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生产超薄超宽带钢沉没辊的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828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生产超薄超宽带钢沉没辊的运行方法,1、通过沉没辊中截面间距的设置L=22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生产超薄超宽带钢沉没辊的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生产超薄超宽带钢沉没辊的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沉没辊是热镀锌机组关键工艺设备,它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热镀锌机组的生产运行和产品质量,由于沉没辊为被动辊,没有电机驱动,它的运行状况是由静摩擦力及带钢拉力之差形成的动力矩M
F
与沉没辊轴套和衬瓦的摩擦力形成的阻力矩M
f
来决定,当M
F
>M
f
沉没辊正常运转,否则就运行卡阻,引起带钢表面划伤,造成生产中断,而沉没辊受力复杂,环境工况恶劣,又有高温锌液的强烈腐蚀。因此有关沉没辊稳定运行问题的研究成为了生产厂关注的焦点,对此不同的厂家均有对沉没辊运行的报道。
[0003]检索文献披露:(1)李文波在《中国冶金》2018年1月P54-60发表的论文“超薄镀锌产品沉没辊划伤成因分析与控制技术”一文中采用 striebeck曲线确定不同摩擦方式与摩擦因数的关系,找到影响沉没辊运行原因,通过镀后冷却塔的张力优化、沉没辊装配改进等方面调整措施,解决沉没辊稳定运行问题。(2)刘海军在酒钢科技专刊的《关于延长酒钢镀锌线锌锅沉没辊系寿命的研究》论文中表述了“在新机器正常运行之前,通常要采用合适的规范进行磨合, 在磨合过程中,通过接触峰点磨损和塑性变形,使摩擦副接触表面的形态逐渐改善 ,而表面压力、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也随之降低 ,从而达到稳定磨损率进入正常磨损阶段由于磨合期表面形态发生急剧变化 ,通常的磨损率较正常工作时大50

100倍 ,磨去最大粗糙峰高度的60%

75%通过磨合磨损不仅使摩擦副在几何上相互贴服 ,同时还使表面层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获得适应工况条件的稳定的表面品质”的内容。
[0004]由上述信息可知:有关沉没辊的稳定运行的控制是冶金企业热镀锌工艺中一种常见的工艺问题,其主要的原因是新上线的沉没辊投用以后,由于沉没辊安装和磨合磨损设置不合理,使得投用后沉没辊运行卡阻,产生划伤,造成生产中断,目前还没有有关解决沉没辊轴向和径向卡阻具体、可靠、操作性强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生产超薄超宽带钢沉没辊的运行方法,解决热镀锌生产超薄超宽带钢时,由于锌锅内沉没辊的轴套和衬瓦形成内止档的轴向卡阻,致使沉没辊运行不畅而引起生产中断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生产超薄超宽带钢沉没辊的运行方法,1)、沉没辊离线安装初检完成之后,复检重点检测沉没辊支臂中截面间距符合2280
±
3mm, 之后用行车吊起沉没辊,使一侧的内止档间隙为0,调整使另一侧内止档间隙符合40
ꢀ±
3mm;2)、旧沉没辊下线,新安装检测的沉没辊上线,用6—8卷0.70*1000mm规格带钢进行粗磨,粗磨前期沉没辊振动大、要磨去沉没辊轴套与衬瓦形成的贴合面间粗糙度高峰值点的60

