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钕铁硼磁铁真空退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795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钕铁硼磁铁真空退磁装置,涉及磁铁相关技术领域,该钕铁硼磁铁真空退磁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主板,主板的上侧设置有钕铁硼磁铁本体,主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的一侧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铰轴板,壳体的外侧设置有退磁机构,改善了现有磁性材料在做成器件后,如果磁性未被完全消除,可能会在使用时,产生不必要的影响的问题,本案中铰轴板则可对壳体起到关闭和密封作用,使得钕铁硼磁铁本体在主板的内部进行退磁时,外部的空气不易对钕铁硼磁铁本体造成影响,壳体的外侧设置有退磁机构,退磁机构将钕铁硼磁铁本体的磁性进行消除,从而使得钕铁硼磁铁本体在制作为器件后,能够正常地进行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钕铁硼磁铁真空退磁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磁铁相关
,尤其是涉及一种钕铁硼磁铁真空退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钕磁铁也称为钕铁硼磁铁,是由钕、铁、硼形成的四方晶系晶体,这种磁铁是现今磁性仅次于绝对零度钬磁铁的永久磁铁,也是最常使用的稀土磁铁。钕铁硼磁铁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产品,例如硬盘、手机、耳机以及用电池供电的工具等。
[0003]在现有技术中磁性材料在做成器件后,如果自身的磁性未被完全消除,则可能会在使用时,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其器件质量较低,无法顺利、正常地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磁性材料在做成器件后,如果磁性未被完全消除,可能会在使用时,产生不必要的影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钕铁硼磁铁真空退磁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钕铁硼磁铁真空退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钕铁硼磁铁真空退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主板,所述主板的上侧设置有钕铁硼磁铁本体,所述主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铰轴板,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退磁机构;
[0007]所述退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外侧的加温板,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输管,且所述第一传输管与壳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传输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阀体,所述第一传输管远离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气机,所述壳体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第二传输管,所述第二传输管与壳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传输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阀体,所述第二传输管远离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氮气罐,且所述第二传输管与氮气罐的内部相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退磁机构能够将钕铁硼磁铁本体的磁性进行消除,从而使得钕铁硼磁铁本体在制作为器件后,能够正常地进行使用,加温板可对壳体的内部起到加热作用,从而实现对钕铁硼磁铁本体的退磁,而第一阀体可对第一传输管起到开关作用,使得第一传输管在不需要使用时可处于关闭状态。
[0009]可选的,所述主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主板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夹持板,且所述夹持板螺纹连接在螺杆的外侧,所述夹持板设置在钕铁硼磁铁本体的外侧。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板则可通过自身的移动对钕铁硼磁铁本体起到夹持、限位作用,使得钕铁硼磁铁本体在进行退磁时更加牢固、稳定。
[0011]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上侧开设有空心槽,所述壳体位于空心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显示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可通过空心槽对温度传感显示器起到限位和固定作用,温度传感显示器与壳体的内部相连通,温度传感显示器可对壳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显示,
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壳体内部的温度进行观察、控制。
[0013]可选的,所述铰轴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铰轴板位于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视玻璃。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轴板可通过安装槽对透视玻璃到固定和安装的作用,使得透视玻璃在使用时更加牢固,而透视玻璃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随时对壳体的内部情况进行观察。
[0015]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圈设置在第一传输管的外侧,所述第二橡胶圈设置在第二传输管的外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橡胶圈可用于加强壳体与第一传输管之间的密封性,使得第一传输管在使用时,不易因与壳体之间的连接不良而发生漏气的情况。
[0017]可选的,所述底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第一阀体的外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第一传输管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第二阀体的下侧,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第二传输管的外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板可对第一阀体起到承重的作用,使得第一阀体在使用时,不易将第一传输管压断,同时第一固定板还可对第一传输管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第一传输管不易发生断裂。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案中铰轴板则可对壳体起到关闭和密封作用,使得钕铁硼磁铁本体在主板的内部进行退磁时,外部的空气不易对钕铁硼磁铁本体造成影响,壳体的外侧设置有退磁机构,退磁机构将钕铁硼磁铁本体的磁性进行消除,从而使得钕铁硼磁铁本体在制作为器件后,能够正常的进行使用。
[0021]2、本案中螺杆可在旋转时可通过固定杆对夹持板的限位带动夹持板进行上下移动,而夹持板则可通过自身的移动对钕铁硼磁铁本体起到夹持、限位作用,使得钕铁硼磁铁本体在进行退磁时更加牢固、稳定。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申请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申请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杆和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钕铁硼磁铁本体;3、主板;4、壳体;5、铰轴板;61、安装槽;62、透视玻璃;71、空心槽;72、温度传感显示器;81、加温板;82、第一传输管;83、第一阀体;84、抽气机;85、氮气罐;86、第二阀体;87、第二传输管;91、第一固定板;92、第二固定板;101、第一橡胶圈;102、第二橡胶圈;111、固定杆;112、螺杆;113、夹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
[0030]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

3,该钕铁硼磁铁真空退磁装置包括底座1,其中,在底座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主板3,主板3的上侧设置有钕铁硼磁铁本体2,主板3可对钕铁硼磁铁本体2起到放置作用,使得钕铁硼磁铁本体2能够稳定地进行使用,同时,在主板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壳体4。
[0031]此外,壳体4可对主板3上侧的空间起到一定的限定作用,且在壳体4的一侧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铰轴板5,铰轴板5为长方形,铰轴板5则可对壳体4起到关闭和密封作用,使得钕铁硼磁铁本体2在主板3的内部进行退磁时,外部的空气不易对钕铁硼磁铁本体2造成影响,同时,在壳体4的外侧设置有退磁机构,退磁机构能够将钕铁硼磁铁本体2的磁性进行消除,从而使得钕铁硼磁铁本体2在制作为器件后,能够正常地进行使用。
[003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退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4外侧的加温板81,加温板81可对壳体4的内部起到加热作用,从而实现对钕铁硼磁铁本体2的退磁,同时壳体4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型号,例如:晓创新

002,同时,在壳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输管82,且第一传输管82与壳体4的内部相连通,第一传输管8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阀体83,第一阀体83可对第一传输管82起到开关作用,使得第一传输管82在不需要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钕铁硼磁铁真空退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主板(3),所述主板(3)的上侧设置有钕铁硼磁铁本体(2),所述主板(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一侧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铰轴板(5),所述壳体(4)的外侧设置有退磁机构;所述退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4)外侧的加温板(81),所述壳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输管(82),且所述第一传输管(82)与壳体(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传输管(8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阀体(83),所述第一传输管(82)远离壳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气机(84),所述壳体(4)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第二传输管(87),所述第二传输管(87)与壳体(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传输管(87)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阀体(86),所述第二传输管(87)远离壳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氮气罐(85),且所述第二传输管(87)与氮气罐(85)的内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钕铁硼磁铁真空退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1),所述主板(3)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螺杆(112),所述固定杆(11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夹持板(113),且所述夹持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军陈克美黄世绒吴建平费烽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宏伟磁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