊接在承载梁凹槽内,所述的承载板两端分别与承载梁上的承载板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瓦楞型承载板的凹槽内填充有保温隔热棉;所述的承载梁和瓦楞型的承载板的上面依次设置有防潮层、隔震层和地面装饰层,承载梁和瓦楞型的承载板的下面固定有天花板装饰层;所述的连接节点部分包括:承载梁与支撑墙体的连接节点A和承载梁与支撑柱的连接节点B;所述的承载梁与支撑墙体的连接节点A包括:固定板、托板和限位板构成的承载梁托架,固定板与托板垂直固定焊接,一对限位板间隔设置并垂直固定焊接在托板上,所述的
固定板经螺栓与支撑墙体固定,承载梁设置在间隔设置一对限位板之间,承载梁经螺栓与托板固定连接;承载梁与支撑柱的连接节点B包括:十字交叉卡板、上限位板、下限位板和十字卡板连接板,所述的上限位板固定在十字交叉卡板的上端,所述的下限位板固定在十字交叉卡板的下端,所述的下限位板设置有支撑立柱安装孔;所述的支撑立柱沿轴线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板插接槽,所述的十字交叉卡板经卡板插接槽与支撑立柱插接安装固定;所述的承载梁经十字卡板连接板与十字交叉卡板螺栓连接。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组装式楼板受力均匀、刚性好、楼板厚度尺寸小、现场环保作业、免焊接、全部采用标准部件现场组装施工、安装方便快捷、施工周期短和成本低等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07]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楼板承载梁采用角钢收边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08]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楼板承载梁采用槽钢收边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楼板整体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4为附图1的A

A剖面瓦楞型承载板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5为瓦楞型承载板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6为附图1的A

A剖面带收口的槽钢承载板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7为带收口的槽钢承载板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8为承载梁为工字钢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9为承载梁为角钢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10为承载梁为槽钢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11为承载梁与支撑墙体的连接节点A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12为附图11的B向示意图。
[0019]附图13为附图11的C向示意图。
[0020]附图14为承载梁与支撑柱的连接节点B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15为承载梁与支撑柱的连接节点B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16为承载梁与支撑柱的连接节点B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17为附图16的E向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18为承载板连接支架与承载梁垂直方向固定设置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19为承载梁与支撑墙体的连接节点A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20为附图1的A

A剖面带收口的槽钢承载板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21为专利技术实施例应用示意图。
[0028]附图中,1

1.承载板、1

2.承载梁、1

3.承载板连接支架、1

4.填充层、1

5.防潮层、1

6.隔震层、1

7.地面装饰层、1

8.天花板装饰层、2

1.固定板、2

2.托板、2

3.限位板、2

4.墙体固定板、2

5.承载梁固定板、2

6.中间承载板、3

1.十字交叉卡板、3

2.上限位板、3

3.下限位板、3

31支撑立柱安装孔、3

4.十字卡板连接板、4.支撑立柱、4

1.卡板插接槽、5.墙体、6.线缆保护管、7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参看附图,一种组装式楼板结构,装配式夹层楼板部分、连接节点部分和支撑立柱部分,所述的装配式夹层楼板部分经连接节点部分与支撑立柱部分或墙体连接构成整体组装式楼板结构。
[0030]所述的装配式夹层楼板部分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承载梁1

2、与承载梁连接的承载板1

1构成。
[0031]所述的承载板1

1为瓦楞型承载板。
[0032]所述的承载梁1

2为工字钢或槽钢或角钢,所述的承载梁1

2设置有与承载板1

1横断面形同的承载板连接支架1

3,所述的承载板连接支架1

3固定焊接在承载梁1

2凹槽内,所述的承载板1

1两端分别与承载梁1

2上的承载板连接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结构,装配式夹层楼板部分、连接节点部分和支撑立柱部分,所述的装配式部分经连接节点部分与支撑立柱部分或墙体连接构成整体组装式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式夹层楼板部分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承载梁(1

2)、与承载梁(1

2)连接的承载板(1

1)构成;所述的承载板(1

1)为瓦楞型承载板;所述的承载梁(1

2)为工字钢或槽钢或角钢,所述的承载梁(1

2)设置有与承载板(1

1)横断面形同的承载板连接支架(1

3),所述的承载板连接支架(1

3)固定焊接在承载梁(1

2)凹槽内,所述的承载板(1

1)两端分别与承载梁(1

2)上的承载板连接支架(1

3)固定连接;所述的瓦楞型承载板(1

1)的凹槽内填充有发泡材料或保温隔热棉的填充层(1

4);所述的承载梁(1

2)和瓦楞型的承载板(1

1)的上面依次设置有防潮层(1

5)、隔震层(1

6)和地面装饰层(1

7),承载梁(1

2)和瓦楞型的承载板(1

1)的下面固定有天花板装饰层(1

8);所述的连接节点部分包括:承载梁与支撑墙体的连接节点A和承载梁与支撑柱的连接节点B;所述的承载梁与支撑墙体的连接节点A包括:固定板(2

1)、托板(2

2)和限位板(2

3)构成的承载梁托架,固定板(2

1)与托板(2

2)垂直固定焊接,一对限位板(2

3)间隔设置并垂直固定焊接在托板(2

2)上,所述的固定板(2

1)经螺栓与支撑墙体固定,承载梁(1

2)设置在间隔设置一对限位板(2

3)之间,承载梁(1

2)经螺栓与托板(2

2)固定连接;承载梁与支撑柱的连接节点B包括:十字交叉卡板(3

1)、上限位板(3

2)、下限位板(3

3)和十字卡板连接板(3

4),所述的上限位板(3

2)固定在十字交叉卡板(3

1)的上端,所述的下限位板(3

3)固定在十字交叉卡板(3

1)的下端,所述的下限位板(3

3)设置有支撑立柱安装孔(3

31);所述的支撑立柱(4)沿轴线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板插接槽(4

1),所述的十字交叉卡板(3

1)经卡板插接槽(4

1)与支撑立柱(4)插接安装固定;所述的承载梁(1

2)经十字卡板连接板(3

4)与十字交叉卡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李俊声陈志龙方展雄李志伟张浩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