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永宁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工程用多角度自动化焊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865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气工程用多角度自动化焊接机,包括基座、焊接机器人、底板、机架、输送板、电动推杆、定位插套和内撑装置,焊接机器人固定在基座的顶部,底板设置在基座的一侧,机架固定在底板的顶部,输送板滑动连接在机架上端的内侧,且输送板设置有两个,两个输送板之间固定在连接条,电动推杆固定在机架上端内壁的一侧,且电动推杆的伸出端与机架上端内侧的一个输送板的外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焊接时对电气穿墙套管上的钢板进行定位工作,不需要人工进行钢管和钢板的预焊接操作,极大的提高了焊接的效率,节省了人力,且能够缩短相邻两次电气穿墙套管焊接操作的时间间隔,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气穿墙套管的焊接制作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工程用多角度自动化焊接机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焊接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工程用多角度自动化焊接机。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办公、生活的整体使用性能,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是一项重要内容,而电线导管在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中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此过程需要制作电气穿墙套管,并将电气穿墙套管安装在墙体上,而电气穿墙套管的制作工序主要为焊接,通过将多个镀锌钢管焊接在带有圆孔的钢板上,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人工进行焊接,少量的加工企业使用了焊接机器人进行多角度的自动化焊接,但是采用焊接机器人进行电气穿墙套管的焊接依旧是需要人工进行预定位焊接,而后才能够通过焊接机器人进行完成的焊接,其焊接效率依旧得不到较大的提升,且焊接机器人在焊接工位上完成焊接工作后需要人工再进行电气穿墙套管的上下料工作,而这个过程时间较长,焊接机器人则需要停机较长时间才能够继续进行焊接工作,从而极进一步限制了焊接效率的提升。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气工程用多角度自动化焊接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工程用多角度自动化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焊接机器人(2),所述焊接机器人(2)固定在基座(1)的顶部;底板(3),所述底板(3)设置在基座(1)的一侧;机架(4),所述机架(4)固定在底板(3)的顶部;输送板(5),所述输送板(5)滑动连接在机架(4)上端的内侧,且输送板(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输送板(5)之间固定在连接条(6);电动推杆(7),所述电动推杆(7)固定在机架(4)上端内壁的一侧,且电动推杆(7)的伸出端与机架(4)上端内侧的一个输送板(5)的外壁固定;定位插套(8),所述定位插套(8)等距固定在输送板(5)的中部,且定位插套(8)的下端贯穿输送板(5)延伸至输送板(5)的底部,所述定位插套(8)用于对电气穿墙套管(100)进行定位;内撑装置(9),所述内撑装置(9)设置在定位插套(8)的内侧,用于对电气穿墙套管(100)的钢管部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工程用多角度自动化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插套(8)的顶部开设有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工程用多角度自动化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装置(9)包括:竖向基础杆(91),所述竖向基础杆(91)设置在定位插套(8)的内侧,且竖向基础杆(91)位于定位插套(8)内侧正中间位置上;固定侧条(92),所述固定侧条(92)固定在竖向基础杆(91)外壁的下端,且每个竖向基础杆(91)上固定侧条(92)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固定侧条(92)的顶部与输送板(5)的底部固定;挤压条(93),所述挤压条(93)通过轴销等距转动连接在竖向基础杆(91)外壁的上端;升降套(94),所述升降套(94)滑动连接在竖向基础杆(91)外壁的上端;连杆(95),所述连杆(95)通过轴销等距转动连接在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宁杨应政
申请(专利权)人:周永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