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炼钢用石灰石造前期渣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807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炉炼钢用石灰石造前期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转炉中兑铁水并加废钢;S2、与此同时当发现铁水温度在1300℃以上且Si含量在0.30%(即热量有富余时),为防止热量过高,在冶炼过程中发生喷溅,可向转炉中投入石灰石替代部分石灰;S3、在加入石灰石后,采取变氧或提高抢位的操作可有效减少涌渣,便于有效控制前期低温涌渣现象;S4、当转炉中充分反应后,便可实现快速造渣的目的。该转炉炼钢用石灰石造前期渣的方法,利用石灰石替代部分石灰造前期渣降温效果好,减少冶炼过程溢渣喷溅,降低转炉钢铁料消耗,还减少炉衬侵蚀,增加炉子的使用寿命,且成本相较于石灰更低,对转炉冶炼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对转炉冶炼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炼钢用石灰石造前期渣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炉炼钢控制
,具体为一种转炉炼钢用石灰石造前期渣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资源的紧张中小钢厂对原材料的选择能力日趋困难,转炉入炉铁水及废钢的品质波动越来越大,因此降低转炉钢铁料消耗成为主要的攻关方向,对转炉过程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炉渣是炼钢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并且炉渣深度参与冶金反应,其中其最主要的作用便是脱去钢中的P和S。除人的操作影响外,入炉原料是影响产品质量及钢耗的重要因素,当入炉铁水温度较高时,使用石灰造渣同时必须加入如返矿等其他降温料,从而增加了成本,使得利润下降。
[000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转炉炼钢用石灰石造前期渣的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炼钢用石灰石造前期渣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当入炉铁水温度较高时,使用石灰造渣同时必须加入如返矿等其他降温料,从而增加了成本,使得利润下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炉炼钢用石灰石造前期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向转炉中兑铁水并加废钢;
[0007]S2、与此同时当发现铁水温度在1300℃以上且Si含量在0.30%(即热量有富余时),为防止热量过高,在冶炼过程中发生喷溅,可向转炉中投入石灰石替代部分石灰;
[0008]S3、在加入石灰石后,采取变氧或提高抢位的操作可有效减少涌渣,便于有效控制前期低温涌渣现象;
[0009]S4、当转炉中充分反应后,便可实现快速造渣的目的。
[0010]优选的,所述S2中石灰石在炉内煅烧时其内外温差相较于炉外锻烧时要大,故此石灰石可以快速煅烧,同时石灰石在加入转炉内后与炉渣直接接触,当其表面逸出CO2时同时发生石灰的化渣反应,因此参与反应的石灰具有高气孔率、高活性。
[0011]优选的,所述S2中石灰石锻烧反应层的移动方向与化渣反应层的移动方向一致,因此在保证转炉熔池温度的条件下,石灰石化渣的速度应不低于石灰的化渣速度,石灰石在转炉内的煅烧造渣过程,实际上是煅烧化渣同时进行的过程。
[0012]优选的,所述S2中采用石灰石基本可以替代常规工艺中起降温作用的部分石灰的作用,提升了炉中前期渣的碱度,在碱度为3.0左右时(本司冶炼后终渣在2.8

