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9165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其用于在输送线传动轴和输送线支架之间安装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设有检测输送线速度的旋转轴;通过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输送线传动轴之间以轴接定位组件连接形成中心轴与外套层同轴连接结构,有效提高输送线传动轴传动至旋转轴的稳定度;以及,通过在轴接定位组件的防转臂与输送线支架之间以转接固定杆件连接形成允许些偏心且不影响使用的连接结构。成允许些偏心且不影响使用的连接结构。成允许些偏心且不影响使用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编码器
,具体来说涉及旋转编码器在输送线上的安装机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漆喷涂是在机械零件表面涂覆一层薄膜,以起到防护、美观及其它作用。由于油漆喷涂的工作环境恶劣,人工喷涂的质量不稳定,因此油漆喷涂厂大多进行了自动化改造,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喷涂。
[0003]机器人喷涂产品的生产线是不停止输送的,因此需要机器人根据输送线的速度跟踪产品喷涂;从而需要在生产线上安装用于检测生产线速度的旋转编码器。
[0004]如图1显示的现有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10,其主要是通过所述安装机构将旋转编码器13安装在输送线传动轴11与输送线支架12之间;其中,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螺杆14、轴联器15及安装杆16。所述安装杆1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线支架12上,另一端与所述旋转编码器13安装连接;所述输送线传动轴11的轴心端面与所述螺杆14的一端同轴螺接,所述螺杆14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编码器13的感测轴头之间通过所述轴联器15连接。
[0005]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现有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10存在以下缺点:1、因为是现场焊接,不容易做到旋转编码器13的感测轴头与所述输送线传动轴11确实地同轴连接(即两个部件的轴心位于同一线上);2、因为输送线支架12用于和所述安装杆16焊接的位置,多数情况下距离所述输送线传动轴11较远,使得安装杆16需要具有较长长度而形成悬臂较长的情况,如此则容易降低安装的稳定性;3、因为输送线的类型和生产厂家不同,所述现有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10的焊接位置和所需尺寸不一定相同,无法在工厂预加工为标准模块,增加了现场的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其用于在输送线传动轴和输送线支架之间安装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设有检测输送线速度的旋转轴;通过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输送线传动轴之间以轴接定位组件连接形成中心轴与外套层同轴连接结构,有效提高输送线传动轴传动至旋转轴的稳定度;以及,通过在轴接定位组件的防转臂与输送线支架之间以转接固定杆件连接形成允许些偏心且不影响使用的连接结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用于在输送线传动轴和输送线支架之间安装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设有检测输送线速度的旋转轴;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轴接定位组件,安装连接于所述输送线传动轴与所述旋转编码器的旋转轴之间,所述轴接定位组件包括连接轴件、防转臂、轴承、固定轴座和联轴器;其中,所述连接轴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输送线传动轴的端部同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联轴器同轴连接;所述固定轴座成形为圆筒状且端部紧固于所述
旋转编码器设有所述旋转轴的端面上,以使所述固定轴座套置于所述连接轴件的部分端部、所述联轴器和所述旋转轴外部;所述连接轴件与所述固定轴座之间通过设置所述轴承以相对转动;所述防转臂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防转臂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轴孔套置于所述连接轴件的外部以和所述固定轴座的端面固接;转接固定杆件,具有相对两端,一端与所述防转臂的第二轴孔枢接,另一端与所述输送线支架枢接。
[0008]本专利技术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轴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成形为螺纹轴头和传动轴头;所述连接轴件的中间轴段扩张形成具有直径变化的三阶轴件,所述三阶轴件的直径由大至小依序形成第一阶轴段、第二阶轴段和第三阶轴段,其中,所述螺纹轴头形成于所述第一阶轴段的端面上,所述传动轴头形成于所述第三阶轴段的端面上;所述第一阶轴段具有第一外环面,所述第二阶轴段具有第二外环面,所述第三阶轴段具有第三外环面;所述第二外环面与所述第三外环面之间具有圈状端面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输送线传动轴的端面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连接轴件的其中一端成形为所述螺纹轴头,所述连接轴件与所述输送线传动轴通过所述螺纹轴头与所述螺孔螺锁而同轴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轴件的第三外环面和圈状端面共同形成环凹槽;所述固定轴座朝向所述连接轴件的一端成形为置入口;所述轴承套置于所述环凹槽中,所述轴承的内圈紧固于所述第三外环面上,所述轴承的外圈紧固于所述置入口的内壁上。
