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人压力容器用自动控制加湿系统用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856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0
一种载人压力容器用自动控制加湿系统用加湿装置,包括筒体、气压管、进水管和雾化管,气压管一端与筒体侧壁连接、另一端与载人压力容器内部接通,雾化管一端与筒体侧壁连接、另一端与载人压力容器雾化装置接通,进水管与筒体连接,还包括远传液位计和电磁阀,远传液位计和电磁阀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电磁阀设置在进水管上,远传液位计设置在筒体侧壁上,远传液位计与筒体接通,筒体侧部设有法兰管,远传液位计通过法兰管与筒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载人压力容器用自动控制加湿系统用加湿装置,加湿液体筒体的大小可根据载人压力容器大小进行适应性改变,筒体内部水位可以直观观察,不仅可以进行自动调控,也可以由人员观察进行手动调控。调控。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人压力容器用自动控制加湿系统用加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载人压力容器加湿
,具体涉及自动控制加湿系统用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用氧舱、潜水减压舱等载人压力容器中,由于舱内空调降温去湿的影响,舱内环境容易形成低湿干燥状态,不仅对人体不利,同时也容易引起静电,特别是在氧气加压医用氧舱中,如果静电不及时逸散有可能会引发燃烧事故,而通过舱内加湿不仅可以有效地逸散静电,也可以改善舱内环境舒适度,所以舱内湿度必须达到一定数值的要求,而现有的载人压力容器加湿装置,如申请号CN202021637582.1的氧舱用自动加湿装置,在加湿过程中虽然能对加湿强度进行调节,但是加湿液体的容器小,无法使用在大型载人压力容器上,且容器内液体的量也无法进行自动调节,对大型载人压力容器的加湿过程自动化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人压力容器用自动控制加湿系统用加湿装置,通过在加湿液体容器上设置远传液位计及在进水管路上设置电磁阀,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实现对加湿液体容器的容量监控和自动调控。
[0004]一种载人压力容器用自动控制加湿系统用加湿装置,包括筒体、气压管、进水管和雾化管,气压管一端与筒体侧壁连接、另一端与载人压力容器内部接通,雾化管一端与筒体侧壁连接、另一端与载人压力容器雾化装置接通,进水管与筒体连接,还包括远传液位计和电磁阀,远传液位计和电磁阀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电磁阀设置在进水管上,远传液位计设置在筒体侧壁上,远传液位计与筒体接通。r/>[0005]进一步地,筒体包括顶盖、圆筒和底盖,所述底盖与圆筒焊接,顶盖与圆筒通过法兰连接。
[0006]进一步地,筒体侧部设有法兰管,远传液位计通过法兰管与筒体连接。
[0007]进一步地,顶盖与圆筒连接部、远传液位计与筒体连接部之间设有垫片。
[0008]进一步地,气压管与筒体连接部分靠近筒体顶部,所述雾化管与筒体连接部分靠近筒体底部。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载人压力容器用自动控制加湿系统用加湿装置,加湿液体筒体的大小可根据载人压力容器大小进行适应性改变,筒体内部水位可以直观观察,不仅可以进行自动调控,也可以由人员观察进行手动调控。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图1为加湿装置正面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湿装置侧面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

筒体、2

气压管、3

进水管、4

雾化管、5

远传液位计、6

电磁阀、11

顶盖、12

圆筒、13

底盖、14

法兰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的一种载人压力容器用自动控制加湿系统用加湿装置,包括有筒体1、气压管2、进水管3和雾化管4,筒体1是用于盛装用于载人压力容器的加湿液体,气压管2一端与筒体1侧壁连接、另一端与载人压力容器内部接通,雾化管4一端与筒体1侧壁连接、另一端与载人压力容器雾化装置接通,通过气压管2让筒体1与载人压力容器内部气压环境相连接,使筒体1与载人压力容器内部气压保持一致,使得筒体1内部液体不会因为压强差而无法或不受控制的通过雾化管4流向雾化装置。进水管3与筒体1连接,进水管3用于连接外部输送雾化液体的管道,以向筒体1内输送雾化液体,在加湿装置上还设置有远传液位计5和电磁阀6,远传液位计5和电磁阀6与载人压力容器的控制系统电连接,远传液位计5可向控制系统传输信号,控制系统可对对电磁阀6进行控制,电磁阀6设置在进水管3上,用于控制进水管3的流通,控制筒体1内加湿液体的量,远传液位计5设置在筒体1侧壁上,远传液位计5与筒体1内部接通,这样远传液位计5就能够显示筒体1内部加湿液体的水位,并通过电连接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控制系统接收到远传液位计5发送的电信号之后,可根据加湿液体水位来调节电磁阀6的开关,以保证筒体1内部水位保持在合适位置。
[0013]为了方便对筒体1进行清洁、保养和维修等工作,筒体1分为顶盖11、圆筒12和底盖13三个部分,底盖13与圆筒12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顶盖11与圆筒12通过法兰连接。在筒体1的侧部设有法兰管14,远传液位计5通过法兰管14与筒体1连接。法兰连接接触面大、连接紧密,拥有很好的密封效果,能够满足载人压力容器部件高密封性的要求,法兰件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密封连接件,一般都是采用螺栓、螺母的配合来进行连接的。
[0014]为进一步提升加湿装置的密封效果,顶盖11与圆筒12连接部、远传液位计5与筒体1连接部之间设有垫片,即在连接的法兰件之间设置垫片,提升法兰件的密封效果。
[0015]作为气压管2和雾化管4连接的最佳选择,气压管2与筒体1连接部分靠近筒体1顶部,这样设置能够避免筒体1内部气压和载人压力容器内部气压有差别时,气体通道被加湿液体堵住而无法顺利流通的情况;雾化管4与筒体1连接部分靠近筒体1底部,能保证加湿液体在水位较低时,也能够顺利经过雾化管4进入雾化装置内。
[0016]在安装加湿装置时,加湿装置的安装位置可根据载人压力容器的形状、大小进行选择,以便于后期的操作、保养,筒体1的大小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调整内部容积大小,使加湿液体的量能够满足加湿工作的需求。加湿装置安装在载人压力容器外部,工作时,控制系统根据远传液位计5传输的信号,判断筒体1内部是否需要加注液体,并通过控制电磁阀6的开关来控制进水管3的通、闭,通过气压管2保证筒体1内部压力与载人压力容器内部压力一致,利用雾化管4与雾化装置连接,为雾化装置输送雾化液体,实现加湿装置的自动化管理。由于筒体1顶部以及远传液位计5连接部都是利用法兰件进行连接的,拆卸方便,能够实现对加湿装置的便捷维护。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利用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人压力容器用自动控制加湿系统用加湿装置,包括筒体(1)、气压管(2)、进水管(3)和雾化管(4),气压管(2)一端与筒体(2)侧壁连接、另一端与载人压力容器内部接通,雾化管(4)一端与筒体(2)侧壁连接、另一端与载人压力容器雾化装置接通,进水管(3)与筒体(1)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传液位计(5)和电磁阀(6),远传液位计(5)和电磁阀(6)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电磁阀(6)设置在进水管(3)上,远传液位计(5)设置在筒体(1)侧壁上,远传液位计(5)与筒体(1)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包括顶盖(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谢鹏徐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