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足智能汽车不同配置的线控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870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3
一种满足智能汽车不同配置的线控底盘,底盘车架和上架焊接组成底盘整体,在底盘车架和上架上分设有多个通讯连接器,通讯连接器预分布在上架及底盘车架的各种电气元件连接,每个通讯连接器通过一根线缆与网关载板连接,网关载板与座舱域控制器、驾驶域控制器、动力域控制器和底盘域控制器通讯连接,通讯连接器收集电气元件的信号传送至网关载板。通过网关载板与各通讯连接器的连接,使得原有的各域控制器与电气元件繁琐的线缆布局变为网关载板和通讯连接器的通讯线缆,由通讯连接器于分布在底盘车架和上架各就近的电气元件连接,大大减少了线缆的长度,提高了可靠性,并可通过各域控制器满足不同功能配置的硬件及控制需求。制器满足不同功能配置的硬件及控制需求。制器满足不同功能配置的硬件及控制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满足智能汽车不同配置的线控底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汽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满足智能汽车不同配置的线控底盘。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对绿色能源的不断追求,传统的内燃机车逐渐被新能源汽车所取代,而随着电机技术发展及无线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新能源汽车有集交通工具、信息站、局域网络及无线网络于一体的趋势,当前越来越多的车企在不断追求驱动电机的高响应高功率高效率的同时,在成体上整合了座舱域、驾驶域、底盘域及动力域等多种智能控制,车体的域控制逐渐由分布式向中心式转化,充分发挥消费机芯片逐渐车规划的性能优势,使得的道路识别物体识别等计算量非常大的功能得以实现,而各域控制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但为了满足汽车上的越来越多的功能,在车辆上各处的电子元件及ECU越来越多,使得从车辆主控制器到元件的线缆也越来越多,而在设计这些线缆如果穿过底盘到达各个元件处显得非常复杂繁琐,且安装线缆变得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智能汽车不同配置的线控底盘,提出一种新的汽车控制架构及结构,能够满足不同功能配置的控制需求,大大减少车辆的线缆设计布局及安装难度,提高可靠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满足智能汽车不同配置的线控底盘,包括上下对接的上架及底盘车架,底盘车架和上架焊接组成底盘整体,在底盘车架和上架上分设有多个通讯连接器,通讯连接器预分布在上架及底盘车架的各种电气元件连接,每个通讯连接器通过一根线缆与网关载板连接,网关载板与座舱域控制器、驾驶域控制器、动力域控制器和底盘域控制器通讯连接,通讯连接器收集电气元件的信号传送至网关载板,网关载板处接受各域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并通过通讯连接器传送至电气元件。
[0005]上述的底盘车架前方设有两根伸出的前吸能柱,后方设有两根伸出的后吸能柱,前吸能柱和后吸能柱两侧设有车轮制动器,车轮制动器由前吸能柱或/和后吸能柱之间的电机带动,底盘车架中部设有动力电池安装区。
[0006]上述的底盘车架前后分设有第一通讯连接器和第二通讯连接器,在上架内分设有第三通讯连接器和第四通讯连接器。
[0007]上述的第一通讯连接器与车辆前部的车轮电控制动元件、悬挂、空调组件、转向组件、前驱电机、前端雷达或摄像头连接,第二通讯连接器与车辆后部的电控制动元件、悬挂、倒车影像、后驱电机、后轮转向部件连接,第一通讯连接器和第二通讯连接器两者之一与动力电池通讯连接,第三通讯连接器与上架内的仪表盘、方向盘及各驾驶控制输入键连接,第四通讯连接器域上架内座舱调节输入建及座舱电气元件连接。
[0008]上述的动力域控制器负责对动力电池充放电、前驱电机、后驱电机以及车载电源进行控制。
[0009]上述的驾驶域控制器负责对辅助自动驾驶、倒车影像、定速巡航、主动安全AEB系统、线控制动、线控转向、ABS防抱死系统以及自动驻车进行控制。
[0010]上述的座舱域控制器负责对车辆的空调、座椅、空气净化、冰箱及车内电源进行控制。
[0011]上述的底盘域控制器负责对车辆进行车辆高度控制、车身刚度控制、阻尼减震控制、后轮转向、线控悬挂及转向管柱位置控制。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满足智能汽车不同配置的线控底盘,通过网关载板与各通讯连接器的连接,使得原有的各域控制器与电气元件繁琐的线缆布局变为网关载板和通讯连接器的通讯线缆,由通讯连接器于分布在底盘车架和上架各就近的电气元件连接,大大减少了线缆的长度,提高了可靠性,并可通过各域控制器满足不同功能配置的硬件及控制需求。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底盘车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盘车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底盘车架和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座舱与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底盘车架1、动力电池安装区2、前吸能柱3、后吸能柱4、车轮制动器5、悬挂6、后部支板7、上架8、网关载板9、第一通讯连接器10、第二通讯连接器11、第三通讯连接器12、第四通讯连接器13、座舱域控制器14、驾驶域控制器15、动力域控制器16、底盘域控制器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