3.2),去磷的效果可以得到有效保证,也使得炉衬的侵蚀速率大大降低,增加了炉子本身的使用寿命。
[0013]优选的,所述S2中石灰石分解产生的部分CO2可以代替氧气参与熔池的氧化,CO2浓
度高CO浓度低时,CO2优先氧化[C],CO2浓度低CO浓度高时,CO2优先氧化Si,CaCO3分解反应和CO2对熔池的氧化反应互相促进,有利于石灰石的分解和铁水中杂质元素的氧化去除。
[0014]优选的,所述S2中石灰石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造前期渣加入石灰石之后可吸收熔池中的富余热量,防止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喷溅,减少损耗;同时生成的CO2与铁水中的[Si]、[Mn]等反应生成煤气,又促进了石灰石的分解,从而快速造渣。
[0015]优选的,所述S4中石灰石在熔池内受热分解生成CO2,生成的CO2部分替代氧气参与了熔池的氧化,剩余部分则在熔池内促进了炉渣起泡,使得钢渣分离效果较好,从而大大降低了前期渣中带钢,继而降低了转炉钢耗,大大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利润。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转炉炼钢用石灰石造前期渣的方法;
[0017]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基于热平衡理论,当入炉铁水温度较高且Si含量较高时,为抑制冶炼过程中的溢渣喷溅而做的工艺改进。通过石灰石在冶炼过程中的热分解反应吸热且石灰石降温效果较好,可以吸收掉多余的温度,并且控制前期渣中(FeO)含量,从而防止冶炼过程中发生喷溅,从而达到稳定冶炼过程的目的;且降低了其他降温料与石灰的使用,同时促进炉渣发泡,钢渣分离效果好,还减少前期渣带钢,降低了转炉钢耗,也节约了冶炼成本,为我司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而且石灰石造前期渣还提升了炉渣碱度,提高了去磷率,降低了炉衬砖侵蚀程度,从而增加炉子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对转炉冶炼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有效地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转炉炼钢用石灰石造前期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向转炉中兑铁水并加废钢;
[0021]S2、与此同时当发现铁水温度在1300℃以上且Si含量在0.30%(即热量有富余时),为防止热量过高,在冶炼过程中发生喷溅,可向转炉中投入石灰石替代部分石灰;
[0022]S2中石灰石在炉内煅烧时其内外温差相较于炉外锻烧时要大,故此石灰石可以快速煅烧,同时石灰石在加入转炉内后与炉渣直接接触,当其表面逸出CO2时同时发生石灰的化渣反应,因此参与反应的石灰具有高气孔率、高活性。
[0023]S2中石灰石锻烧反应层的移动方向与化渣反应层的移动方向一致,因此在保证转炉熔池温度的条件下,石灰石化渣的速度应不低于石灰的化渣速度,石灰石在转炉内的煅烧造渣过程,实际上是煅烧化渣同时进行的过程。
[0024]S2中采用石灰石基本可以替代常规工艺中起降温作用的部分石灰的作用,提升了炉中前期渣的碱度,在碱度为3.0左右时(本司冶炼后终渣在2.8

3.2),去磷的效果可以得到有效保证,也使得炉衬的侵蚀速率大大降低,增加了炉子本身的使用寿命,同时能有效降低吨钢石灰消耗,能够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预期目的,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0025]S2中在气氛组成变化很宽的范围内,CO2与[C]、[Si]、[Mn]、Fe(l)反应的

G小于
零石灰石分解产生的部分CO2可以代替氧气参与熔池的氧化,CO2浓度高CO浓度低时,CO2优先氧化[C],CO2浓度低CO浓度高时,CO2优先氧化Si,CaCO3分解反应和CO2对熔池的氧化反应互相促进,有利于石灰石的分解和铁水中杂质元素的氧化去除;其反应过程如下:
[0026]石灰石分解反应:(CaCO3)=(CaO)+CO2[0027]石灰脱P反应:2[P]+5(FeO)+4(CaO)=(4CaO.P2O5)+5[Fe][0028]CO2与[C]、[Si]、[Mn]、Fe(l)等氧化反应: CO2+[X]=CO+[XO][0029]S2中石灰石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造前期渣加入石灰石之后可吸收熔池中的富余热量,防止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喷溅,减少损耗;同时生成的CO2与铁水中的[Si]、[Mn]等反应生成煤气,又促进了石灰石的分解,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炼钢用石灰石造前期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向转炉中兑铁水并加废钢;S2、与此同时当发现铁水温度在1300℃以上且Si含量在0.30%(即热量有富余时),为防止热量过高,在冶炼过程中发生喷溅,可向转炉中投入石灰石替代部分石灰;S3、在加入石灰石后,采取变氧或提高抢位的操作可有效减少涌渣,便于有效控制前期低温涌渣现象;S4、当转炉中充分反应后,便可实现快速造渣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炼钢用石灰石造前期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石灰石在炉内煅烧时其内外温差相较于炉外锻烧时要大,故此石灰石可以快速煅烧,同时石灰石在加入转炉内后与炉渣直接接触,当其表面逸出CO2时同时发生石灰的化渣反应,因此参与反应的石灰具有高气孔率、高活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炼钢用石灰石造前期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石灰石锻烧反应层的移动方向与化渣反应层的移动方向一致,因此在保证转炉熔池温度的条件下,石灰石化渣的速度应不低于石灰的化渣速度,石灰石在转炉内的煅烧造渣过程,实际上是煅烧化渣同时进行的过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炼钢用石灰石造前期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采用石灰石基本可以替代常规工艺中起降温作用的部分石灰的作用,提升了炉中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张汉山潘佳赵龙王世杰郝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