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85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属于模板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组合背楞、第二组合背楞和第三组合背楞;所述第一组合背楞包括若干第一背楞单件和用于连接若干所述第一背楞单件的阴阳角一体连接件;所述第二组合背楞包括若干第二背楞单件、第二钢套、第三钢套和调节管;所述第三组合背楞包括第三背楞单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三背楞单件和第一背楞单件的T形背楞;通过阴阳角一体连接件、T形背楞,将各个最基础的背楞单件组合连接,且各个背楞单件均可在各个连接件上调节安装位置,解决了当前背楞结构笨重、标准率过低、二次回收利用率不高,改制率高且改制难度高的问题。改制率高且改制难度高的问题。改制率高且改制难度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属于模板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背楞体系是建筑模板众多体系中的重要一项,主要作用是为模板提供支撑,增加模板的刚度,减小模板的变形。
[000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背楞主要是木方背楞、圆钢管背楞、方管背楞以及C型背楞,其背楞之间的连接方式分别为钉子连接、卡扣连接和焊接连接,木方背楞和圆钢管背楞在木模体系中使用较为频繁,方管背楞在铝模板体系中比较流行,而C型背楞作为一种新型背楞体系开始受到重视,现阶段上述几种背楞都存在结构笨重、标准率过低,二次回收利用率不高,改制率高且改制难度高等一些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解决了当前背楞结构笨重、标准率过低、二次回收利用率不高,改制率高且改制难度高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包括第一组合背楞、第二组合背楞和第三组合背楞;
[0006]所述第一组合背楞包括若干第一背楞单件和用于连接若干所述第一背楞单件的阴阳角一体连接件;所述第一背楞单件能够在阴阳角一体连接件上移动;所述第一背楞单件包括两个具有间距的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上设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钢板通过与第一通孔匹配的紧固件连接;
[0007]所述第二组合背楞包括若干第二背楞单件、第二钢套、第三钢套和调节管;所述第二背楞单件能够分别在第二钢套和第三钢套上移动;所述调节管上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能够带动第三钢套沿调节管移动;所述第二钢套与调节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背楞单件包括两个具有间距的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上设有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二钢板通过与第二通孔匹配的紧固件连接;
[0008]所述第三组合背楞包括第三背楞单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三背楞单件和第一背楞单件的T形背楞;所述第三背楞单件和第一背楞单件均能够在T形背楞上移动;所述第三背楞单件包括两个具有间距的第三钢板,所述第三钢板上设有第三通孔,两个所述第三钢板通过与第三通孔匹配的紧固件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阴阳角一体连接件包括两个楔形头方通管和两个第一短方通管;两个所述楔形头方通管的楔形端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短方通管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楔形头方通管的侧面;两个所述楔形头方通管互相远离的一端均设有第一背楞单件,所述楔形头方通管与两个所述第一钢板活动插接;两个所述楔形头方通管上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调节通孔A,所述调节通孔A与第一通孔匹配,所述调节通孔A与第一通孔通过螺栓固接。
[0010]可选地,所述阴阳角一体连接件包括长圆头管、两个垂直于长圆头管的短圆头管
和垂直于长圆头管的第二短方通管;两个所述短圆头管夹持长圆头管的一端,所述长圆头管与两个短圆头管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短圆头管夹持第二短方通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短方通管与两个所述短圆头管固接;所述长圆头管与两个所述第一钢板活动插接,所述长圆头管上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调节通孔B,所述调节通孔B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所述调节通孔B与第一通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短方通管与两个所述第一钢板活动插接,所述第二短方通管上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调节通孔C,所述调节通孔C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所述调节通孔C与第一通孔通过螺栓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长圆头管与两个短圆头管连接处的圆心设有转孔,所述转孔中插接有螺栓,所述长圆头管与第一短方通管间的夹角范围为53
°
~180
°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背楞单件上设有斜拉座;所述斜拉座包括第一钢套和设置于第一钢套上的L形斜拉件,所述第一钢套能在第一背楞单件上移动,单个所述第一背楞单件上斜拉座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
[0013]可选地,第一钢套为一端开口的U型管材,与第一背楞单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钢套上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调节通孔D,所述调节通孔D与第一通孔匹配,用于将第一钢套与第一钢板固定。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钢套远离调节通孔D的一端设有防滑通孔,所述防滑通孔上设有防滑套管或防滑栓。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二钢套和第三钢套的一端均设有第二U形滑槽,所述第二U形滑槽与两个所述第二钢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钢套和第三钢套上均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调节通孔E,所述调节通孔E与第二通孔相匹配,用于分别将第二钢套与第二钢板固定、第三钢套与第二钢板固定。
