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926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交通信号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包括支撑组件、信号灯和防护调节机构,防护调节机构包括外防护环、内防护环、转动轴、复位组件和风力传动组件,内防护环能够相对于外防护环上升或下降以调整防护罩的迎风面积,风力传动组件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且在被风吹动时会发生转动,风力传动组件用于带动内防护环下降以减小防护罩的迎风面积并使复位组件蓄力。在使用时,风力使风力传动组件带动内防护环下降,从而减小了防护罩的迎风面积,整个移动交通导流装置受到的风力减小,不容易被风吹翻,从而提高了导流指示效果。从而提高了导流指示效果。从而提高了导流指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信号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道路路口处,需要设置交通信号装置进行指挥,有时路口的交通信号装置损坏,需要使用临时的可移动交通信号装置进行指挥,从而进行交通导流,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111179609B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用导流装置,该交通导流装置能够灵活移动,对需要进行指挥的路口进行交通导流。现有的交通信号装置防护结构存在缺陷,如在风雨天气容易被吹翻和吹倒,在长时间不使用以及恶劣环境下使用时,导流指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交通导流装置在大风天气容易被吹翻和吹倒的问题。
[0004]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包括:
[0006]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柱;
[0007]信号灯,固定在支撑柱的外周面上;
[0008]防护调节机构,包括外防护环、内防护环、转动轴、复位组件和风力传动组件,外防护环和内防护环组成用于罩设在信号灯上方进行防护的防护罩,外防护环与支撑柱固定连接,转动轴的一端安装在支撑柱内,内防护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内防护环能够相对于外防护环上升或下降以调整防护罩的迎风面积,风力传动组件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且在被风吹动时会发生转动,风力传动组件用于带动内防护环下降以减小防护罩的迎风面积并使复位组件蓄力,复位组件用于通过转动轴带动内防护环上升。
[0009]进一步地,内防护环包括主调节环和多个由内向外分布的直径依次增大的防护环单元,防护环单元的内圈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环形边,环形边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螺旋槽,防护环单元的外圈和主调节环的外圈上均设置有用于沿相邻的防护环单元的螺旋槽螺旋滑动的滑块。
[0010]进一步地,防护环单元的上表面为圆台侧面,圆台侧面能够与相邻的环形边组成储水。
[0011]进一步地,复位组件包括发条弹簧和复位轴,支撑柱中设置有阶梯沉孔,转动轴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螺旋安装在阶梯沉孔中,复位组件设置在阶梯沉孔中,发条弹簧的外圈端部与阶梯沉孔的内壁面固定连接,发条弹簧的内圈端部与复位轴固定连接,复位轴通过止转结构与转动轴连接,且复位轴导向滑动插装在转动轴中。
[0012]进一步地,止转结构包括键和键槽,转动轴上设置有供复位轴导向滑动插装的沉孔,键槽设置在沉孔的内壁上,键设置在复位轴的外周面上且能够在键槽中导向滑动。
[0013]进一步地,键为花键,键槽为与花键适配的花键槽。
[0014]进一步地,风力传动组件为三杯式风杯。
[0015]进一步地,外防护环和支撑柱之间通过倾斜支架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地,底座包括支撑台和转动设置在支撑台上的移动滚轮。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在使用时,在常规状态下,外防护环和内防护环组成用于罩设在信号灯上方进行防护的防护罩,在大风天气时,风力使风力传动组件带动内防护环下降,从而减小了防护罩的迎风面积,整个移动交通导流装置受到的风力减小,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不容易被风吹翻,从而提高了导流指示效果。由于内防护环下降时使复位组件蓄力,因此,当风停时,复位组件通过转动轴带动内防护环上升,使内防护件复位,恢复至常规状态。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的实施例1在剖去部分防护罩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在常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在大风天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中的外防护环、内防护环、复位组件以及转动轴等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6为图4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其中:
[0025]110、底座;111、支撑台;112、移动滚轮;120、支撑柱;121、倾斜支架;200、信号灯;310、外防护环;320、内防护环;321、主调节环;322、防护环单元;323、螺旋槽;324、滑块;325、圆台侧面;330、转动轴;331、沉孔;340、复位组件;341、发条弹簧;342、复位轴;350、三杯式风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进行说明。
[0030]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的实施例:
[0031]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包括支撑组件、信号灯200和防护调节机构。支撑组件包括底座110和固定在底座110上的支撑柱120,底座110包括支撑台111和转动设置在支撑台111上的移动滚轮112。移动滚轮112由电机驱动,通过控制移动滚轮112,能够使本实施例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移动到设定位置。信号灯200共有四组,分别均匀间隔固定在支撑柱120的外周面上,从而对路口进行交通导流。
[0032]防护调节机构包括外防护环310、内防护环320、转动轴330、复位组件340和风力传动组件。外防护环310和内防护环320组成用于罩设在信号灯200上方以进行防护的防护罩,外防护环310与支撑柱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柱;信号灯,固定在支撑柱的外周面上;防护调节机构,包括外防护环、内防护环、转动轴、复位组件和风力传动组件,外防护环和内防护环组成用于罩设在信号灯上方进行防护的防护罩,外防护环与支撑柱固定连接,转动轴的一端安装在支撑柱内,内防护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内防护环能够相对于外防护环上升或下降以调整防护罩的迎风面积,风力传动组件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且在被风吹动时会发生转动,风力传动组件用于带动内防护环下降以减小防护罩的迎风面积并使复位组件蓄力,复位组件用于通过转动轴带动内防护环上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防护环包括主调节环和多个由内向外分布的直径依次增大的防护环单元,防护环单元的内圈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环形边,环形边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螺旋槽,防护环单元的外圈和主调节环的外圈上均设置有用于沿相邻的防护环单元的螺旋槽螺旋滑动的滑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环单元的上表面为圆台侧面,圆台侧面能够与相邻的环形边组成储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移动交通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会周舸伊静刘拓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