[0016]如图1

5中所示,一种满足智能汽车不同配置的线控底盘,包括上下对接的上架8及底盘车架1,底盘车架1和上架8焊接组成底盘整体,在底盘车架1和上架8上分设有多个通讯连接器,通讯连接器预分布在上架8及底盘车架1的各种电气元件连接,每个通讯连接器通过一根线缆与网关载板9连接,网关载板9与座舱域控制器14、驾驶域控制器15、动力域控制器16和底盘域控制器17通讯连接,通讯连接器收集电气元件的信号传送至网关载板9,网关载板9处接受各域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并通过通讯连接器传送至电气元件。
[0017]通过网关载板9与各通讯连接器的连接,使得原有的各域控制器与电气元件繁琐的线缆布局变为网关载板9和通讯连接器的通讯线缆,由通讯连接器于分布在底盘车架1和上架8各就近的电气元件连接,大大减少了线缆的长度,提高了可靠性。
[0018]上述的底盘车架1前方设有两根伸出的前吸能柱3,后方设有两根伸出的后吸能柱4,前吸能柱3和后吸能柱4两侧设有车轮制动器5,车轮制动器5由前吸能柱3或/和后吸能柱4之间的电机带动,底盘车架1中部设有动力电池安装区2。
[0019]上述的底盘车架1前后分设有第一通讯连接器10和第二通讯连接器11,在上架8内
分设有第三通讯连接器12和第四通讯连接器13。
[0020]各通讯连接器由分布位置与就近的电气元件连接,不拘泥于电气元件的功能区别,通过网关载板9的区分将不同的电气元件数据和控制功能分配给不同的域控制器,这样避免了电气元件向各域控制器走线的繁琐线缆,大大减少了线缆长度。
[0021]上述的第一通讯连接器10与车辆前部的车轮电控制动元件、悬挂6、空调组件、转向组件、前驱电机、前端雷达或摄像头连接,第二通讯连接器11与车辆后部的电控制动元件、悬挂6、倒车影像、后驱电机、后轮转向部件连接,第一通讯连接器10和第二通讯连接器11两者之一与动力电池通讯连接,第三通讯连接器12与上架8内的仪表盘、方向盘及各驾驶控制输入键连接,第四通讯连接器13域上架8内座舱调节输入建及座舱电气元件连接。
[0022]上述的动力域控制器16负责对动力电池充放电、前驱电机、后驱电机以及车载电源进行控制。
[0023]当车辆为两驱电机时,只有第一通讯连接器10和第二通讯连接器11两者之一与前驱或者后驱电机连接,并接受动力域控制器16的控制,当车辆为四驱时,第一通讯连接器10与前驱电机连接,第二通讯连接器11与后驱电机连接,并都接收动力域控制器16的控制,动力域控制器16还控制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管理及安全控制,根据客户订单实现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满足智能汽车不同配置的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对接的上架(8)及底盘车架(1),底盘车架(1)和上架(8)焊接组成底盘整体,在底盘车架(1)和上架(8)上分设有多个通讯连接器,通讯连接器预分布在上架(8)及底盘车架(1)的各种电气元件连接,每个通讯连接器通过一根线缆与网关载板(9)连接,网关载板(9)与座舱域控制器(14)、驾驶域控制器(15)、动力域控制器(16)和底盘域控制器(17)通讯连接,通讯连接器收集电气元件的信号传送至网关载板(9),网关载板(9)处接受各域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并通过通讯连接器传送至电气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足智能汽车不同配置的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车架(1)前方设有两根伸出的前吸能柱(3),后方设有两根伸出的后吸能柱(4),前吸能柱(3)和后吸能柱(4)两侧设有车轮制动器(5),车轮制动器(5)由前吸能柱(3)或/和后吸能柱(4)之间的电机带动,底盘车架(1)中部设有动力电池安装区(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满足智能汽车不同配置的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车架(1)前后分设有第一通讯连接器(10)和第二通讯连接器(11),在上架(8)内分设有第三通讯连接器(12)和第四通讯连接器(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满足智能汽车不同配置的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建平董秀娟毕栋王礼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