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德先专利>正文

带缓降结构的升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874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支架无法调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缓降结构的升降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可移动的套设在第一支撑杆外;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上连续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还包括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安装在第二安装部内,第二安装部内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控制按钮包括按压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具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穿过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卡槽卡合或分离。本申请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按钮调整第一凸起与第一卡槽卡合或分离,达到调节高度的效果;同时第一管套和第二支撑杆采用过盈配合以实现缓慢升降;提升升降支架的稳定性、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缓降结构的升降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文体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带缓降结构的升降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阅读架能够帮助阅读者固定书刊,在青少年学习阶段被广泛应用。在学习阶段需要长时间阅读,更需要保持良好的阅读姿势,而升降支架能够根据读者的视线范围调整书本的高度,能够更好的辅助读者保持良好的阅读姿势。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中国技术专利CN213962296U公开了一种用于桌面平台上的阅读架及具有该阅读架的学习桌,其具体公开了一种管状结构的支撑架,支撑架顶部是面板,支撑架底部是底板;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中无法调整面板在高度方向的位置,适用范围比较窄。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为了适用于不同年龄或不同高度的阅读需求,需要提供一种具备缓慢调节高度,以及整体稳定可靠的阅读架。
[0004]因此如何增加升降支架的缓慢调节高度的效果,提升升降支架的稳定性、可靠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缓降结构的升降支架,解决了现有伸缩支架不具有缓慢调节高度、以及稳定性、可靠性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带缓降结构的升降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可移动的套设在第一支撑杆外;第一支撑杆沿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第二支撑杆设置有第二安装部,还包括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安装在第二安装部内,第二安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控制按钮与第二安装部转动连接;控制按钮包括按压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具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穿过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卡槽卡合或分离。
[0007]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杆前端设置有第一管套,第二支撑杆后端设置有限位凸起,第一管套与限位凸起相匹配。
[0008]进一步地,第一管套与第二支撑杆内壁相匹配。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部件,弹性部件设置在控制按钮的按压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
[0010]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杆后端具有第一档板。
[0011]本申请在具体实施中,按压控制按钮的按压部,使得控制按钮前端以第一支撑部为支点向下摆动,进而使第一凸起向上翘起,解除第一凸起和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卡槽配合,从而第一支撑杆可以在第二支撑杆内滑动调整伸缩长度;
[0012]本申请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按压控制按钮的按压部,分离第一凸起与第一卡槽,上下移动第一支撑杆,实现第一支撑杆的伸出或缩进。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固定支撑管而言,可实现高度调节的效果,能够适用于不同人群,并且整体结构稳定、可靠;控制
按钮的第一凸起和第一卡槽配合可以起到阻碍第二支撑杆抽出;此外,第一管套与第二支撑杆内壁相匹配,以此达到缓慢升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第一支撑杆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第二支撑杆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控制按钮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8]图6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00支撑架、110第一支撑杆、111第一连接部、112第一档板、113第一杆体、116第一管套、118第一卡槽、120第二支撑杆、121第二管体、122第二安装部、123第二安装孔、125内腔、126环形凸起、128第二支撑部、129限位凸起、130控制按钮、131按压部、136第一凸起、138第一支撑部、139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 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缓降结构的升降支架,具有支撑架100,支撑架100包括第一支撑杆110和第二支撑杆120,第二支撑杆120可滑动的套设在第一支撑杆110外;还包括控制按钮130,控制按钮130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20上,控制按钮130可限制第二支撑杆120移动。
[0026]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杆110整体呈杆状结构,其后端具有第一连接部111,第一连接部111与阅读架面板转动连接,方便收折或立起升降支架。
[0027]如图1、图2、图4、图6所示,第二支撑杆120呈管状结构,设有供第一支撑杆110滑动的内腔125,第二支撑杆120套设在第一支撑杆110外部;第二支撑杆120具有第二管体121,
第二管体121上部设置有第二安装部122,第二安装部122可由环形凸起126构成,环形凸起126是从第二管体121上部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安装部122内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23,第二安装孔123靠近第二支撑杆120后端;第二安装部122内设有第二支撑部128。
[0028]如图1、图2、图5所示,控制按钮130的外形与第二安装部122内部结构匹配,控制按钮130安装在第二安装部122内;控制按钮130的前端具有按压部131,控制按钮130的后端具有连接部139,控制按钮130的下部中间设有第一支撑部138,第一支撑部138位于按压部131和连接部139之间。连接部139下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凸起136;控制按钮130的第一支撑部138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连接部的第二支撑部128上,具体地,第一支撑部138具有弧形凸起,第二支撑部128具有弧形缺口,二者相匹配,控制按钮130可以此为支点前后摆动;控制按钮130通过第一支撑部138与第二安装部122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二安装部122两侧开设有通孔,第一支撑部138开设有与之对应的通孔,二者通过连接轴穿过通孔连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部122两侧开设有通孔,第一支撑部138上设有与之匹配的凸起,二者通过凸起和通孔连接。
[0029]如图2、图3所示,第一支撑杆110具有第一杆体113,第一杆体113上部设置有多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缓降结构的升降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110)和第二支撑杆(120),第二支撑杆(120)可移动的套设在第一支撑杆(110)外;第一支撑杆(110)沿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118);第二支撑杆(120)设置有第二安装部(1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按钮(130),控制按钮(130)安装在第二安装部(122)内,第二安装部(122)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23);所述控制按钮(130)与第二安装部(122)转动连接;控制按钮(130)包括按压部(131)和连接部(139),连接部(139)具有第一凸起(136),第一凸起(136)穿过第二安装孔(123)与第一卡槽(118)卡合或分离。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德先
申请(专利权)人:马德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