75%,之后经中间卷的快速切换过渡至0.385*1250mm带钢,经6

8次精磨以使摩擦副接触表面的形态逐渐改善,表面压力、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之下降,此时沉没辊运行平稳、无振动而进
入稳定的磨合磨损阶段;3)、再经中间卷快速切换,过渡至超薄过渡料0.30*1000mm带钢,然后过渡至超薄超宽带钢0.28*1250mm ,随即沉没辊系稳定运行批量规模化生产超薄超宽料0.28*1250mm,从而完成生产超薄超宽带钢的沉没辊系运行稳定控制。
[0007]合理设置沉没辊支撑臂中截面间距的大小,尤其对于去除沉没辊连接杆后,沉没辊轴向游隙增大,沉没辊轴向卡阻与否和沉没辊支撑臂中截面间距的大小强相关,经多年热镀锌生产实践多次反复验证,沉没辊内止挡间隙即S
止档
应满足式(1),由此得出沉没辊支臂中截面间距的大小才是合理的。
[0008]2S
止档
=ΔL+
Ϭ
余量
ꢀꢀꢀꢀꢀꢀ
(1)S
止档
:沉没辊内止档间隙值ΔL:沉没辊线膨胀量
Ϭ
余量
:锌锅内沉没辊内止档间隙余量经验值18

22mm,取20mmΔL=λ*ΔT*L
ꢀꢀꢀꢀꢀꢀ
(2)λ:线膨胀系数,沉没辊材质为耐热不锈钢,λ=17.9*10
‑6mm/m℃ΔT:沉没辊上线前后温度差T1:锌液温度T1=475
±
3℃,取478℃T0:沉没辊预装间温度0-30℃,取15℃L:沉没辊全长即2380mmΔL=17.9*10
‑6(478

15)*2380=19.6≈20mm∴ 2S
止档
=ΔL+
Ϭ
余量
=20+20=40mm沉没辊中截面间距=L=2100+100+40+40=2280mm为了便于现场检测验收,入锌锅前沉没辊轴向游隙为40
±
3mm即可。
[0009]将沉没辊支臂中截面间距L=2280
±
3mm作为标准值替换原有的2270
±
3mm,成为新的安装验收基准,从根本上根治了沉没辊轴向卡阻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 产能提升:生产厚度≤0.35mm的带钢,由于受沉没辊运行状况的影响,机组最大生产速度仅为95mpm,否则沉没辊运行不畅引起划伤或阻转现象,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运用,生产厚度≤0.35mm的带钢机组生产速度由原来95mpm提升至120

130mpm,机组产能由1.35万吨/月,提高至1.70万吨/月,利润=200元/吨,年利润=0.35*12*200=840万元;2. 由于减少了沉没辊划伤,成材率提高0.80%;年利润=180000*0.008*200*10
‑4=30万元;3.减少了更换沉没辊和产生停机料损失:2013

2015年度:沉没辊卡阻次数:2.50次/年2016

2019年度:沉没辊卡阻次数:0.50次/年,节约费用=2*2+2*10*0.58=15.8万元/年;4.提高一次合同兑现率,赢得了用户的信任,提高产品的竞争力;5.由于超薄超宽镀锌钢卷主要销往中西亚地区,本专利技术应用,增加了八钢公司镀锌产品出口创汇能力。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沉没辊受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步骤如下:一种控制生产超薄超宽带钢沉没辊的运行方法,以八钢公司15万吨热镀锌机组为例:1.沉没辊离线安装初检完成之后,复检重点检测沉没辊支臂中截面间距符合2280
±
3mm, 之后用行车吊起沉没辊,使一侧的内止档间隙为0,调整使另一侧内止档间隙符合40
ꢀ±
3mm;2.旧沉没辊下线,新安装检测的沉没辊上线,用6—8卷0.70*1000mm规格带钢进行粗磨,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生产超薄超宽带钢沉没辊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1)、沉没辊离线安装初检完成之后,复检重点检测沉没辊支臂中截面间距符合2280
±
3mm, 之后用行车吊起沉没辊,使一侧的内止档间隙为0,调整使另一侧内止档间隙符合40
ꢀ±
3mm;2)、旧沉没辊下线,新安装检测的沉没辊上线,用6—8卷0.70*1000mm规格带钢进行粗磨,粗磨前期沉没辊振动大、要磨去沉没辊轴套与衬瓦形成的贴合面间粗糙度高峰值点的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钢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