[0011]本专利技术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转臂的第一轴孔套置于所述连接轴件的第二阶轴段上,所述第一轴孔的孔壁与所述第二外环面上相对应。
[0012]本专利技术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的其中一端面中央凸设有卡制凸块,所述卡制凸块中央穿置所述旋转轴,且所述其中一端面于所述卡制凸块的周围设有若干锁孔;所所述固定轴座朝向所述旋转编码器的一端成形为安装端板,所述安装端板的中央设有组装开口,所述组装开口的周围另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固定轴座通过所述组装开口与所述卡制凸块凹凸配合而定位,且所述固定轴座通过若干第二螺栓穿置所述通孔后与所述旋转编码器的锁孔螺接而固定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转臂的第一轴孔周围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固定轴座朝向所述连接轴件的一端成形为置入口;所述置入口周围沿轴向开设有若干锁孔;所述防转臂通过若干第一螺栓穿置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固定轴座的锁孔螺接而固定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接固定杆件包括防转螺杆,所述防转螺杆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一杆端关节轴承与所述防转臂的第二轴孔枢接;所述防转螺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杆端关节轴承与所述输送线支架枢接。
[0015]本专利技术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转臂与所述第一杆端关节轴承之间通过螺栓枢设连接;所述输送线支架与所述第二杆端关节轴承之间通过螺栓枢设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如前所述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的安装方法,所述安装方法的步骤包括:轴接定位组件预制步骤S1:在预制工厂将所述轴接定位组件的构件与所述旋转编
码器组装形成一个标准部件;输送线传动轴加工步骤S2:在所述输送线传动轴的轴端中心钻设所述螺孔;轴接安装步骤S3:将所述轴接定位组件与所述旋转编码器共同形成的标准部件,通过所述螺纹轴头与所述输送线传动轴的螺孔螺锁连接;转接固定组件安装步骤S4:根据现场输送线支架的尺寸调整所述转接固定杆件的长度后,再将所述转接固定杆件的构件逐一安装于所述防转臂和所述输送线支架上。
[0017]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输送线传动轴之间以轴接定位组件连接形成中心轴与外套层同轴连接结构,有效提高输送线传动轴传动至旋转轴的稳定度、轴件的使用寿命,以及保证旋转编码器的感测输送线速度的准度。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转接固定杆件在两端设置杆端关节轴承,从而形成允许些偏心且不影响使用的连接结构,在旋转编码器的旋转轴与输送线传动轴未能确实同轴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用于在输送线传动轴和输送线支架之间安装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设有检测输送线速度的旋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轴接定位组件,安装连接于所述输送线传动轴与所述旋转编码器的旋转轴之间,所述轴接定位组件包括连接轴件、防转臂、轴承、固定轴座和联轴器;其中,所述连接轴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输送线传动轴的端部同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联轴器同轴连接;所述固定轴座成形为圆筒状且端部紧固于所述旋转编码器设有所述旋转轴的端面上,以使所述固定轴座套置于所述连接轴件的部分端部、所述联轴器和所述旋转轴外部;所述连接轴件与所述固定轴座之间通过设置所述轴承以相对转动;所述防转臂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防转臂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轴孔套置于所述连接轴件的外部以和所述固定轴座的端面固接;转接固定杆件,具有相对两端,一端与所述防转臂的第二轴孔枢接,另一端与所述输送线支架枢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成形为螺纹轴头和传动轴头;所述连接轴件的中间轴段扩张形成具有直径变化的三阶轴件,所述三阶轴件的直径由大至小依序形成第一阶轴段、第二阶轴段和第三阶轴段,其中,所述螺纹轴头形成于所述第一阶轴段的端面上,所述传动轴头形成于所述第三阶轴段的端面上;所述第一阶轴段具有第一外环面,所述第二阶轴段具有第二外环面,所述第三阶轴段具有第三外环面;所述第二外环面与所述第三外环面之间具有圈状端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传动轴的端面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连接轴件的其中一端成形为所述螺纹轴头,所述连接轴件与所述输送线传动轴通过所述螺纹轴头与所述螺孔螺锁而同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件的第三外环面和圈状端面共同形成环凹槽;所述固定轴座朝向所述连接轴件的一端成形为置入口;所述轴承套置于所述环凹槽中,所述轴承的内圈紧固于所述第三外环面上,所述轴承的外圈紧固于所述置入口的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双富翟心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朗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