[0016]可选地,所述调节管上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调节通孔F,所述连接套上设有与调节通孔E匹配的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调节通孔F通过螺栓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T形背楞包括第四钢套和设置于第四钢套上的第三方通管,所述第四钢套与两个所述第一钢板活动套接,所述第四钢套上开设有长圆通孔,所述长圆通孔与第一通孔匹配,所述长圆通孔通过螺栓与第一通孔固接;所述第三方通管与两个所述第三钢板活动套接,所述第三方通管上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调节通孔G,所述调节通孔G与第三通孔匹配,所述调节通孔G通过螺栓与第三通孔固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设置若干第一背楞单件、第二背楞单件和第三背楞单件,再通过设置阴阳角一体连接件、T形背楞,将各个最基础的背楞单件组合连接,且各个背楞单件均可在各个连接件上调节安装位置,实现了最终各个组合体的整体尺寸调节,能够有效适应多种工况,同时配合图纸,可在工厂装配成型或者在工地简单组装即可,以各个背楞单件作为标准件生产且大量使用方通管结构,解决了当前背楞结构笨重、标准率过低、二次回收利用率不高,改制率高且改制难度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的第一组合背楞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的第一背楞单件的俯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的第一背楞单件的正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的斜拉座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的阴阳角一体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的阴阳角一体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的第二组合背楞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的第二背楞单件的俯视图;
[0028]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的调节管和连接套的连接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的第二钢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的第三钢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是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合背楞、第二组合背楞和第三组合背楞;所述第一组合背楞包括若干第一背楞单件和用于连接若干所述第一背楞单件的阴阳角一体连接件;所述第一背楞单件能够在阴阳角一体连接件上移动;所述第一背楞单件包括两个具有间距的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上设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钢板通过与第一通孔匹配的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组合背楞包括若干第二背楞单件、第二钢套、第三钢套和调节管;所述第二背楞单件能够分别在第二钢套和第三钢套上移动;所述调节管上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能够带动第三钢套沿调节管移动;所述第二钢套与调节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背楞单件包括两个具有间距的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上设有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二钢板通过与第二通孔匹配的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三组合背楞包括第三背楞单件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三背楞单件和第一背楞单件的T形背楞;所述第三背楞单件和第一背楞单件均能够在T形背楞上移动;所述第三背楞单件包括两个具有间距的第三钢板,所述第三钢板上设有第三通孔,两个所述第三钢板通过与第三通孔匹配的紧固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阳角一体连接件包括两个楔形头方通管和两个第一短方通管;两个所述楔形头方通管的楔形端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短方通管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楔形头方通管的侧面;两个所述楔形头方通管互相远离的一端均设有第一背楞单件,所述楔形头方通管与两个所述第一钢板活动插接;两个所述楔形头方通管上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调节通孔A,所述调节通孔A与第一通孔匹配,所述调节通孔A与第一通孔通过螺栓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组装背楞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阳角一体连接件包括长圆头管、两个垂直于长圆头管的短圆头管和垂直于长圆头管的第二短方通管;两个所述短圆头管夹持长圆头管的一端,所述长圆头管与两个短圆头管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短圆头管夹持第二短方通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短方通管与两个所述短圆头管固接;所述长圆头管与两个所述第一钢板活动插接,所述长圆头管上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调节通孔B,所述调节通孔B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所述调节通孔B与第一通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短方通管与两个所述第一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涛杨平庆蔡金松胡江峰魏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佳搏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