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颂科专利>正文

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拇指一次性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822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拇指一次性保护套,它由上半圆管状垫板1和下半圆管状垫板2构成,上半圆管状垫板1与下半圆管状垫板2用松紧布3连接成筒状。该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拇指一次性保护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可避免咬伤术者拇指,也不会使患者损伤牙。(*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口腔科用的医疗装置,特别是一种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拇指一次性保护套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对于下颌关节脱位复位的治疗方法一般是采用手法复位,分口外手法复位和口内手法复位。口内手法复位的方法是术者戴手套,且两拇指缠上纱布,伸入患者口腔中,后压下颌恒牙上送复位,其不足之处是当下颌复位将要完成时,由于咀嚼肌反射性收缩,使上、下颌紧闭,常发生咬伤术者拇指的情况,且也不卫生,操作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不会咬伤术者拇指,又不会损伤牙,且应用方便的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拇指一次性保护套。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拇指一次性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它由上半圆管状垫板和下半圆管状垫板构成,上半圆管状垫板与下半圆管状垫板用松紧布连接成筒状,使用时将拇指插在筒内,可防止咬伤术者拇指。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上、下半圆管状垫板,内层分别为硬塑料层,外壁上分别粘结一层海绵层,最外层分别为棉布层,这样,可防止在咀嚼肌反射性收缩时,可不会损伤牙;上、下半圆管状垫板的长度均为6cm,半径均为1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可避免咬伤术者拇指,也不会使患者损伤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前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沿A-A断面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制作本技术。该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拇指一次性保护套,它由上半圆管状垫板1和下半圆管状垫板2构成,上半圆管状垫板1与下半圆管状垫板2用松紧布3连接成筒状,使用时将拇指插在筒内,可防止咬伤术者拇指。所述的上、下半圆管状垫板1、2,内层分别为硬塑料层1a、2a,外壁上分别粘结一层海绵层1b、2b,最外层分别为棉布层1c、2c;上、下半圆管状垫板1、2的长度均为6cm,半径均为1cm。权利要求1.一种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拇指一次性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它由上半圆管状垫板(1)和下半圆管状垫板(2)构成,上半圆管状垫板(1)与下半圆管状垫板(2)用松紧布(3)连接成筒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拇指一次性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半圆管状垫板(1、2),内层分别为硬塑料层(1a、2a),外壁上分别粘结一层海绵层(1b、2b),最外层分别为棉布层(1c、2c);上、下半圆管状垫板(1、2)的长度均为6cm,半径均为1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拇指一次性保护套,它由上半圆管状垫板1和下半圆管状垫板2构成,上半圆管状垫板1与下半圆管状垫板2用松紧布3连接成筒状。该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拇指一次性保护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可避免咬伤术者拇指,也不会使患者损伤牙。文档编号A61B19/04GK2704328SQ20042004040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康颂科, 魏淑菊, 张利 申请人:康颂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拇指一次性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它由上半圆管状垫板(1)和下半圆管状垫板(2)构成,上半圆管状垫板(1)与下半圆管状垫板(2)用松紧布(3)连接成筒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颂科魏淑菊张利
申请(专利权)人:康颂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